寶興縣五龍鄉:高標準推進枇杷產業 托起農民致富新希望

近年來,五龍鄉不斷優化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擴大優勢產業佈局,積極培育和扶持新興產業,不斷提升全鄉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有力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寶興縣五龍鄉:高標準推進枇杷產業 托起農民致富新希望

春回大地,農事漸起,近日,記者來到五龍鄉東風村格達橋,在四周成片的枇杷園裡,隨處可見農民勞作的身影。

寶興縣五龍鄉:高標準推進枇杷產業 托起農民致富新希望

“我家種了20畝枇杷,在我們村不算種的多的,這兩年五龍鄉枇杷發展勢頭強勁,越來越多的人靠著發展枇杷過上了好日子,我們對種植枇杷越來越有信心。” 東風九組種植戶的朱惠瓊一邊為枇杷“套袋”一邊向我們說到,眼見著一家人的辛勤付出已結成了果實,朱惠瓊滿心歡喜,她期待著在兩個月後的採摘季裡能有個好收成。

寶興縣五龍鄉:高標準推進枇杷產業 托起農民致富新希望

東風村10組的姜明勇,前些年種了2畝地的枇杷,得益於近年來不斷向好的水果市場,經濟效益也不斷顯現,因去年盛產,光這2畝地的枇杷就為他帶來了4萬餘元的收益。嚐到甜頭的姜明勇又擴種了20畝枇杷,現在的他,儼然成了“枇杷迷”。姜明勇說“以前是捨不得拿地來種枇杷,現在是恨不能再多些地來種,加上政府的重視,每新種一畝枇杷還會有獎補,大家幹勁兒就更大了。”

寶興縣五龍鄉:高標準推進枇杷產業 托起農民致富新希望

發展農業產業,抓好技術管理和市場銷售是關鍵。五龍鄉一方面通過邀請縣內外專家、教授到田間地頭實地授課,講解枇杷種植管理技術和經驗,一方面重點推進“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運作模式,切實幫助農戶解決技術和銷路問題,免除了大家的後顧之憂。

寶興縣五龍鄉:高標準推進枇杷產業 托起農民致富新希望

寶興縣五龍鄉:高標準推進枇杷產業 托起農民致富新希望

“之前種大灌樹形已經被淘汰了,以前我們在樹形上面認識不夠,導致產量不高。現在我們用矮化、密枝的技術,產量更高產值更佳。”育園水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楊德強告訴我們,為了幫助老百姓發展枇杷產業,縣委政府指派了專家教授前往田間地頭對百姓進行種植指導,現在全鄉的產業越做越大,果子的社會認可度也越來越高,老百姓打心眼兒裡將枇杷認作“致富果”。

寶興縣五龍鄉:高標準推進枇杷產業 托起農民致富新希望

據悉,五龍鄉緊扣縣委、政府工作部署,圍繞“12338”工作思路,狠抓“果海藥谷”產業環線打造,加快推進寶興縣萬畝晚季枇杷農業產業園建設。在大力發展農業產業的同時,統籌推進黨建強村、產業富村、服務暖村、環境亮村和文化興村五大工程,結合城鄉基層治理工作,打造格達橋—彌勒溝組團示範,重點打造1區(彌勒溝城鄉基層治理示範小區),2園(格達橋產業觀光和採摘體驗園、彌勒溝產品展銷和科技示範園),3環線(格達橋小環線—以鄉村休閒為主、中環線—以產業觀光為主、大環線—以遊步健身為主),力爭將格達橋—彌勒溝片區建設成地域特色鮮明、產業支撐有力、環境優美和諧的幸福美麗示範新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