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合理有效緩解腰頸椎病?我國腰頸椎病患者已突破2億

走在大街上,留心觀察路人,就會發現他們頭上都頂著個人形象標籤:頭前傾、含胸駝背、肩胛骨突出、溜肩、富貴包、骨盆前傾、腰椎彎曲……看似簡單的選擇題,在生活中,卻成了一道出乎意料的送命題!

  據統計,我國腰頸椎病患者已突破2億人,佔全國總人數的15.2%,多年來一直呈上升趨勢,腰頸椎病的發病率僅次於感冒,且正朝年輕化趨勢發展。

  如果只是單純地失去優雅體態就算了,最害人的還是那該死的疼痛!從肌肉到骨頭,從頸椎到尾椎,每一個部位都折磨得人頭昏腦漲、坐立不安。

  在緩解疼痛“大作戰”中,人們用盡“十八般武藝”!針灸、艾灸、按摩卡齊上陣,藥丸、熱敷、矯正帶不可少,藉助一切能使用的“外力”,就是與頸椎病作最後的鬥爭。

  如何才能合理有效緩解腰頸椎病?這時候,一個俏皮又彰顯專業度的名字——“頸醫衛”應運而生。這是一家技術、科技驅動的專注於頸、腰問題的醫療康復機構,建立近三年來,已經服務了6萬多人次,復購率達85%,在頸腰椎康復市場中,名列前茅。

  更具吸引力的還不止這一點。作為公司的創始人及產品形象代言人,寧友更是憑藉其專業化的水準,為這家企業增色不少。寧友學醫14年,在復旦大學從事脊柱衰老研究更是多年,通過對世界範圍脊柱問題流行病學、循證醫學及區域特點、交叉領域文獻的研究,發現頸腰問題的增多及年輕化,在全世界範圍是上行趨勢。

  “在頸、腰問題患者中,年輕人佔比越來越高。這部分人群在醫院花了時間卻體驗不好,嘗試醫院外的推拿,結果不是沒治好,就是治壞了,所以大多數人是‘有時間就治,沒時間就忍’。因為生活及工作習慣,頸、腰椎已成為消耗品,所以該方向延展的服務及產品需求非常大。像這樣高頻、剛需的人群,卻沒有值得信任的機構和品牌。”寧友直言:未來,“頸醫衛”一定會凸顯它的價值,幫助更多亞健康人群。

如何才能合理有效緩解腰頸椎病?我國腰頸椎病患者已突破2億

躺下枕頭


  順勢而為:進軍腰頸椎病他是認真的

  2017年,寧友毅然決然的放棄了鐵飯碗,離開了華山醫院,不為別的,只是為了幫助更多腰頸椎病患者。

  回顧2年創業歷程,寧友認為,創業就是一個打怪升級的過程,自己也踩過很多坑。正如《創新者的處方》給他的啟發:醫療服務要想高效並保持品質,必須實現創新,與康復醫療的前沿技術及科技創新同步;將業務維度細分、專注;打造完備培訓體系;採用精細化運營,數據化管控;通過產品做延伸,突破物理瓶頸。

  “創立頸醫衛是順大勢而為,”寧友說,頸腰問題屬於慢病範疇,和生活習慣密切相關,中國頸腰椎病發病率已達13.7%,且高發年齡從55歲降到了39歲,除了已經確診患者,其實更多的是亞健康人群,比例達到十之五、六,而且呈現反覆發作的情況,並持續向疾病狀態進展。

  事實也是如此。《中國移動互聯網2019春季報告》顯示,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每天花在移動互聯網的時間為349.6分鐘(約為6小時),同比增長36.8分鐘。低頭族低頭45°的時候,頸椎相當於承受了22公斤的重物,但在玩手機的時候,思想專注於手機屏幕,就很容易長時間保持這樣的姿勢。

  “長時間處於錯誤的姿勢中,疲勞的肌肉易產生乳酸,乳酸堆積引發身體疼痛,一旦疼痛,人們又不想拉伸,只想進一步收縮,最後產生形成惡性循環,病情越來越嚴重。”寧友說,最近幾年頸腰問題呈爆發式增長,一躍成為慢病的第一位,來頸醫衛的顧客,受教育程度都比較高,對理療的要求也更高。

  他記得,曾經有一個白領,不到30歲,經常覺得頸肩僵硬並有頭痛,睡眠也不好,其實這都是頸椎曲度變直引起的,通過專業的干預,頸醫衛可以3個月就能明顯改善這個問題,幫助他恢復生理曲度。“從患者的角度而言,是不願意跑醫院的,醫院也沒有耐心這麼做,等著手術的一大推,但一般機構達不到這樣專業的效果。”

  此外,國內的就醫具有一定特殊情況,醫院天然的重手術而輕康復,有嚴重頸肩問題的人要麼手術,要麼等待達到手術標準,已有的症狀會很痛苦。

  一般人天生懼怕手術。還有一個患者,職業是會計,長期對著電腦頸椎不好,去醫院查到頸椎反弓,壓迫到脊椎,頸部手術雖然說技術上很成熟,畢竟存在一定風險。“為了尋求手術外的解決辦法找到頸醫衛,那麼通過理療先去改善頸椎肌肉問題,再去解決脊椎結構問題,雖然花了比較長時間康復,但是避免術後的恢復,從時間上是差不多的,更重要的是避免了手術可能的傷害,顧客也比較容易接受。”寧友說道。

  優化體驗:他的目標是讓門店服務更標準化

  哪裡有需求,哪裡就有市場。

  眼下,習慣性含胸駝背的辦公室人士成為了頸醫衛最大的目標客戶,現實也證明了寧友轉戰市場眼光的正確性。打開某寶不難發現,單單一款矯正駝背的產品,其月售銷量就高達4萬以上。

  除了矯正器,及時方便的頸椎按摩儀也成了年輕人緩解頸椎疲勞的重要方式,在購物平臺輸入頸椎二字,就可看到按摩枕、U型枕、捶背肩帶等一系列相關產品,價格大多在一百到二百之間,銷量量排第一的按摩儀,月銷量甚至高達20萬。

  據中國產業信息報道,我國的按摩器2016年已超過百億元,2012-2016年年複合增長率達10%。隨著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識的增強,預計我國按摩器行業還將繼續保持10%以上增長。

  而頸醫衛也依靠了良好的口碑和到位、專業的服務,在上海設立了5家門店,創下了服務6萬人次且技術手法“零失誤”的行業記錄。

  談及創業成功秘訣,寧友稱,醫療康復向來是個“非標產品”。治療醫師、康復師的專業程度影響頗深,無法做到完全的標準化。所以,頸醫衛聚焦頸、腰問題,對門店的服務人員有著自己獨特又完備的培訓體系,讓服務人員的素養儘量標準化。

  與此同時,引入一系列的智能化儀器,並和美國的sigma,德國巴赫曼,芬蘭的David進行深度合作,通過採集身體數據,結合MRI和X線片子,讓治療結果可量化、可追蹤,並與多家醫院的影像中心合作,建立高效的檢查綠色通道,提升顧客體驗的同時,獲取一手檢測報告,為身體數據庫的建立提供便捷的路徑。

  “人機配合,讓機器效用最大化,也讓門店服務更標準化。”寧友表示,消費者對服務的要求日趨提升,如何做好服務,給客戶提供高品質、超預期的服務體驗,對經營者來說,都是一個大考驗。

  在做好專業養護調理的基礎上,通過定製溫水、生活用品提供、驚喜服務等獨具特色的體驗內容,讓頸醫衛贏得高復購、好口碑,收穫顧客的青睞。

  2019年,頸醫衛還在門店新設立了專職崗位“客戶主管”,直接收集用戶體驗和反饋,從細節上改進用戶的體驗、細化標準化方案,以便更好地提升顧客體驗,向上海以外的市場進行復制。

  在業務推廣方面,通過3年的沉澱,頸醫衛在滬上有了一定的口碑和人氣。除了口碑效應,還與大眾點評、美團網、口碑網、微信、臨港集團生活服務平臺、美年健康、平安好醫生等線上平臺合作進行獲客。

  在2018年底,頸醫衛還拓展了B端獲客渠道,現已為兩百多家B端企業提供了講座及義診服務,並以“服務+產品”的形式切入企業福利及禮品渠道。目前,頸醫衛的B端客戶和C端用戶平分秋色,實現了線上線下的共同發展。

  下一步:他還要為為製造業跨界賦能

  如今,在完成門店技術服務的複製後,頸醫衛又進行了升級——利用累積的頸、腰康復的用戶數據和自己的專業能力,開始一系列的跨界創新,與傳統制造企業進行合作和相互賦能。

  在和用戶接觸的過程中,寧友發現,很多人在接受治療後問的最多的問題。例如,“我這頸椎枕什麼枕頭好?”、“我腰椎不舒服,買什麼床墊比較好?”……

  要知道,雖然這些產品不是醫療用品,醫院都沒有賣,但卻是患者們迫切想要購買的。

  “這些諸如枕頭、床墊、坐墊、腰靠、躺椅等日常生活接觸到的產品,其實與脊椎的健康息息相關。但這些產品的製造商雖然有人體工學研究團隊,卻不如頸醫衛這樣在臨床上經常和患者、用戶接觸,缺乏相關的真實數據和用戶的實時反饋,導致目前很多此類產品的面世不那麼‘科學’,自然也不會受到有這方面需求的用戶的親睞。”寧友說。

  為此,頸醫衛通過手上所有的用戶數據,幫助他們去生產出更適合如今低頭族頸椎、脊椎需要的產品來,這同樣也是頸醫衛突破“線下門店無法服務更多用戶”的物理瓶頸的機會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頸醫衛已經與羅萊家紡等多家知名製造業企業合作,2019年3月,一款枕芯和一款智能坐墊就已面世。另外,頸醫衛也與上市按摩椅品牌奧佳華展開了按摩儀器的合作。

  “頸醫衛想把這些數據落到實處,”寧友透露,接下來,頸醫衛會用量化數據幫助傳統制造業進行產品升級,與企業共同研發、設計和製造出可以為頸椎、脊椎減壓的新產品。

  一方面,頸醫衛參與研發此類更專業的周邊產品是滿足患者、用戶的需求,也為更多未接觸過脊椎康復的潛在用戶打開了新的市場,從而服務更多人群;另一方面,頸醫衛也想在合作中提升自己的研發能力,從而真正實現由傳統診所到高新技術企業的轉變。

  “目前頸醫衛已經在技術升級和研發中申請多個技術專利,等合作全面展開後,會用更多專利形成自身的技術壁壘。”寧友透露,傳統制造企業也可以在合作中獲益,他們通過頸醫衛,得以更貼近用戶,更瞭解用戶的需求和痛點,生產出更具醫療專業性的產品。

  新的改變也會帶來新的挑戰。不過,寧友對此並不表示擔憂,他自豪地表示,頸醫衛一直以來都是個學習型團隊,快速吸收新知識、新技術對團隊來說是個挑戰,也是個習慣,而寧友就是其中的領頭人物。除了學習能力強,讓頸醫衛能走到現在階段的因素在於自身的企業文化——“成人達己”。

  頸醫衛就像醫療康復領域的“海底撈”,從成立之初就開始注重企業內部氛圍的培養,每一位團隊成員都是家人、朋友。

  “只有把自己的小夥伴服務好了,讓他們有了歸屬感,他們才會更好地服務我們的終端。”寧友說,頸醫衛創立至今團隊非常穩定,如一面堅實的後盾,為頸醫衛未來的發展打下了可靠的基礎。

  面對不斷擴大的醫療康復市場,頸醫衛希望以專注、服務、數據和科技打開新的市場,讓越來越多的人得以科學的養護自己的脊椎,也讓頸醫衛的創新、服務能力更上一層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