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一天是怎麼度過的?對自己很嚴格,連就寢都不會隨心所欲

皇帝是統治集團的最高統治者,皇帝的意志是統治階級的最高意志。從知識結構、信仰崇尚以及行為特徵諸方面來看,明代朱元璋是歷史上少有的勤儉節約,甚至可以說是有點摳門,他不僅對下人摳門,對妻子摳門,就連對自己都特別狠,什麼東西能省則省,絕對不會鋪張浪費。

朱元璋的一天是怎麼度過的?對自己很嚴格,連就寢都不會隨心所欲

一般來講,戴上皇冠以後也就意味著"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從理論上說皇帝是可以隨心所欲地生活。不過,由於儒家士大夫通過經筵與正常的言論系統,對明君的種種行為做出了一系列評判標準,在中國的歷史上,幾乎沒有任何一個皇帝能夠完全按照這種嚴苛的摳門標準行事,但是朱元璋就不一樣了,這個從民間來的皇帝特別瞭解民間疾苦,因此,在某些方面難免也非常"小氣"。

朱元璋的一天是怎麼度過的?對自己很嚴格,連就寢都不會隨心所欲

節儉小詩4首送給大家,先來感受一下朱元璋的"勤儉節約"

明代皇室成員朱權寫有《宮詞》70首,其中一首說到太祖朱元璋:"宵旰常存為國心,大庭決政每親臨。退朝鎮日憑綈己,御筆常書丹扆箴。"

明人黃省曾也作有《洪武宮詞》12首,其中有四首頗能反映朱元璋為國勤政以及儉樸的生活特點。

雞鳴天子下床梯,內直紅妝兩隊齊。

閶聞虎頭門大啟,春星猶帶紫宮低。

金鋪玉戶月流輝,寶座瑤堂暎紫衣。

聖主觀書居大善,三更龍輦未言宮。

聖主蚤起視千官,金灶爭催具鳳餐。

紅粉珠盤排欲進,再三擎向手中看。

雲簷排比玉妃房,戶戶俱鋪紫木床。

聖後從來敦內治,不教雕鏤雜沉香。

朱元璋的一天是怎麼度過的?對自己很嚴格,連就寢都不會隨心所欲

皇帝的一天,政事!政事!政事!重要的事情要多做幾遍

雞鳴一次,天上繁星點點,明太祖就已下床,準備上早朝;早起用餐,面對紅粉珠盤,總要端在手中,仔細觀瞧,看是否過於奢侈;宮中床鋪,均用紫木,不用沉香木,更不事雕鏤。這就是上面四首宮詞的主要內容,反映了明太祖生活的兩大特點,一是勤於政事,二是生活素樸。

朱元璋的一天是怎麼度過的?對自己很嚴格,連就寢都不會隨心所欲

明太祖朱元璋治事,常常以勤勉自勵。他認為,治理天下,首先必須"無逸",即不貪圖安逸,然後才能享受真正的逸樂。

他對侍臣說:"朕從即位以來,常常以勤勵二字自我勉勵,天未亮就上朝,到晡時才退朝回宮。夜裡躺下,常不能安席,就披衣起來,或者夜觀天象,看到一星失次,即為憂惕,或者思考民事,有應當迅速處理的事情,就次第筆記,等到天明發遣,讓臣下即刻處理。"

朱元璋的一天是怎麼度過的?對自己很嚴格,連就寢都不會隨心所欲

洪武十八年(1385)五月,明太祖又對侍臣說:"朕天未亮就視朝,日高才開始退朝。至中午,再出來視朝,到傍晚才回宮。白天所決斷的事務,常常默坐審思,發現有未允當的,即使是在半夜,也要等到籌劃考慮得當,然後才就寢。"

侍臣答道:"陛下勵精圖治,這是天下老百姓的福分,但聖上身體不要太勞累了。"

明太祖說:"難道是我喜歡勞累勤苦嗎?過去天下還未安寧,我就飢不暇食,倦不暇寢,獎勵將帥,才平定了禍亂。如今天下已安,四方無事,高居宴樂,難道有什麼不可!不過,自古以來,國家都是因為皇帝的勤政才興旺發達,也因為皇帝怠惰而衰亡。天命去留,人心向背,都取決於皇帝的勤與怠,實在太可怕了,我怎麼還敢利用空閒時間去貪圖安逸享受?"

朱元璋的一天是怎麼度過的?對自己很嚴格,連就寢都不會隨心所欲

摳門皇帝有多摳?清心寡慾,杜絕私慾,體恤百姓,跟他們一起"摳"

明太祖行政做事,一切都是本著一種務實的精神。他認為,帝王如果能夠清心寡慾,勤於政事,不做無益害民的事情,使老百姓安於田裡,衣食豐足,這就是神仙。功業垂於簡冊,聲名流於後世,這就是長生不死。在個人的治身之道方面,他對個人的私慾尤其反感,甚至深惡而痛疾之。

朱元璋的一天是怎麼度過的?對自己很嚴格,連就寢都不會隨心所欲

有一次,他在華蓋殿上朝,與侍臣討論治身之道。他說:"人的禍害沒有比私慾更大的了,私慾並不僅僅是指男女、飲食、服御這些方面,凡是利己利私的東西,都是私慾。然而只有禮才能抑制私慾的膨脹。先王制定了禮,就是用來防止私慾的。禮廢棄不行,那麼私慾就放肆了。作為君主,廢禮縱慾,就會給百姓帶來災難;作為臣子,廢禮縱慾,就會給家庭帶來禍害。所以遵循禮制行事,可以減少過失,若縱慾放肆而行,必定會帶來滅身之禍。"

朱元璋的一天是怎麼度過的?對自己很嚴格,連就寢都不會隨心所欲

正是由於有了這樣的認識,所以他的生活是相當克己的。明太祖起身農民,對農民的勞苦很熟悉。洪武二年(1369)五月,太祖遊幸鐘山歸來,從獨龍岡步行走到淳化門,才騎馬進城回宮。他對侍臣說:"朕好久沒有親歷農畝了,剛才看到農夫冒署耕耘,很苦啊,因此很憐憫他們的辛勞,才不知不覺徒步走到這裡。"為此,重農思想一直貫穿於他的各項政策之中。

朱元璋的一天是怎麼度過的?對自己很嚴格,連就寢都不會隨心所欲

宮殿尚簡,食物尚儉,寵幸妃子"尚典",絕對不可能隨心所欲

關於明太祖的儉樸生活還不僅如此,大明建國前夕,典營繕的官員進獻宮室圖,朱元璋看到上面有雕琢奇麗的地方,就將它抹去,並對中書省臣下說,宮室不過是取它的完固實用罷了,何必過分雕鏤裝飾。吳元年(1367)九月,新的大內宮殿修成,制皆樸素,不為雕飾。洪武元年(1368)八月,有司上奏造皇帝乘輿服御,凡是應該用黃金的地方,明太祖都下令用銅代替。

朱元璋的一天是怎麼度過的?對自己很嚴格,連就寢都不會隨心所欲

古語即雲,食色性也。皇帝的生活,其實也不脫色與飲食兩者。正是在這兩個方面,明太祖確實有一套很好的持身之道。從色慾方面來說,太祖既無優伶近狎,又不酣歌夜飲。正宮皇后無自縱之權,妃嬪也沒有過分的寵幸。他只是以乾清宮為正寢,后妃的宮院,各有其所,每晚必是按照順序進御,"荒淫無度"這樣的詞絕對不可能出現在朱元璋的字典裡。

朱元璋的一天是怎麼度過的?對自己很嚴格,連就寢都不會隨心所欲

從飲食方面來說,整個皇族的早晚常膳,包括內宮、東宮親王,每月所用,大體上是羊一二十隻,豬二三十口,鵝約二百多隻,雜雞約用三百多隻,鴨約用四五十隻,再加上夏天所用一些魚鮮之物。與明代中期以後皇宮飲食生活相比,這已是相當儉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