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坑殺秦國降卒後真的盡失民心嗎?其實這事真沒那麼大影響力

項羽坑殺秦國降卒後真的盡失民心嗎?其實這事真沒那麼大影響力

鉅鹿之戰後,秦將章邯率領二十餘萬秦軍向項羽投降!

秦二世三年冬(公元前207年),秦將章邯率領二十餘萬秦軍正式向項羽投降。漢元年十一月(公元前206年),項羽下令在新安(今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將二十餘萬秦兵盡數坑殺,史稱"新安殺降"事件。此時距離秦軍投降項羽不過短短數月時間(秦國的歷法是以每年的十月為歲首,也就是說秦國每年的月份分別是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一月……一直到九月,然後是次年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一月……九月,以此循環往復。所以秦二世三年冬距離漢元年十一月大約是三、四個月。)

新安殺降事件是秦末漢初的一次重大事件,後世無數的文人墨客都將此事視為項羽的暴行之一和項羽最終失敗的原因之一。時至今日,仍舊有許多人認為新安殺降事件是項羽一生重大的政治錯誤,是項羽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因為新安殺降事件使項羽失去了秦國百姓的民心,斷絕了項羽在關中地區立足的可能性。

實際上,這種說法或許高估了新安殺降事件對當時秦人的心理衝擊力以及此事件對日後楚漢戰局的影響力!

項羽坑殺秦國降卒後真的盡失民心嗎?其實這事真沒那麼大影響力

新安殺降事件真的有那麼大的影響力嗎?

在討論新安殺降事件之前,我們有必要先來分析一下項羽為何要坑殺這二十餘萬秦兵。

項羽之所以要坑殺秦國降兵,很有可能是高估了入關滅秦的難度。項羽所率領的關東諸侯聯軍雖然在鉅鹿之戰中殲滅了大量的秦軍有生力量,重創了秦軍主力。但是建國數百年的秦國地處關中地區,背倚巴蜀地區,"八百里秦川"和"天府之國"能夠創造出無窮無盡的戰爭資源(要人有人、要糧有糧、要錢有錢),秦國的戰爭潛力仍舊十分巨大,此時的項羽對昔日的虎狼之國實在不敢掉以輕心。

另外,秦都咸陽經歷數代秦王的苦心經營,城防設施十分完善,素有"四塞之國"、"金城千里"之稱。尤其是秦國的函谷關地勢險峻、易守難攻,自戰國時代便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要關塞,東方諸國不知多少次慘敗於函關谷下而不得不望關興嘆。

項羽坑殺秦國降卒後真的盡失民心嗎?其實這事真沒那麼大影響力

項羽極有可能高估了入關滅秦的難度!

此外,這一批秦國降兵中瀰漫的反抗情緒也令項羽深感擔憂。雖然這批秦軍現在投降了關東諸侯聯軍,但是其人數卻高達二十餘萬,幾乎和關東諸侯聯軍的兵力不相上下。而且這批秦軍的投降並不是心甘情願的,而是被章邯、司馬欣、董翳等秦國將軍欺騙的。《史記》記載秦國降兵曾屢屢相聚私語道:"章將軍等詐吾屬降諸侯。"

總的來說,當時的項羽面對仍舊坐擁關中地區和巴蜀地區的秦國,極有可能錯誤地判斷秦國尚有相當強的軍事實力,因此高估了入關滅秦的難度。同時項羽擔心一旦關東諸侯聯軍入關滅秦之戰受阻,這批高達二十餘萬的秦國降兵很有可能就地反水、倒戈一擊。這時候在秦軍裡應外合之下,外線作戰、遠離根據地的關東諸侯聯軍必將陷入險地。這些假想最終促使項羽必須將這種潛在的威脅消滅於萌芽狀態,也就是將這批秦國降兵盡數坑殺。

項羽坑殺秦國降卒後真的盡失民心嗎?其實這事真沒那麼大影響力

秦國降軍內部瀰漫著反抗情緒,這令項羽十分擔憂!

分析完項羽坑殺秦國降兵的原因後,我們再來探討為什麼說新安殺降事件不至於有像後世所宣揚的那麼大的影響力。

首先,屠城殺降效果顯著,而且屠城殺降等行為在戰爭時期實屬常態

屠城殺降等行為在戰爭時期往往是"配套"實行的。雖然歷朝歷代都對這種濫殺無辜的惡劣行徑大加譴責,但是歷朝歷代在統一天下的過程中,卻都或多或少地都實行過屠城殺降等措施。其根本原因無非是屠城殺降等措施效果顯著罷了,尤其是在報復、震懾敵人這兩方面的效果尤其顯著。項羽的新安殺降事件也是出於這兩方面的考量。

項羽坑殺秦國降卒後真的盡失民心嗎?其實這事真沒那麼大影響力

屠城殺降等行為在戰爭時期實屬常態!

戰國後期,秦國國力強盛,屢屢發動兼併戰爭。在秦國以武力兼併六國的過程中屠城殺降之舉可謂數不勝數,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秦將非號稱"百萬人屠武安君"的白起莫屬了。如今天下大勢驟然反轉,秦國式微而關東諸國勢強。關東諸侯聯軍對昔日橫行無忌的秦軍進行報復,這在關東諸侯聯軍眼中自然是順理成章、理所當然的事情。關東諸侯聯軍取得鉅鹿之戰的勝利後,一路勢如破竹,劍指咸陽,在入關之前坑殺這批秦國降兵,其震懾關中地區秦人的目的也是顯而易見的。

項羽坑殺秦國降卒後真的盡失民心嗎?其實這事真沒那麼大影響力

秦軍白起號稱“百萬人屠”!

屠城殺降除了對加快戰爭進程的效果顯著外,項羽所採取的屠城殺降行為在當時實在是屢見不鮮、司空見慣的措施。例如秦末漢初素來被稱為"寬厚長者"的劉邦及其部下在攻城略地期間也是多有屠城之舉的。《史記·高祖本紀》記載"齊軍歸,楚獨追北,使沛公、項羽別攻城陽,屠之"、"(沛公)南攻潁陽,屠之"、"行屠城父"、"(樊噲)攻趙賁,下郿、槐裡、柳中、咸陽;灌(灌嬰)廢丘、最,屠煮棗"。正是因為劉邦集團多有屠城殺降之舉,所以後來劉邦進攻南陽時,"吏人自以為降必死,故皆堅守乘城。"劉邦尚且如此,關東地區其他反秦義軍屠城殺降的舉動只怕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了。

總而言之,因為屠城殺降等行為在報復、震懾敵人等方面有著顯著的效果,所以項羽果斷地採取了殺降的措施。而這種行為也並不是項羽軍的獨創,相反地,屠城殺降這種行為其他反秦義軍也是多有實施,甚至相較於項羽也是不遑多讓的。

項羽坑殺秦國降卒後真的盡失民心嗎?其實這事真沒那麼大影響力

其他反秦義軍也是多有屠城殺降之舉!

其次,秦人國家觀念淡薄,對暴政暴行的適應力極強

秦國自戰國中期商鞅變法起,百餘年間一直實行商君之法。而商君之法的核心策略就是獎勵耕戰、利出一孔。其具體做法就是利用軍功爵制和嚴刑峻法對百姓威逼利誘,竭盡全力地將百姓驅趕到戰場為國效力。

秦國朝廷利用強有力的國家機器將百姓驅趕到戰場上,此舉雖然能夠有效地激發秦國百姓的戰鬥意志。但是通過這種半強迫的方式鍛造出來的秦軍往往只會在意自身和家庭的安危而根本不會顧及國家的危難,至於高高在上的皇帝的危難就更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之內了。

項羽坑殺秦國降卒後真的盡失民心嗎?其實這事真沒那麼大影響力

秦國推行商君之法,以耕戰立國!

國家觀念淡薄的秦國軍人在自身安危和國家危難兩者之間發生衝突時,他們絕大多數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前者。不可否認,秦朝廟堂之上肯定會有一些忠君義士誓死效忠於秦國。但是,千百萬掙扎在生存線上的普通百姓會憑著本能做出最有利於自己的選擇。

另外,秦國在戰國後期不斷地大規模對外擴張,征戰不斷,燒殺不斷,秦國殲滅的六國將士高達數百萬。生於戰場、長於戰場的秦人對於戰場之上的種種暴行早已司空見慣,對於戰爭之後屠城殺降等暴行早已熟視無睹。

總的來說,長久浸潤在商君之法下的秦人對於暴政暴行的忍耐力超群,對於暴政暴行的適應力極強。

項羽坑殺秦國降卒後真的盡失民心嗎?其實這事真沒那麼大影響力

秦人對於暴政暴行的忍耐力超群,適應力極強!

最後,秦國縱橫天下,覆滅六國,對成王敗寇的現實沒那麼敏感

秦國是戰國後期的最強國,是戰國時期兼併戰爭的主要推動者,秦國上至君王、下至庶民奉行的都是成王敗寇、勝者為王的叢林法則。

昔日秦國征服關東六國時肆意凌辱敵國士卒,如今戰敗遭到他國報復又有何冤屈可言?所以項羽時期的秦國降兵在遭到關東諸侯聯軍侮辱時,雖然內心氣憤苦惱,但是以此就說秦國降兵心懷怨恨、伺機起事恐怕難以成立。這從秦國降兵的私語中不難看出,"章將軍等詐吾屬降諸侯,今能入關破秦,大善;即不能,諸侯虜吾屬而東,秦必盡誅吾父母妻子。"意思是"章邯將軍等人欺騙我們投降了關東諸侯,如今能夠入關滅秦,那自然是好的,(秦國覆滅意味著他們及其家族不必受秦法誅連);如果不能入關滅秦,那關東諸侯裹挾我們向東轉移,秦國就必然要盡數誅殺我們的父母、妻子、兒女了。"

從秦國降兵的私語中我們幾乎看不出這批秦軍對於自己戰敗被俘的恥辱感,更看不出他們對於自己的母國陷入危險境地的不安感,在關東諸侯聯軍大軍壓境之際,他們只是擔憂自己家人的安全而已。另外,從這些秦國降兵的私語中,似乎這些秦軍還希望關東諸侯聯軍能夠順利地將秦國一擊斃命,入關滅秦,因為這樣一來,他們及其家人就都能夠免於秦國刑法的責罰了。

項羽坑殺秦國降卒後真的盡失民心嗎?其實這事真沒那麼大影響力

秦軍甚至希望諸侯聯軍能夠一擊斃命,順利滅秦!

結語

新安殺降事件因為所殺者眾(二十萬餘萬秦國降兵),所以確實是秦末漢初的一件重大事件,此事件的意義在於它是對秦軍主力的又一次毀滅性打擊(上一次是鉅鹿之戰),這使得關中地區的秦國朝廷再也無法拼湊出一股的軍隊來拱衛咸陽。

新安殺降事件對關東諸侯聯軍來說是一件理所當然、順理成章的事情,甚至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而對於秦國秦人而言,新安殺降事件雖然令秦人痛苦難受,但是他們在戰國後期兼併天下的過程中,實在是見過太多成王敗寇的事例,對這種兵敗被殺、投降被殺等事情都能接受,不至於因此而極度仇視項羽。畢竟50多年前,長平之戰四十萬趙軍的屍骨依然在野,六國之人不會忘記,秦人應該也不會忘記吧!

參考文獻

(西漢)司馬遷著:《史記》,中華書局2014年點校本。

(東漢)班固著:《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點校本。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說明外都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我會定期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類文章,懇請感興趣的讀者朋友關注賬號,歡迎點贊、評論、轉發,感謝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