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才是吃貨的季節

春天從來不會突然地造訪。爬上樹梢的嫩綠芽,沐浴陽光的迎春花,挪出洞穴的彈琴蛙,以及溯江而上的綠頭鴨都傳遞著春的訊息。


春天!才是吃貨的季節


最早意識到春天到來的那一群人,一定是經常去菜市場的人,那裡不止是人間煙火的集散地,也是時節最好的報時器。當那些獨屬於春天的味道被擺上貨架,毫無疑問,春天真真切切已經到來!


春天!才是吃貨的季節

春天!才是吃貨的季節


中國巨大的緯度落差,造就了不同的氣候,不同的氣候,讓春天的味道更為豐富多彩。


春天!才是吃貨的季節

南 方 的 筍

稍縱即逝的春味


如今的物候沒有從前明顯,山裡最好的春之信號莫過於一場春雨過後,一夜之間破土而出的竹筍


這是獨屬於南方春天的味道,自秦嶺淮河一線往南,直到福建臺灣,只要是適合竹子生長的地方,我們都能尋得這一美味。


春天!才是吃貨的季節


筍,竹之胎也,嫩脆鮮美,味道極佳,自古以來都有“素食第一品”的美稱,它的美味,經過無數文人的蓋章認證。傳世名帖《苦筍帖》,懷素就直接指出:


苦筍及茗異常佳,乃可徑來。懷素上。


從這驟雨如飛的運筆和霸道總裁般的語氣,不難看出大師對竹筍的熱愛。


春天!才是吃貨的季節

懷素,《苦筍帖》


白居易對吃筍更是頗有研究,《食筍》一詩可謂是吃筍指南:


此州乃竹鄉,春筍滿山谷。

山夫折盈抱,抱來早市鬻。

物以多為賤,雙錢易一束。

置之炊甑中,與飯同時熟。
紫籜坼故錦,素肌擘新玉。

每日遂加餐,經時不思肉。

久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

且食勿踟躕,南風吹作竹。


在白居易的眼中,竹筍比肉更美味,在吃不到筍的京城,他一定時常懷念南方的春天。


春天!才是吃貨的季節


當然,竹筍這一美味肯定少不了著名美食家蘇東坡的點評。蘇東坡愛竹愛得如痴如醉,曾有名句: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使人瘦,無竹使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


傳說在吃過竹筍之後,他還加了兩句:若要不瘦又不俗,還得天天筍燜肉!


春天!才是吃貨的季節


不過,春筍的採摘週期極短,稍一躊躇,就被南風吹成了竹。新鮮採來的竹筍,就這樣夾雜著春天泥土的味道,一路快跑爬上了餐桌。


春筍的食用方法多種多樣,可葷可素,炒、燒、煮、煨、燉……


上海的醃篤鮮、江蘇的春筍燒鰣魚、安徽的問政山筍、浙江的南肉春筍、福建的雞茸金絲筍……每一道無論什麼烹飪方法,都是為了獲得春天的滋味:


鮮、嫩、脆、甜!


春天!才是吃貨的季節

春天!才是吃貨的季節


為了延長這份春天的味道,人們還發明瞭別出心裁的保存方法。


不同的選擇往往通向了不同的味覺道路:加水醃製,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獲得酸脆的酸筍;煮熟之後陽光下曬乾,獲得的是

香脆的筍乾……


殊途同歸,都是對春天饋贈的珍惜和敬畏。


春天!才是吃貨的季節

春天!才是吃貨的季節


春天!才是吃貨的季節

南 方 的 艾 草

也是獨屬春天的味道


相比北方只會講艾草用於艾灸、薰香、掛在端午節門前驅毒辟邪……


身處的杏花煙花江南,艾草的綠就是令人神往的江南春味——青團。這在江浙滬一帶最是盛行。


春天!才是吃貨的季節


採摘新鮮的艾草,碾壓成汁,放入石臼和糯米一起搗,米粉和汁液在上百次錘擊下慢慢融合,顯露出青青的色澤。


再裹進豆沙或者蓮蓉,上鍋蒸熟後,一個個如碧玉般的糰子,不甜不膩,帶有悠長的青草香氣。


嗯,是春天的味道!

春天!才是吃貨的季節


若是你再往南一些,到達客家、兩廣地區,你會發現,這裡的春天也有一抹綠和青團很是相似,客家人稱之為茶粿


春天!才是吃貨的季節


這是一種非常傳統的客家小吃,外型與糯米餈相似,客家人在節日和慶典時喜歡拿它來招待客人,清明時節尤不可少。


除了可以用艾葉染色,茶餜的綠,更多的來自於開在田埂之上的鼠麴草


春天!才是吃貨的季節


和艾草一樣,鼠麴草也是一味中藥。民俗志《荊楚歲時記》記載著客家人食用鼠麴草的傳統:


三月三日,取鼠麴汁,蜜和為粉,謂之龍舌,以壓時氣。


客家人將採集來的鮮嫩鼠麴草搗爛,並撿出雜質和其中的粗纖維。然後將純淨的草葉漿汁拌和糯米與秈米按一定的比例混合成研磨出的細粉,將之作為皮料。並且根據各人的喜好在餡料中加入綠豆、花生、芝麻等食材。


食用艾草和鼠麴草,不僅是為了享受獨屬於春天的味道,更是承載著普通百姓祈求平安健康的美好願景。


春天!才是吃貨的季節


春天!才是吃貨的季節

北 方 的 榆 錢

平民的春之饋贈

那麼,有沒有獨屬於北方的春味呢?當然有!必須強推榆錢,這一廣泛生長在東北華北地區的樹種,提供了另一種鮮嫩。


榆錢是榆樹未成熟的果實。《本草綱目》中記載:


榆未生葉時,枝條間生榆莢,形狀似錢而小,色白成串,俗呼榆錢。


春天!才是吃貨的季節


別看現在的名字聽著很富貴,在以前這可是無可奈何才吃的食物——乍暖還寒的三月,也是從前窮苦人家青黃不接的日子,早早爬上樹梢的榆錢就是百姓的救命糧。


岑參在《戲問花門酒家翁》中的輕鬆戲謔之外,道盡生活困頓的無奈: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壺百甕花門口。
道傍榆莢巧似錢,摘來沽酒君肯否。


春天!才是吃貨的季節


可不管如何困頓,榆錢兒仍能給人間帶來歡樂,不僅是它清甜的滋味,更是來源於古人那份對待生活的樂觀。


新採來的榆錢,可生食,入口清新鮮香,齒頰如沐春風,心中頓生風情。也可蒸,可炒,和麵做成窩窩頭是最普遍的做法。


榆錢洗淨,加麵粉,玉米粉混勻,揉搓成團。靜置一會,等待面和春天同時醒來。上鍋一蒸,麵粉頓時有了春日的靈魂。


春天!才是吃貨的季節


春天!才是吃貨的季節

春 之 椿

香襲大江南北


如果要選出代表春天的味道,香椿

是最強有力的選手,它的名字讀起來似乎都帶有一種春天的香氣。


它的支持者更是來自祖國的大江南北,東北起遼寧,西至甘肅,北起內蒙古,南到兩廣,西南至雲南,都有大批這一香氣的追逐者。


春天!才是吃貨的季節


每到穀雨時節,“香椿自由”甚至會短暫取代“車釐子自由”迎來大家的討論。這一種香椿樹的嫩芽,只在每年的穀雨前後短暫上市,量少而味佳,一度價格不菲,一葉難求。


春天!才是吃貨的季節


中國人食用香椿的歷史非常久遠,美食家蘇東坡就曾稱讚香椿:椿木實而葉香可啖。


氣味明明是很私人化的東西,香椿那獨特的香味卻能成為很多背井離鄉中國人心中揮散不去的濃濃鄉愁。一盤香椿炒蛋,更是夢中的白月光。


春天!才是吃貨的季節


香椿的吃法有很多種,比如香椿拌豆腐油炸椿芽魚香椿蒜汁……但最令人心醉的還是那簡單易上手的香椿炒蛋。


頂級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簡單的烹飪方式,香椿的鮮香搭配上雞蛋的細嫩,金黃翠綠之間,流淌著春日溫暖的氣息,每一筷子夾起來的都是春天。


春天!才是吃貨的季節


春天!才是吃貨的季節


廣袤的神州大地,孕育出無數具有特色的飲食風俗文化。


相信每個人心中,對春天的味道都有自己獨特的記憶。它可以是那溪邊的馬蘭頭

薺菜,也可以是山間的蕨菜野蔥……


春天!才是吃貨的季節


今年春天,我們已經錯過了很多的花開,再也不能讓春天從餐桌上溜走。趁著陽光正好,我們一起把春天搬上餐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