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中日本的移民計劃,中國險些變成57個民族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為加強在東北的殖民統治,曾策劃了一起把歐洲猶太人移居到我東北以作為其侵華工具的明謀。這一陰謀的代號叫“河豚計劃”。

猶太人散居世界各地,尤以歐美人數最多。猶太人聰明能幹,許多人都成為居住國的著名學者,猶太富翁也不少。但長期以來,由於宗教信仰等原因,歐洲不少國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反猶情。尤其是納粹上臺後法西斯德國更是肆無忌憚的迫害、驅逐猶太人。

抗日戰爭中日本的移民計劃,中國險些變成57個民族


日本侵佔我東北後,雖扶植溥儀建立了偽滿洲國,但它深知廣大人民的抗日決心。日本為加強其殖民統治,積極從其國內向我東北移民,無奈國小人少,單依靠少量的日本移民控制我東北河山顯然是不行。正值日本人力不濟之時,法西斯德國開始驅逐猶太人,日本就想利用這個機會接收歐洲猶太移民到我東北,進而擴大到全中國。日本接收猶太移民,一方面是想使猶太人感激其“恩”,為其侵華效力;另一方面是想利用猶太人的資本發展其本國經濟以支援戰爭。

抗日戰爭中日本的移民計劃,中國險些變成57個民族

為實現移民計劃,日本外務省責成各駐歐使館收集有關猶太人的情報,在國內設立了專門的猶太問題研究廳。日本情報機關還派出安江宣宏、夫冢惟茂等間諜到歐洲活動。最後,由安江等人提出了有關猶太移民的評細計劃,日本外務省於1934年批准了這一計劃,並以“河縣”為該計劃的代號。日本人視河豚為一種美食,但須由專職廚師去掉有每部分方能食用。意為經過日本人改造過的猶太人對日本的侵華是很有好處的,好象去毒的河豚。

“河豚計劃”準備先從歐洲接收五萬猶太人到全中國居住。繼而接收更多的猶太人到全中國居住。由於日本允許猶太人自由信仰宗教開給猶太人提供居住地,表面看來,日本的移民計劃是為了歐洲猶太人的利益,因此得到中國猶太人領袖考夫曼和猶太富翁齊科受的支持。

抗日戰爭中日本的移民計劃,中國險些變成57個民族

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後,加緊了其移民活動,並派人到美國遊說,以圖得到美國猶太人的支持。但當時的美國猶太人大會主席懷斯牧師已清楚地看到,日本接收猶太移民並不是為了猶太人的利益,而是為其侵華戰爭服務,因此他斷然拒絕了日本的要求,並號召全體猶太人不要尋求日本的“幫助”,以免上當。到1939年,日本不得不徹底放棄繼續接收猶太移民的計劃。從“河豚計劃”開始實施到1939年,日本共接收了約5000名猶太人到我國。

抗日戰爭中日本的移民計劃,中國險些變成57個民族

現在看來日本想要完全佔領中國簡直是痴人說夢,即使當時成功將大批猶太人移民到中國,最終結果也將成為中國的第57個民族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