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掉秸稈 催“肥”產業

如何讓黑土地綠色、可持續健康發展?怎樣在增加糧食產量的同時提高質量?是否能將畜禽糞汙和秸稈“變廢為寶”,取得生態、經濟等多重收益?帶著這些疑問,記者走進田間地頭,去探尋秸稈制肥的高效循環轉化之路。

優化肥料結構

小秸稈有大作為

松遼平原肥沃的黑土地上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樸實勤勞的父老鄉親,孕育了生命的希望和生機,書寫了輝煌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

據資料顯示,20世紀50年代,這裡土壤中黑土層厚達30-100釐米,有機質含量高達5%—7%,是黃土地的數倍——東北黑土區作為世界僅存的“三大黑土區”之一,逐步發展成為名副其實的“大糧倉”。

然而隨著化肥、農藥的過量使用,土壤板結、營養流失等現象陸續出現,經過400多年形成“一兩土二兩油”的部分肥沃黑土,正呈現“亞健康”狀態。

每到秋天,農民習慣選用“土”方法焚燒玉米秸稈,希望以此增加土壤肥力,但結果適得其反,地表生物系統平衡被破壞,土壤的物理性狀被改變,反而加重了土壤板結的速度。

這種靠大量投入資源和消耗環境的發展方式,不僅導致環境承載壓力不斷增大,而且增加了農業生產成本。2015年,為了轉變這種不合理的發展方式,農業部下發《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

《方案》指出,實現化肥使用量零增長,關鍵要把握好“精、調、改、替”4字要領:推進精準施肥、調整化肥施用結構、改進施肥方式、有機肥替代化肥。

根植於現實

新技術應運而生

“要想實現化肥零增長,需要改變農民以往單一化的大肥料用肥習慣,扭轉廢棄物處理思維模式,實行科學合理的秸稈有機肥還田推廣,增加土壤有機質、氮、磷、鉀和各種微量元素含量,促進作物生長髮育、土壤微生物繁殖,提高土壤保肥保水能力。”省農業農村廳專家告訴記者,連續三年使用秸稈有機肥後,土壤有機質含量將提升2-3%左右;農作物產量增加5%左右;化肥減少施用量10%~20%。

經多方走訪,記者來到全省最大的秸稈肥料化應用龍頭企業——吉林省盛達生物質科技有限公司公主嶺市桑樹臺鎮春園村秸稈堆肥點,看到成捆的玉米秸稈堆積如山,一眼望不到盡頭,場外裝滿秸稈的車輛還在源源不斷地運送。

“我們秸稈的收購價是160元/噸,百姓銷售的積極性很高。秸稈堆肥點也從以前的一個點擴展到全省各地5個點,現在也快堆滿了,還需要不斷擴大。”吉林省盛達生物質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科告訴記者,四年來,公司累積收購秸稈數量20餘萬噸。

與過去農民自發堆肥相比,新的堆肥方法通過添加特殊的腐熟菌劑,大大縮短了有機肥的腐熟時間,不僅節約了制肥成本,而且腐熟更徹底、更環保。“過去堆肥要一兩個月才能腐熟,現在我們21天就能完成,大大縮短了堆肥週期,而且堆出的肥料質量更好。”在此工作的當地農民孫洪偉說。

尋著機器運轉響起的轟鳴聲,記者來到生物有機肥生產車間,在操控臺前,工人們熟練地操作著各個按鈕,將秸稈、畜禽糞汙、有機菌劑等原料粉碎混合,加水攪拌、高溫滅菌、發酵,3小時左右製出顆粒均勻的優質有機菌肥,裝袋運輸發往各地。

2017年開始,盛達生物質科技有限公司投入科研資金200餘萬元,與省農業科學院、吉林農業大學合作,研發出以秸稈為主要原料的生物肥、菌肥、有機肥三大系列近20種肥料,發明了有機肥生物質發酵設備等12項專利技術,並建立檢驗檢測中心,對每批土樣、秸稈和畜禽糞便等進行檢測分析。

“除了水稻,針對人參、果蔬大棚等不同地區、農作物品種,通過測土配方,作物缺什麼元素就補充什麼元素,需要多少補多少,精準配比施肥。”檢測員高笑瑩一邊檢測土樣一邊對記者說。

據瞭解,應用此生產工藝技術,將作物秸稈等有機原料生產出高品質有機肥,比傳統的堆肥發酵有機肥提前了30至60天,比秸稈堆肥發酵制肥提前了180天,真正實現了產業化、規模化生產。

推廣應用成果佳

培肥地力惠於民

好糧出在好肥上。

“科技這東西,不服不行!”春元村種植大戶王選安感嘆,“過去年年用化肥種水稻,不僅糧食產量一般,口感還越來越差,這可給我愁壞了。”

2016年,盛達生物質科技有限公司有機肥基地落戶村裡,王選安通過長期觀察發現生產的有機肥原料天然,貨真價實,主動選擇試用。

“現在這米真是口感越來越好,都能嚼出甜味,苗色也很好。去年拿去權威機構檢測,米質各項指標均達標。”談起新技術帶來的收益,王選安樂得合不攏嘴,“我這米從過去的3元/斤賣到現在的12元/斤,扣除成本比以前多掙5000元/公頃。”

除了每年來自全省各地的訂單採購,盛達生物質科技有限公司還承接了公主嶺市黑土地保護項目和秸稈綜合利用項目,覆蓋8個鄉鎮,30餘個村,為當地有機肥還田12萬畝。

取之於田,還之於田。在秸稈及畜禽糞汙等原料收集和加工轉化的過程中,盛達生物質科技有限公司經過多年實踐,形成了“公司+種植戶+養殖戶”之間的循環農業模式。

“每年我們都會收購周邊農戶的秸稈和畜禽糞便,並將生產出的堆肥免費提供給他們使用。”張科說,推行綠色種植,剛開始農民不理解。過去最緊張的事,是晚上看著水稻田,防止有人“偷偷摸摸揚化肥”。

針對農民反映的“用多了燒苗,用少了無效”等問題,公司每年會派專人下到各個村舉辦多次推廣會,併入戶走訪分發傳單,義務為農民指導科學肥料配比使用。

好效益最有說服力,四年下來,經過有機肥改良的土壤水稻都賣上了好價錢,吸引了企業訂單。“現在,我這地土質良好、肥力充足、鬆軟適度,有時還能看到蚯蚓呢,沒想到這肥比化肥還便宜、好用。”村民張大娘說。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盛達生物質科技有限公司科學合理施用肥料,大力推進秸稈肥料化項目的發展,對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和提高土壤肥力、保護水源環境以及發展秸稈生物質燃料等綜合利用產業,都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還能帶來更多的就業崗位,助力脫貧攻堅。

“我家裡有3公頃地,平時農閒時在這工作打包肥料,四個月就能掙1萬多元,還外出打什麼工呀,家門口掙得錢一樣多,誰願意離家那麼遠呀,廠裡像我這樣的還有好幾十人。”32歲的當地村民孫洪偉對記者感嘆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