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曼施坦因計劃”一開始並不受歡迎,德國陸軍為何不看好它?

進攻波蘭的"白色計劃"實施後,德國的老鄰居兼仇人法國在內部出臺了一份軍事備忘錄,該備忘錄指出:德軍不可能攻破法軍的馬奇諾防線,阿登山區內裝甲部隊無法大規模通行,德軍的下一次進攻總體上仍將參照“施裡芬計劃”執行。可以看出法軍的理念仍以防禦德軍攻擊為主,以德軍理念則是集中大多數兵力直搗黃龍,勝則殲滅敵軍主力敗則自軍主力被殲,即:一戰定輸嬴。而陸軍統率部提交給希特勒的攻法計劃卻完全沒有跳出一戰時施裡芬計劃的圈子,對此法國早已有準備,事實上法國早在北方集結有重兵專等德國上鉤,難怪元首看了陸軍的計劃後憤怒不已,此時的德國根本打不起消耗戰,由於德國攻擊波蘭,英國早已將海洋封鎖,資源缺乏的德國無法從海外獲得足夠的物資,在這裡希特勒耍了個小花招:他在“白色計劃”發動之前先命令本國運輸物資的船隻提前開到外國中立港口,然後在那裡裝滿貨物再偷運回本國,這樣至少能大大減少被抓住的幾率,起碼出港的那次搜捕可以免了,這些貨船隻需考慮怎樣回國就可以了。不過德國大大低估了英國在海上的能力,這些貨船基本沒有能回來的,希特勒只好希望寄於可以陸路運輸的蘇聯,然而從這位“盟友”處購得資源的價格卻是如此高昂,以至於德國將重巡洋艦“盧佐夫號”抵給蘇聯後也是不夠,為此海軍元帥雷德爾乾脆提議把“俾斯麥號”戰列艦的圖紙賣給蘇聯換錢,德國的困境使希特勒更加堅定地要奪取法國資源。

二戰“曼施坦因計劃”一開始並不受歡迎,德國陸軍為何不看好它?

勃勞希契

希特勒找來陸軍元帥勃勞希契要求陸軍統率部儘快做好對法國的攻擊準備,勃勞希契則以德軍需要調防為理由拖延----等調防完成後再以兵員需要補充為由繼續拖延,整個秋天希特勒催逼勃勞希契達15次之多,這一拖便到了冬天,對此勃勞希契理直氣壯地對元首提議“以現在天氣狀況不適宜進行戰鬥,並且我們的軍隊準備不足,應該待到明年再行考慮”,對此勃勞希契遭到了希特勒的嚴厲斥責。在會議室,希特勒要求其它人全都離場而將勃勞希契單獨留下,希特勒待眾人散後將會議室的門全都關上對勃勞希契大聲怒吼以至於勃勞希契到了第二天仍然不能連貫地說出話來。到此勃勞希契的如意算盤全部落空,希特勒鐵了心要與法國開戰,即便將施裡芬翻版這樣的計劃拿出來使用也在所不惜,而就在此時,一位敢於發出不同聲音的人出現了。

二戰“曼施坦因計劃”一開始並不受歡迎,德國陸軍為何不看好它?

會議室

二戰“曼施坦因計劃”一開始並不受歡迎,德國陸軍為何不看好它?

曼施坦因

二戰“曼施坦因計劃”一開始並不受歡迎,德國陸軍為何不看好它?

曼施坦因計劃

這時攻擊法國的“黃色計劃”已經出臺,由於時間不等德國,元首已將陸軍提交上來的新計劃也就是“施裡芬計劃”的翻版稍作修改並命名為“黃色計劃”只等行動的執行,此時在德國陸軍A集團軍群一位名為馮.曼施坦因的參謀長卻提出了不同的意見,他將自己設想的軍事計劃提交給了陸軍元帥勃勞希契後便坐等消息,哪知勃勞希契斷然駁回了他的計劃,駁回的表面原因當然是計劃不可行,不過真實的原因當然不是計劃不可行,也不是計劃不夠優秀,此時的陸軍統率部並不想與英法等國開戰,統率部並不認為德國有與歐洲開始的能力而希望德國能儘快與西方各國達成諒解並進行和平談判,因此對於元首的軍事計劃也是以能拖為主,因為陸軍統率部看來“在很多時候,困難的事情在拖的過程中就自己消失了”,因此陸軍元帥勃勞希契才一次次地對希特勒的軍事要求予以推脫,而人才濟濟的陸軍統率部絕不會蠢到將一戰時的“施裡芬計劃”重新炮製一遍從而變成新的軍事計劃,統率部是希望以此來難住元首,讓元首知道攻擊法國並無良策,非要打法國就只能用這昏招,而在這種時候曼施坦因卻拿出攻法的軍事計劃提交上來,這怎會不讓勃勞希契惱火,曼施坦因的計劃被駁回也是當然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