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批评一定会打击孩子的自信?这样批评,反而能让孩子变得乐观

我们经常有这样的烦恼,孩子总是犯错误,让我们很为难:不批评的话,孩子自己不知道哪儿错了,以后还会再犯;批评的话,又怕孩子受伤害,觉得自己不行,自暴自弃。

谁说批评一定会打击孩子的自信?这样批评,反而能让孩子变得乐观

其实这里边有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就是认为批评一定是对孩子的打击,会让孩子失去自信。

积极心理学中有个方法,“批评出乐观”,如果批评得好,反而可以让孩子变得乐观。

什么是乐观?

不是说,我坚信未来一定会更好,就是乐观。相反,有这样想法的人很容易在现实面前碰得头破血流,耐挫能力没有那么强。

谁说批评一定会打击孩子的自信?这样批评,反而能让孩子变得乐观

真正乐观的人,对困难和挫折有比较客观的认识。遇到挫折后,能正确地分析发生的原因,找到其中哪些是自己能够改变的,然后努力去改变它,争取把下一次做得更好,这才是真正的乐观。

乐观的信念不是靠父母灌输“你真棒”“你一定行”,而是靠我们培养孩子的客观分析能力。

培养孩子真正的乐观,不是避免孩子遭受挫折,而是让孩子明白:挫折来临的时候,我有能力改变它。

孩子犯错误,其实就是在经历一次挫折。这个时候,我们要引导他,让孩子知道遭受挫折的原因。这样孩子才会懂得把这一次挫折和其它事情区别看待,只要把这一次错误修正了,以后就会更好,从而变得更乐观。

这就是积极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提出的“习得性乐观方法”。

谁说批评一定会打击孩子的自信?这样批评,反而能让孩子变得乐观

孩子犯错时,如何批评?

孩子某天画画的时候,一时兴起,不但在纸上乱涂乱画,连桌子上、墙上都涂得乱七八糟。
谁说批评一定会打击孩子的自信?这样批评,反而能让孩子变得乐观

首先,不要给孩子贴标签,不要把孩子的一次错误无限放大

看到这个糟心的场面,我们估计脱口就想训他:你怎么这么不懂事,总搞破坏!浪费画笔不说,还把好好的墙也弄得乌七八糟。我告诉过你要爱护家里的东西,你总是不听!“

这样批评孩子,是把这一次的错误扩大化了:

——“你总是不听”

就是在暗示孩子总犯错误,昨天不记得父母说的要爱护玩具,今天不记得父母说的回家要洗手,明天可能不记得父母说的对人要有礼貌。所以你今天犯了错误还不算,以后还会不断地犯错误。

——“总搞破坏”

你不仅破坏桌面、墙壁,你还破坏玩具,破坏书本,破坏沙发,破坏所有东西。总之,这样搞破坏的错误,你不仅仅在这个时候犯,其它时候也总犯。

——“你怎么这么不懂事”

这是直接指责孩子的个人品质。而品质是贴在孩子身上的标签,他会认为“我是个坏孩子,就是不懂事,所以才会犯这些错误,以后还会犯更多更大的错误。”

这些都是在把孩子的一次错误扩大化了,暗示他会一直犯错误,因为他就是这么一个坏孩子。经常被这么说的孩子,怎么可能乐观呢?

谁说批评一定会打击孩子的自信?这样批评,反而能让孩子变得乐观

其次,指出具体的错误。限定在当次、当下场景内

可以这样批评孩子:“今天怎么把房间完成这个样子?你以前画画的时候都挺好的呀。你这样浪费画笔,破坏墙面是不对的,你昨天还说以后要爱护家里的东西呢。”

这种批评方法,指出了孩子哪里错了,并且把他的错误限定在这一次、这一个场景,因为“你以前画画都挺好的”。所以“你只是偶尔犯了这个错误,你自己也知道破坏东西不对,所以以后不要在其它场景犯这个错误”。这样批评孩子,并没有指责他个人品质有什么问题,避免了孩子对自己有负面的看法。

谁说批评一定会打击孩子的自信?这样批评,反而能让孩子变得乐观

最后,一定要采取行动,让孩子体验到“我不是无能为力的,我可以靠自己的行为来改变困境,变得更好”

犯了错误,不是只有挨打挨骂来抵偿,而是采取更加有效的行动。孩子要为自己所犯的错误负责,采取补救措施。

可以这样对孩子说:“来,我们先把画笔收拾好,再来一起把墙面处理干净。“

这就是给孩子传递一个信息,犯了错误不可怕,关键是要采取行动,改正错误。知道自己在挫折来临时,有弥补的能力,孩子才能真正地保持乐观。

谁说批评一定会打击孩子的自信?这样批评,反而能让孩子变得乐观

遇到其它挫折时怎么办?

孩子都是比较情绪化的,顺利的时候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厉害的,遇到挫折的时候,又容易给自己找个持续的、大范围场景的个人原因,给自己贴上一个“什么都做不好”的标签,觉得自己一直不行,所有方面都不行。

孩子体育课跳绳不及格,很难过地说“我小脑不发达,体育就是不行,这次跳绳又不及格”。
谁说批评一定会打击孩子的自信?这样批评,反而能让孩子变得乐观

孩子自己把挫折扩大化了。这种情况怎么应对?

首先,帮孩子纠正认识上的偏差,得出全面的结论

我们要帮孩子找到暂时的、特定场景的,非个人原因。

可以这样说:“你其它项目不都几个了嘛?百米赛跑班级第二呢!而且,你是几个小伙伴里边最早学会骑自行车的。”“我觉得可能是跳绳练习不够,我看涵涵他们几个好像平时在楼下自己练习呢。”

这就是举出事实,帮孩子发现,这个挫折并没有那么可怕,不是不可避免的。

谁说批评一定会打击孩子的自信?这样批评,反而能让孩子变得乐观

然后,要采取行动,让孩子体验到“我不是无能为力的,我可以靠自己的行为来改变困境,变得更好”

和孩子一起制定跳绳练习计划并执行。通过练习之后孩子一定会跳得更好。

这样引导,避免了孩子可能会认为反正自己体育不好,干脆放弃而不是努力去改变了。经过练习变得更好了,孩子在这件事情上就会乐观起来。这样的乐观是来自于事实分析和孩子的体验,这才是真正的乐观。

谁说批评一定会打击孩子的自信?这样批评,反而能让孩子变得乐观

很多家长以为,培养孩子的乐观就是不要打击他,尽量保护孩子不犯错误,看见可能的挫折就绕着走,这样其实是很危险的。因为孩子将来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挫折,那个时候他可能就会一下子心理崩溃了“原来世界这么残酷,我做什么都不行,还是放弃吧”,一点挫折就把他击倒了。

谁说批评一定会打击孩子的自信?这样批评,反而能让孩子变得乐观

所以,当孩子遇到挫折不用焦虑,急着安慰孩子。我们应该意识到“培养孩子乐观心态的好机会来了”。如果孩子养成了习惯,遇到挫折时不慌张,而是能看到正反两个方面的事实,采取行动战胜挫折,那么孩子的耐挫能力就大大提高,更加乐观。

谁说批评一定会打击孩子的自信?这样批评,反而能让孩子变得乐观


总之,学会和掌握从批评中培养乐观、从烦恼中寻找机会的方法,我们会和孩子一起,变得更加积极乐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