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經營分層

引子 為什麼要進行經營分層

運營大概有幾種思維和方法,一種思維方法就是分層,還有一種是給用戶分生命週期。分層也好,分生命週期也好,本質上都是要做“劃分”。“劃分”非常重要,因為我們所有的市場,你們可以理解為到現在為止,沒有哪一個市場可以一個產品把它全部搞定的。大家能不能舉出一個例子,一個產品把這個市場全部搞定的?買火車票?其實火車票也不準確,火車票本質上做的是長途出行市場,所以要論長途出行市場的話,其實肯定不止火車,還有飛機,還有大巴,還有自駕遊,還有輪船。所以,按長途出行這個市場,還有好幾層解決方案的,這是其一。其二,即便是火車,還有綠皮車、高鐵、動車的不同分類;即便是動車或者是高鐵,它也有軟臥、硬臥、座位、無座。所以,都是有分層的。沒有哪一個市場的單一產品能把它完全搞定,我認為你們唯一能想到的,可能有一個單一產品把這個市場都搞定的應該是微信。硬想的話,微信是唯一一個有可能單一產品把這個市場都搞定的。但微信也沒有搞定企業通訊市場,所以才會有釘釘。這取決於你從哪個維度來劃這個市場,所以分層或者分類是我們對市場一個非常重要的分法。而這個分法本身,尤其是對我們商業類的公司是非常重要的思想。基本上如果不做分層分類,就沒有在做運營這個事。

1 分層產品不同的情況

分層分完了之後,有幾種不同的情況。情況一:分層產品不同。就是分層分完了之後,產品形態就變了。就像剛才高鐵火車票這個例子。分完了之後,坐高鐵和坐飛機是不同產品形態,它是同一個市場的不同產品形態。所以,有一種分法是分完了之後,產品形態就變了。因為產品形態變了,所以就可能導致人們誤解那不是一個市場,但其實那是一個對市場的分層。

案例:商用電腦——來自PC(個人電腦)的衝擊

我講一個例子,可能讓你們覺得這不是同一個市場,但其實是同一個市場。大家知道Apple電腦是開創PC時代的,並不是指它開創了計算機時代,而是它開創了個人電腦時代。這是因為在此之前的電腦都是商用電腦或者是軍用電腦,IBM原先是做商用電腦的,它是To B的企業。所以,在Apple之前,IBM做的是一個非常貴的商用電腦。計算能力很強,但是太貴了,佔的地方也太大了。所以,有一些人自己想擁有一臺這樣的電腦,但付不起這樣的錢。當時沃茲就說那個電腦太貴了,我自己應該能攢一臺電腦,比IBM的電腦便宜很多。我用這個電腦就能解決我的問題,我就夠用了,所以沃茲就跟喬布斯兩個人搞出了一臺電腦,這個電腦就是個人電腦,它很便宜,比IBM的便宜很多很多。如果這麼劃分的話,這(縱軸)是價格,這(橫軸)是用途。在IBM的那個時代裡面是價格非常貴、商用。喬布斯和沃茲做了PC之後,就把價格大幅降下來了。所以,相當於喬布斯和沃茲兩個人做完了之後就變成了PC,價格很低、個人使用。但它的性能不行,所以商業上在那個時代沒有用它的。所以,這是一個市場的兩個分層。

淺談經營分層

這裡面非常重要的一點,其實你們是在同一個市場裡面的,但是因為產品差距太大了,可能有的時候根本不覺得它們在同一個市場裡面。這種時候唯一要避免自己犯的錯誤是什麼呢?是在相鄰的分層裡面,那個市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是沒有認識到那個市場發生巨大的變化,導致你被顛覆掉了,或者是你的市場被別人佔領了。但是很麻煩的是在於因為PC市場非常大,所以導致隨著時間的推移,PC的價格沒變,但PC的性能在飛速上升。隨著PC的性能上升,導致跑著跑著,PC的性價比越來越好,它就進入了商用的市場。價格沒有商務的高,但是性能跟它差不多了,它進入這個市場導致的後果是什麼呢?原先在這個市場經營的一些企業,很多都被顛覆掉了。一個具像的例子,有一年阿里搞“去IOE”,I是IBM,O是Oracle,E是EMC。IBM是做整機商用的,Oracle做數據庫的,EMC做存儲的,IBM也做系統。所以,這就是當時阿里用的解決方案,這個解決方案在早先那個時代裡面還是非常正常的,成本很高,但是我是一個商用的東西,就是給商用企業用的。但是,隨著個人電腦的發展,個人電腦的架構各方面做一個輕型的服務器也能用了,所以就開始出現了Mac。在個人電腦裡面,大家用Linux,再過一段時間,把Linux完全迭代,出了一個可以做服務器的版本,比如說像RedHat,RedHat做服務器的能夠更強一點,Debian做服務器的能力更差一點。迭代以後導致的結果是它們進入了這個市場,這個市場就被顛覆掉了。所以,在這個分層裡面,市場分層不同,產品不同,最需要警惕的是雖然看著現在跟你不在同一個市場裡面,但是它搞著搞著,成本發生了變化,性能發生了變化,可能最後就會進入你的市場。所以,這是很重要的一點。

這是分層裡面最需要警惕的,分層的產品不同,別人的產品可能發生了一個鉅變的成本信息的變化,因此可能會把你的市場覆蓋掉,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很多公司是被這樣顛覆掉的。《在創新者的窘境》裡面,它通篇講的都是這個事。因為市場分層不同,導致產品不同,但是隨著時間的迭代,低端的產品越來越好用了,導致高端的產品就被顛覆掉了。這是你容易犯的錯誤,要警惕的地方。

一般你犯了這個錯誤,你會非常明確地知道你犯了這個錯誤,周邊的人也知道你犯了這個錯誤。就像剛才我講的這個例子,去IOE這件事,它們被顛覆掉了。這個事情動作很大,導致大家都知道這個事發生了。所以,這種事一旦發生的時候,周圍的人都知道發生了這個事,一旦發生了,也基本上不會有回天之力,這是其一。其實,在發生之前,你能做的事也挺少。你唯一能做的是這個事發生之前,你選擇一邊,選擇歷史正確的一邊,這是你唯一能做的。

案例:洗髮水——沙宣、飄柔和海飛絲,哪個更高端?

還有一種狀況是要警惕的,我們設計產品時做分層,但是在產品的使用、推廣過程中,跟你當時的產品分層的定義是不一樣的。

說白了,如果把產品分層設計好了,但推的人領了KPI,他就一定是找最好推他KPI的那些人來推。但是,糟糕的是推的人不見得是正確的人。

我舉一個例子,這個例子是屬於分層產品不同的狀況。這個例子是誰呢?寶潔,寶潔在全球是一個很厲害的公司。但是寶潔過去幾年在中國市場犯了很多錯誤,其中一個錯誤是這樣的。洗髮水,其實它們的產品是有分層的,假定最高端的是沙宣,中端是飄柔,低端的是海飛絲。你們覺得我寫反了?你們要覺得我寫反了,那麼你們就明白我在講什麼了。你想一想,為什麼我非常堅定我這個排序?飄柔是頭髮順滑,海飛絲是去頭屑,哪個更低端?肯定是去頭屑更低端嘛。去頭屑是一個更底層的需求,更基礎的需求。在我的成長過程中,去頭屑就是我的需求,我從來沒有敢要求過自己飄柔。但是,你們的反應已經說明問題了,就是說寶潔這家公司過去對它的產品線分層,不同分層的產品不同,且在同一家公司裡面。過去它對自己的產品分層還是很清晰的,海飛絲是能去頭屑的,去完頭屑,說白了是不是油膩,它都不關心,先確保沒頭屑。飄柔是要順滑的,但是你們知道順滑意味著什麼呢?順滑就意味著那個洗髮水裡面放的油質多,油質多就容易油膩,所以就意味著你要勤洗頭,低端用戶沒時間勤洗頭。所以,這個產品設計是有道理在的,沙宣是塑型,塑型是對很在意自己形象的女士,三天兩頭給自己頭髮塑形,這一定是更高端的用戶需求,所以它的產品是更高端的。它的產品的分層和功能屬性的設計上,其實還是非常有道理的。

但是,寶潔這家公司過去就犯了一個非常大的錯誤,錯誤是什麼呢?他們所有的業務漲到一定的階段之後,為了追求增長,都在打折和降價。打折和降價這個事情,對於品牌商來說,其實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大家知道前一段時間,應該是去年某大品牌寧可把東西燒了,也不打折賣。因為打折對品牌形象的傷害非常大,而糟糕的是什麼?每一個業務、每一種生意都是有自己的天花板的,再好的生意也不可能說海飛絲四億人都用完了,還賣一億人,那一億肯定就造假刷單。所以,生意再好,它也都是有天花板的,如果已經遇到天花板的時候,你就認了自己的天花板,別不認。不認就想打折,打折之後,帶來的傷害就是品牌形象再也回不去了。導致的後果是什麼呢?比如說它在我的主要消費時間裡面,一直給我打折的話,事實上對我的兒子來說,他開始選擇這個東西的時候,他認為這就是個廉價品,它就值這點錢。而且很糟糕的一點,你打折打多了之後,它的生產成本和營銷成本就不能支持了。所以,就導致你的營銷和生產就真的往下滑,這個品牌最後就萬劫不復了。

為什麼海飛絲讓你們覺得好像是中間這段呢?這是他們另外一個問題。海飛絲賣了一段時間之後,市場份額已經到頭了,量就這麼大了,要再增長怎麼辦?怎麼賺更多的錢?把品牌形象拉高,不滿足於自己是去屑。導致的後果是什麼呢?這家公司的產品形象錯亂了,海飛絲在拼命往上走,飄柔在拼命往下滑,這就會導致分層亂套了。之後用戶對你心目中的形象就模糊了,這個模糊的後果是什麼?你們千萬別覺得用戶模糊完了之後會覺得海飛絲這麼便宜,但是品質這麼好,用戶絕對不是這麼認知的。用戶的認知是海飛絲這麼便宜,還這個品質,那這個品質就值這個錢了,你要想漲就漲不上去。反過來,飄柔這麼貴,還就這個品質,應該更便宜一點,消費者肯定還是這麼認知的。所以,整個形象就錯亂了。這就是寶潔過去這些年在中國市場犯的錯誤。

案例:可口可樂——你覺得可口可樂貴嗎?

類似的錯誤,其實有一家公司,現在的結果還沒有體現出來,但是比較它的國際市場的話,我懷疑它在犯這個錯誤,我沒有真正論證過。有一家公司叫可口可樂,我不知道你們知不知道可口可樂在日本賣的比中國貴很多。可口可樂在中國是一個便宜飲料的代名詞,今天你要去超市買飲料,你會覺得可口可樂是一個偏高端的飲料嗎?不會,絕對不會。因為它其實是通過各種手段加上定價營銷,把自己的形象拉低了。但是,據我瞭解,可口可樂在日本比中國貴。

案例:礦泉水——相比同價位的其它品牌,怡寶為什麼更顯品質感?

你們覺得礦泉水這個品類裡面,現在哪個品牌是品質還不錯的?在銷量比較大的品牌裡面,被大家認為真正的高品質的品牌是怡寶。你們知道它是怎麼做到的嗎?其實在我之前的認知裡面,我覺得娃哈哈是不錯的,但是這些年娃哈哈的品牌形象在我的心裡面是一直下滑的。過去娃哈哈佔的品牌形象,現在基本被怡寶替代掉了,你們知道為什麼嗎?後來我見到了怡寶操盤的人,我說你們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水怎麼能做到這個呢?還能分出高低端來。他說有一段時間整個全中國賣水的廠商壓力都很大,壓力大的時候,大家為了做利潤,當時就做了一個動作,這個動作短期完全看不出傷害來,就是把瓶子搞薄,那是他們一個很重要的成本。不信你現在體會一下,哪個瓶子硬,哪個瓶子薄?那個瓶子最軟的,就是品質最差的,就是最低端的品牌。你想一想,之前你可能沒有這麼想過,你現在的直覺感受是不是這樣的?哪怕作為一箇中端的水品牌,你的瓶子都不能是喝完了變形的。高端品牌,像巴黎水,都是玻璃瓶子的。在這個過程中,其實農夫山泉和娃哈哈在我心目中的品牌形象還是不錯的,但是現在我不喝娃哈哈。到底我能不能喝出這個水的差別呢?我喝不出差別來,但是我能感受出瓶子的差別。作為一個商務人士,拿一瓶水喝的時候,瓶子變形了,你們體會一下,形象很好嗎?但是,基本上很少有人經營這個業務的過程中能忍得住不去搞薄那個瓶子。所以,每一波到經濟壓力大的時候,都有一些品牌把自己的形象拉低了,短期看起來,整個利潤、營業額挺好的,長期品牌就再也回不去了。這個基本功是大品牌或者是奢侈品經營裡面的核心基本功,他們的認知都非常強烈,哪怕窮死,也不能把我的“範兒”給搞沒了,他們都是有這個認知的。所以,

在分層裡面,你用正確的成本服務正確的用戶,提供正確的產品這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案例:車企——別克汽車請泰格伍茲做代言人,有何不妥?

我再舉一個分層搞錯的例子,其實但凡有不同產品,不同分層的公司,都是有這個危機的,有這個風險的經常容易把這個事搞錯。你們知道哪些公司有不同的產品,不同的分層嗎?像聯合利華這種消費品是一種,還有一種是汽車,汽車是最典型的。比如說大家是否知道保時捷是誰的?大眾。但是日常你無法把它聯繫起來,這是兩個公司。這種公司他們有時候也會犯這種錯誤,他們其實已經屬於品牌分層管理能力很強的公司了,但他們有時候也會犯這樣的錯誤。是怎麼回事呢?他們最高端的車型其實賣的量很少,因為這樣的原因,導致他們的總利潤是不高的。因為總利潤不高,所以導致他們的營銷費用不太多。它的中端主打車型因為銷量大,利潤率還可以,最後導致整個利潤額大。因為整個利潤額大,導致他們整個營銷團隊的費用更多。所以,保時捷的營銷操盤手,手裡的營銷預算不見得比帕薩特的操盤手手裡的預算多。所以,他們就容易出現什麼情況呢?比如,別克的主力車型有一年就請了泰格·伍茲做代言人(高爾夫球明星)。那個營銷老大覺得自己很牛逼,但是糟糕的是,他請完泰格·伍茲之後,他們的高端車型就請不到人了,你說還能不能找到一個比泰格·伍茲更高端的品牌代言人嗎?我不知道你們對於這些體育明星或者是影視明星,他們的高低端的定位的認知,反正我是很難想出來一個比泰格·伍茲更高端的品牌形象代言人了。與他差不多在同一個維度的可能是像舒馬赫、阿加西。但是,舒馬赫、阿加西,我覺得都還不見得比泰格·伍茲更高端,泰格·伍茲實在太高端了,因為打高爾夫球的,而阿加西的體育運動還是相對更大眾的運動(打網球)。所以,基本上找不到比泰格·伍茲更高端的形象代言人。所以這就搞成你本來是一箇中端的產品,但是你的品牌形象選擇的代言人,把自己搞得太高端了,導致這個形象就很不匹配。

2 分層產品相同的情況

情況二:分層產品相同。就是分完了之後,產品形態沒任何變化,甚至不覺得被分層了,但事實上是被分層了。舉一個例子,大家都去理髮,其他的地方我不知道,北京我知道,總是要你辦卡,辦完卡以後打一個很大的折。為什麼辦卡以後可以打那麼大的折扣?它有兩個原因,其一會員卡是一種融資方式,其二是鎖定客戶,所以這其實是一種對客戶的分層。這個分層裡面,它在最開始定價的時候,已經把它要做分層這個事考慮進去了。定價的時候其實是兩個分層,一部分是買卡用戶,一部分是不買卡的用戶。不買卡的用戶每次服務是多少錢,買卡的用戶每次服務是多少錢。看起來選擇權在消費者手裡,但是在設計商業模式的時候,已經把這設計進去了。

案例:優惠券——為什麼麥當勞的優惠券使用起來並不方便?

再舉一個例子,比如說我們公司長期搞優惠券,優惠券是我們很重要的一個業務手段。但是,其實我注意到,我們對優惠券業務的理解是非常淺薄的。我舉一個優惠券的例子,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麥當勞、肯德基也有優惠券,它要剪下來拼,然後組合套餐,這種優惠券其實是很難用的。

大部分做用戶產品的,第一天就做純互聯網產品出身的人,會覺得他們做的產品不好,為什麼把產品做得這麼難用。我記得大概在2013-2014年,還有一個互聯網公司做了一個產品叫「麥肯券」,就是麥當勞、肯德基的券,這個比原來那個好用。但是,其實這裡面很重要的一點,優惠券做得很難用這件事,人家是故意的。為什麼故意做得很難用呢?它通過這個方式把它的客戶也做了分層,它把客戶分成「對價格不敏感、對時間敏感的客戶」和「對價格敏感、對時間不敏感的客戶」。只有那些對時間不敏感、對價格敏感的用戶才有時間去拼那些麥當勞、肯德基的券來用。也就是說,對麥當勞和肯德基來說,優惠券其實是一個分層工具。但它提供的服務本身沒什麼不同,並不會因此給優惠券的人另外一個漢堡,這個不會。所以,它的產品是相同的,但是它通過某一個工具,對用戶做了分層。

我後來注意到一個很重要的現象,我們經常討論優惠券這個事情,但是其實優惠券只是一種產品形態載體。在商家使用這個東西的時候,背後使用它的真正邏輯,其實可能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我們不能夠以這個載體反過來看很多事,把所有優惠券看成同一個東西,這是一種錯誤的認知方法。優惠券是同一種載體,但是商家為了達成的目的是完全不同的。所以,麥當勞、肯德基用優惠券,在最原始的時候是用它做客戶分層的。這一點很重要,如果沒有這樣一個工具,就會導致同一類產品只能服務一個更小的用戶群,它通過這個把用戶群擴大了。

淺談經營分層

這個事情是回到STP上來看,比如說STP的這張圖裡橫軸是時間,縱軸是價格,不同的時間成本的情況下,不同的價格帶裡面,每一個都是一個小的市場空間,每一個小市場空間裡面,對應一個產品、一個定價、一種服務,對應一個用戶群,這個用戶群是有一個數量的。如果你做得犀利就只打一個點,但是你希望擴大用戶覆蓋度。有兩種方式,給這個用戶群做一個產品,做一個品牌,這是麥當勞。一般來說,一個企業很難同時做這麼多,簡化的方法是按「常規定價」和「優惠券定價」,這樣讓整個業務可以覆蓋兩個人群。也就是STP的人有兩個分割點,這樣就會導致整個業務的體量變大了,在整個需求空間和市場空間裡面,佔了更大的需求空間和市場空間,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如果你沒有這個方法的話,就會導致每做一個業務,很多都無法複用了,每做一個業務只能搞一個小的市場,那這個企業就經營得太辛苦了。所以,通過這種方式分層,導致同一種服務可以搞定不同的市場。

其實有很多工具是用來做這個事情的,也就是說一些企業的經營過程中,他們實現這個目的的工具是各不相同的,但是本質上他們都要實現用戶分層,使得他們能覆蓋的市場範圍更大。所以,大概你們理解麥當勞、肯德基的優惠券做得那麼難用是故意的。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客戶的隔離和分層,如果特別好用的話,就帶來一個後果,它把對價格不敏感的用戶拉到這上面來了,大家都用優惠券。本來他可以賺更多的錢,他賺少了,那就是該賺的錢沒賺。反過來,沒有優惠券的話,就導致這一部分(對價格敏感的客戶)市場被你讓出去了,可能被別人做了。

案例:百度外賣——定位品質外賣的百度外賣為何步履維艱?

有一種狀況是要警惕的,我們設計產品時做分層,但是在產品的使用、推廣過程中,跟你當時的產品分層的定義是不一樣的。說白了,如果把產品分層設計好了,但推的人領了KPI,他就一定是找最好推他KPI的那些人來推。但是,糟糕的是推的人不見得是正確的人。最可怕的是用高端市場的成本服務低端市場,或者讓高端用戶使用低端產品。

淺談經營分層

這其實是一個比較容易發生的事,我講一個例子,在我們某一個同行身上就發生了這個事,比如說百度外賣長期說自己是品質外賣、高端外賣。所以,大概在2015年左右,老有投資人來跟我講,你們的外賣雖然體量很大,但是用戶質量很差,你們的補貼很多。百度外賣做的是高端外賣、品質外賣,長期來說,還是高端外賣、品質外賣更容易賺錢吧。這個邏輯聽起來似乎有道理,但是我總覺得這個事似乎不是特別對,因為我多多少少知道他們的一些經營情況,他們其實虧損也蠻嚴重的,他們的虧損率比我們高很多。投資人對行業瞭解沒那麼深刻,很多東西並不瞭解,投資人乍一聽這個邏輯還是有道理的。如果做那麼低端,不補貼,用戶就不用你了,投資人也很虛,美團雖然訂單量很多,但是如果有一天不虧損了,還能剩幾個用戶呢?是不是不虧損了的時候,體量沒準還不如百度外賣大呢。我是真有這個擔心,投資人也有這個擔心。很多業務虧損的時候體量很大,不虧損就沒了。

再舉一個例子,比如說單車行業,單車行業2018年的體量比2017年大概降了一半左右。2017年的時候,單車行業的騎行收入大概在一毛錢左右,2018年的時候單騎行收入大概在四毛錢左右,所以訂單量掉了一半。價格如此敏感,一毛錢和四毛錢的差別,所以即便是這樣,四毛錢了,體量跌一半了,這個行業還沒盈利呢。要漲到一塊,還是多少呢?不知道。所以,投資人有這個擔心是很正常的,我自己也有這個擔心。

但是擔心歸擔心,我隱隱約約總覺得好像不是那麼對,我之前也沒法論證。後來我就想他如果真的是白領,他總得在某些經營結果上體現出來吧?不可能你的用戶比我高端,什麼地方都看不出來,就是覺得自己的品牌高端。這還是挺奇怪的一件事,我花了一點時間去了解這個事。起碼在2015年的時候,甚至到2016年的時候,百度外賣騎手的形象比我們還是齊整的,2015年我們沒像現在的外賣小哥形象搞得這麼好,這麼齊整,也沒百度外賣那麼多。那個時候,在北京街上百度外賣的騎手(穿百度外賣衣服的人)沒準比我們多。比如說你看他們拍一個石家莊的小哥在那兒巡街的照片,拍他們的早啟動,你發現拍得好像真的比我們高端的樣子。所以,我困惑了很長一段時間。

後來有一天,我發現他們除了北京之外的客單價居然比我們低,還低不少。這個事對我的衝擊很大,你不是高端嗎?為什麼你的客單價比我們低呢?這我不能理解。第二就是他們的補貼率也沒我們低,他們的補貼率其實比我們高,這也是令我很震驚的地方。為什麼他們作為一個品質外賣,補貼率居然還那麼高。虧損率比咱們高,還高挺多的,所以這個事情就完全把我搞錯亂了。直到有一天,我終於想明白這件事了,是什麼呢?百度外賣是用這個定價(高端)的市場的成本,在服務這個(中低端)市場的用戶。這就恐怖了,當時我們或多或少是在服務這個(中低端)市場用戶,我們是這麼定位的。但是,我們是用這個(中低端)市場的成本,在服務這個(中低端)市場的用戶。在那個時間點,我們看著沒它高端,但是,好歹我們的成本和市場是一致的。他的市場和成本是不匹配的,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它導致的後果是什麼?可能就是一單多虧三五塊錢,一單多虧三五塊錢,就是永世不能翻身了。你們不能想象,在我們這種低毛利的生意裡面,別說三五塊錢,差幾毛錢就是生死之別了,因為它沒有那麼大的利潤空間。所以,如果用高成本在服務低價值用戶的話,這個生意是永遠不可能活下去的。

在我們這種低毛利生意裡面,把這個市場關係配置錯了的後果是極其嚴重的,比一個功能做得好不好,根本就不是一個量級的影響。你的功能做得好用不好用,跟它比起來,根本就不影響大局了。同一種產品形態,在分層的時候搞錯了,後果都是非常嚴重的。

但是,很糟糕的一點是在於很多團隊會把這個事做反。為什麼呢?當你用這麼高的成本,去做這麼低的市場的時候,那個市場很好做。這個用戶體驗很好,價格很低,服務很好,當然好做了。唯一的問題就是不賺錢,除了不賺錢,什麼都很好,這就是為什麼大家經常容易犯這個錯誤。如果你在做的時候,忘了分層這個事,去直接追求KPI、訂單量,你很容易就掉到這個狀態去了。我講到這兒,你們體會一下,我們有的業務就有這個問題。我們可能出現虧很多錢,在給一些用戶提供產品,但這些用戶或者是商戶,我們可能根本就匹配錯了,永遠賺不回錢來。有一天要賺錢的時候,整個市場沒了。我們這種公司還很容易出現這個問題,我不知道你們有多少人有這個認知,外面的人都覺得我們很擅長燒錢。我注意到我們的很多業務老大,也覺得燒錢是主要的競爭力。如果你這麼看這個事,就非常容易出這個問題。我們可以燒錢,但是我們要確保知道我們的錢燒給誰了,燒完了之後,是剩下一攤灰,還是剩下了非常優質的系統、非常優質的產品、優質的業務流程和優質的客戶。否則,燒完了什麼都沒了。我剛才說的這個事,在非互聯網行業還不容易出現,就是互聯網行業容易出現。因為非互聯網行業大部分生意,第一天就要賺錢。所以,要錯配的話,規模起不來,這個業務就被幹掉了,這是互聯網行業燒錢才會出現的一種奇葩狀況,這是我們的發明和創造。所以,如果不是因為燒錢的話,反而可能這個事都不是一個特別大的問題,不用警惕它。

3 分層產品相似/相關的情況

第三個是最麻煩的,是分層產品相似或相關,不能完全切割開,因為做車也好,做洗髮水也好,就是不同的產品。但是,做理髮,做麥當勞,吃的就是同一個產品,吃的同一個東西就是同一個東西,不是同一個東西就不是同一個東西。但是還有一種分層——產品相關。基本上一般能力的公司,只要把它們搞在一起,就會犯這個錯誤。那什麼樣的業務屬於這個屬性呢?你們能想到有什麼樣的產品是分層的,但是產品還有相關性?只要這個公司是賣具像物體的,都不會出現第三種情況。誰會出現這種狀況呢?常常是提供服務的公司容易出現這種狀況。

案例:亞馬遜Prime——如何用正確的成本,為正確的用戶提供正確的產品

淺談經營分層

舉個例子,大家知道亞馬遜的Prime服務,亞馬遜消費者買東西可選的服務不僅有Prime,還有自營和第三方。這三個東西放在一起,就很容易混。體現在哪裡呢?為什麼容易混,同樣買一本書,有的人是Prime,有的人是自營,有的人是開放平臺買的。同樣買這一本書,但是接受的服務其實是根本不同的。所以,這個就很容易搞混。這個搞混,後果就變得非常嚴重了。因為亞馬遜經營Prime的成本非常高,它們三個的成本是高、中、低。它們三個的服務質量也是高、中、低。這是亞馬遜自己定義得很清楚,但麻煩的是你是不是確保在高成本、高服務質量真的提供給應該提供服務的那些人。你給他提供了一個高運營成本、高服務質量,這些人是不是真的能讓你賺到大錢的用戶,你的利潤率是不是一樣的。理想狀況是什麼?三者的利潤率都是2%,如果是在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裡面,會使得三者跟它對標的競爭對手都有競爭力。但是,一般大家不會這麼幹,這只是邏輯清晰,因為這麼幹會導致一個後果,就是在競爭上的針對性不夠強,也就是說你打算針對這類競爭對手來競爭,最好的方式是把第三方變成0,把Prime變成4%,這樣相對競爭對手才特別有競爭力。但是,以亞馬遜現在的經營方法,以我目前瞭解他們現在的情況,第三方是10%,自營是2%,Prime是-2%,他們的利潤大概是這樣的。但是,這就帶來一個很大的麻煩,就是你在這個虧錢的業務上,是否確保使用這個服務的用戶真的是你該為他虧2%的用戶。否則是很容易出現一種情況,就是你在該為他虧2%的用戶,他在用其他不夠優質的服務,還對你不滿意。你不該虧2%的用戶,你還虧著的,有一天你要賺他的錢,他就跑沒了。但是,怎麼區分這些用戶呢?其實是很難的。

案例:用戶運營——怎麼把錢花在刀刃上

我觀察咱們公司的用戶運營,就有這個問題。在不該補貼的用戶上,可能補貼了很多錢,在該補貼的用戶上,反而可能沒補。就我觀察來看,能做到該補貼的用戶補貼了,不該補貼的用戶不補貼,能做到這個本事的公司,似乎非常少。大部分公司基本上在三個極端裡面,一個極端是,我們很有錢,用戶一起補。一個極端是我們沒錢了,所有用戶都不補。還有一個極端是該補的沒補,不該補的都補了。唯獨那些該補的補,不該補的不補的公司特別少見。這就是非常可怕的狀況,這個狀況還特別難以識別,有極強的迷惑性。特別是最後這種情況,因為從某些指標看起來,指標表現特別好。我舉一個例子,比如說一個用戶本來就是我們美團的用戶,可能一個月用我們三四次,對這樣一個用戶來說,他在別的App上看到我們的廣告,比起其他用戶,他點擊的可能性是大,還是小?假如在今日頭條裡出現了美團App的廣告,有一個用戶過去一個月用了我們四次,有一個用戶從來沒用過我們,你們覺得他倆誰的點擊的可能性更大?我對這件事情的判斷,用四次的那個人點的可能性更大。這個可以統計,如果我們有辦法做到預測,絕對可以測到實際結果,今天我手裡也沒有這個實際數字。但是,根據我對市場營銷的瞭解,用四次那個人點擊的可能性更大。原因很多,涉及到營銷裡面消費者認知層面的一些東西。

這就造成一個很嚴重的後果,就是用過的用戶,反而看起來轉化率更高。那些用過產品的用戶,在投廣告的時候,看起來轉化率更高,但是它更高還有意義嗎?不能說完全沒有意義,但是意義肯定是更小的。所以,那些你真正該投廣告,甚至該花更多錢,可以接受更多成本來拉動的用戶,你可能沒投廣告給他,你反而投給了那些看著好像轉化率高,但其實根本不該投廣告的人。很麻煩的一點是在於我們在生意中,這是一個特別容易出現的狀況。如果不嚴格地警惕這種狀況,你就會發現這種狀況在好多地方都出現。

案例:談商家——選擇“高質量”商家的重要性

剛才舉的是用戶的例子,我們再舉商家的例子。比如說外賣的業務人員去談一個商家,有兩種可能性,一個是這個商家非常受消費者歡迎,一個是這個商家很不受消費者歡迎。你們認為我們外賣人員把哪一個商家談下來容易? 我想這個大家都有共識,是那個不受歡迎的商家更容易談下來。糟糕的是這樣的商家上來有啥用呢?你的業務人員,雖然看著談商家的轉化率挺高的,咱們拜訪率、轉化率很高,一個月搞十幾個。但是,問題是這一個月十幾個搞下來,可能根本那些商家沒有訂單,用戶也不需要它,反而是用戶需要的那些商家,我們的業務人員談下來更艱難。但麻煩的是在於這些用戶越需要的商家,談起來越艱難,人效越低。如果我們在經營的過程中不警惕這種狀況,就會出現我們有一大堆根本沒用的商家,看上去好像挺忙活的,但是其實一點用都沒有。所以,本質上剛才我講的寶潔那個例子也是這樣子的,降價是最容易的事,要擴大你的銷售額,擴大銷售量,降價是最容易的事,降價之外的事都是難的。在所有的生意裡面,尤其是我們這種補貼類的生意裡面,這種狀況更容易發生。要是不補貼還好一點,就是賺多賺少的問題,補貼可能出現一種狀況,就是徹底補貼錯誤的人。

再講一個更具體的,在To B的生意裡面,有一個特別可怕的潛在現象,就是你做一個產品,或者是你做一個服務,提供給To B的商家,看了可能銷量還不錯,有挺多人用的,尤其是在虧錢的時候,但是我們一定要花時間去分辨一件事:那個商家用你,是因為他會做生意用你,還是因為他不會做生意用你。據我觀察,在虧錢的To B生意裡面,商家因為不會做生意才用你的狀況還挺多的。在我們公司經營的業務裡面的那些商家,不會做生意的商家應該佔一半。因為我們公司所面臨的這些商家,他們的門檻是不高的,但是是否會做這一行,其實不見得,可能他完全不會做這個生意。這種狀況在所有的To B生意裡面還挺普遍的。

案例:營銷行業——究竟在賺誰的錢?

再舉一個例子,比如說做廣告這個行業,或者是做媒體這個行業,他們一直在賺誰的錢?他們基本上是在賺那些不會做營銷的公司的錢。比如說打廣告,一年打五億,真正有用的不會超過一個億,大概有四個億的錢莫名其妙沒了。因為大家都不會做,做產品的沒準十個產品經理裡面還有五個會做的,做營銷的,十個裡面能有兩個會做就不錯了。要找一個真正會做營銷的人是非常難的,所以很多公司雖然有很大的市場部,但他們可能根本不會做營銷,這個概率是不低的。那就會出現一種狀況,你是一個做營銷的公司,但是所有的客戶都是那些根本就不會做營銷的客戶,這個狀況也會出現。但是很重要的一點是要去分辨這個東西,你也可以做一個生意,這個生意就是面向那些不懂的人的。但是你要知道自己是“騙子”,別把自己當成還是真正創造社會價值的人。

案例:培訓行業——究竟在培訓什麼人?

講一個培訓行業的例子。大概2014年的時候,我認識了一個人。他是做培訓的。我說你找我做什麼呢?他給我講了一堆他自己在培訓行業裡面的江湖地位。我還在網上查了一查,瞭解這個人還是有一些江湖地位的。他說我給你講一下我們這個行業的本質,他說我們這個行業就是截道的。不是打劫的劫,是攔截的截。是什麼意思呢?他說我們每隔一段時間都有一個概念火了,比如說有一段時間火了一個概念叫“互聯網思維”,再過一段時間“O2O”火了,再過一段時間可能是人工智能火了,所以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一個概念火了。我們做什麼事呢?當這個概念火的時候,就有很多人莫名其妙不明覺厲,他們就是有上進心,想學習,我雖然不會,但我可以把自己偽裝成這方面的大師,攔截的是那個概念的道。

我說你來找我幹嘛,他說現在O2O概念很火,所以我想跟你合作一下,你們出O2O的概念教材,我去賣這個培訓。我說這個邏輯還挺有意思的,那你覺得按這個邏輯來看,上一個截道成功的人是誰?他說是金錯刀,大家知道金錯刀嗎?就是互聯網思維火了的時候,金錯刀作為互聯網思維概念的代言人。那我說在這個領域最集大成的人是誰?他說是馬雲,他說馬雲截了整個互聯網的道。這就聯繫到之前有一個人跟我提馬雲的事情,我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為什麼呢?你們覺不覺得阿里這家公司很多的培訓就像培訓公司的培訓,其實在2005年之前,主流互聯網是不接受馬雲的。我曾經見過的關明生,阿里原先的總裁,我當時問了他一個問題,你當時要進互聯網,為什麼加入了阿里巴巴?關明生說這個事說起來也怪,關明生原先在GE,他是一個香港人。他說當時我因為各種原因去參加經濟論壇,有一次參加經濟論壇,大家都正經在講經濟,就有一個人在那兒講互聯網,就是馬雲。我就很納悶,那在場的有其他人做互聯網嗎?他說沒有,就他一個人在講互聯網。這個事情對我的衝擊很大,很多幹截道工作的人,其實有三大要素。第一大要素是一個概念火了,第二個要素是要把自己包裝成那個概念的大師,第三個是參加那個行業的人不參加的但是高大上的論壇。這樣對更不懂的人來說,他作為那個概念的代言人參加了一個非常高大上的論壇,在講那個概念,在更不懂的人看起來,他就是那個概念的大師。所以,他說馬雲是截了互聯網的道。

我聽他講完了,我覺得他還真的是懂馬雲的。所以他們這種生意,就是專門面向那些其實可能根本學不會的人。培訓分兩種,一種是教那些學不會的人,一種是教那種能學會的人。比如說我之前還有一個做培訓的朋友,他們有一個很厲害的口號,口號是什麼?就是你接受我這個培訓,如果你兒子將來沒上重點大學,我全額賠償你學費,聽著很牛吧。但是,入學之前先做一輪考試,所以它的轉化率已經高很多了,因為來的學生本身就是上重點大學概率很高的。不管孩子實際的實力怎麼樣,家長心裡都是沒底的。在家長看起來,無所謂,我交3萬塊錢,最後我的兒子上了重點大學,雖然他可能本來就能上,但我買一個保險,如果沒上的話,錢會還給我,沒什麼可失去的。但是,它出去做營銷的時候就說我們重點大學的升學率是85%,那是很牛的,問題是在於這個邏輯是自洽的。所以,培訓業務就分兩種,一種是培訓那些根本就學不會的人,一種是培訓那些一定能學會的人,一定要把這個分層給分開。這個分層一定要分開,別搞錯了,別給那些根本學不會的人提供那些假定他們能學得會的教育。也不要給那些其實能學會的人,提供那些假定他們學不會的教育,這都是錯的,就是你的業務轉化率會非常低。事實上它們自閉環了之後,從整個定位到營銷,到提供什麼產品,最後得到什麼結果,大家回來怎麼看這個結果,它是有相關的。

我們做To B生意的時候,所面向的商家是一個會做生意的商家,還是不會做生意的商家,這是根本性區別你要把設計好的產品,專門面對那些不會做生意的商家的產品,提供給那些不會做生意的商家。要把你認為會做生意的商家該學會的產品,提供給那些會做生意的商家,千萬別把這兩個搞混了,搞混了後患無窮,結果就是你永遠賺不了錢。

這個分層是一定要分的,因為To B的生意有一個很可怕的地方,就在於今天我們是虧損地做這個生意。但是,我們為什麼敢於虧損地做這個生意呢?我們是假定這個商家的Lifetime Value是很高的,但是如果他不會做生意的話,它很快就倒閉了,沒有Life了,就更不會有Value了。所以,你用假定它不倒閉的方式,來算Lifetime Value,甚至不是用假定的不倒閉,而是假定平均的Lifetime Value來算都是不對的。因為你的產品、營銷、過程已經把那些不會做的商家分出來了,所以,你服務的那些客戶的Lifetime Value比你平均的會低很多,但是你卻在假定一個商家的Lifetime Value平均是一萬,但是你提供的產品都是給那些不會做生意的商家,他們可能平均只有三千。你們的服務成本可能是五千,你就永遠賺不回來了。所以,如果你的服務成本是五千的話,你要想方設法確保你在服務那些Lifetime Value是一萬,甚至更多的商家。如果要服務那些Lifetime Value只有三千的商家,要想辦法把你的服務成本降到只有兩千才能賺錢,否則就萬劫不復。

大家理解分層的重要性,To B生意裡面,第一重要的分層是到底他會不會做生意,這比其他的分層重要得多。如果一個商家會做生意的話,他會有自己的獨立判斷,如果一個商家不會做生意的話,像我們這種大的在餐飲行業很有影響力的公司,我們的銷售人員去說啥他都信,反而這種商家我們特別容易搞定。這會給我們一個幻覺,我們這個業務進展很順利,其實這是個假象,因為客戶全都不會做生意。

案例:星巴克——什麼樣的用戶是優質用戶?

再講一個相關例子,是餓了麼和百度都做過的一件事。他們做過什麼事呢?亞馬遜的Prime,不管具體什麼狀況,在整個行業裡面,還被認為是一個特別成功的產品。大概在2016年的時候,就有一些投資人跟我們說,你們做交易的,也做配送,是不是應該學一下亞馬遜Prime。你要是用亞馬遜Prime之後,比如說買了我的會員,就不用付配送費了。是不是不付配送費之後,就用你更多了,就不用競爭對手了,就給我們提了這麼一個建議。這個建議乍一聽也有道理,但是我總覺得這個事似乎不太對。但是,餓了麼和百度外賣還是執行力很強的,他們就都上了這個功能。上完了之後,後面是什麼樣的呢?咱們公司的戰投團隊,每天都在喝星巴克,原本要去店裡喝的,現在沒有配送費給你送過來,大家當然願意用了。過一段時間,開始收配送費之後,大家就再不喝了。那些用戶短期看來是不是高質量用戶?它一定是高質量用戶,比如說戰投的同學,總體來說還是水平比較高的,基本都畢業於非常好的學校,總的來說他們的薪水也還不錯,未來的職業生涯總的來說都還比較高端,所以這群用戶的標地還是不錯的,喝的還是星巴克,還一週喝七次。聽著多美好,一群消費能力很強,收入很高,職業生涯很有前途的人,非常高頻地在消費,聽起來是非常美好的一件事。但問題在於,有一天收費,他們就再也不用了,所以這一點很重要。他到底是不是一個值得你用高成本、高品質來服務的用戶,單純從自己的收入水平、職業水平、教育水平,包括單量,根本衡量不了。我剛才這些要素擺在一起,大家覺得對這麼優質的用戶,難道不應該給他們提供更好的服務嗎?如果我不把其他的事實擺出來,大家聽完了覺得挺對,這就是這個事裡面非常微妙的地方,非常容易誤導人的地方。

案例:美團點評——什麼樣的商家是優質商家?

我再舉一個例子。我畫一個圖給你們看,咱們這家公司是兩個公司合併成立的,一部分是原先的美團,一部分是原先的大眾點評。兩家公司合併之前,在產品上確實不同,那個時候大眾點評是有評價的,美團有外賣、酒旅、電影,這些當時點評都沒有。團購是兩家公司重合的部分,大眾點評的起步是比較早的,而且它是從評價入手,所以一般的用戶是比較高端的,商家品質也比較高一些。於是,很長一段時間裡面,大家就有一個故事,是說大眾點評的這種用戶和商家都更高端一點,雖然體量沒有美團大,但是盈利能力更強。當時有些投資人說雖然看起來美團體量更大,但是長期來說盈利能力肯定不如點評,用戶太低端了。我乍一聽,有一定的邏輯,但是細想總覺得有點什麼地方不對,有點後來我看百度外賣的感覺。

淺談經營分層

後來兩家公司合併之後,終於有機會來看一下這個邏輯到底對不對,所以我們就做了一次分析,把商家分了三層。這是最優質的商家、第二層商家、第三層商家,把這些商家的毛利率、單量、營銷成本放到一起,給每一個商家算盈虧,就是把我們的盈虧分到每一個商家來看,哪一個商家是最終賺了錢,哪一個商家最終是虧了錢。當時點評的商家大概是這樣一個結構,點評基本上這三個的配比是比較均勻的(如上圖),高端商家中,點評在裡面的佔比比美團大很多,美團是中端更多,高端的少,低端的也少。但是,我們看盈虧情況會發現,高端是虧損最嚴重的,底端是虧損次之的,中部是賺錢的市場。中間的商家是真正能賺錢的,美團也賺錢,大眾點評也賺錢;高端這一部分商家虧的非常厲害;底端這一部分商家也虧損,但是虧的沒有高端這部分厲害。大家真正虧損的,就虧到那些貌似優質商家上去了。原因其實也不復雜,原因是什麼呢?這些貌似的優質商家,其實對消費者的吸引力更強,導致它跟我們談團購單子的時候的議價更強。導致的後果是這一部分商家最後都是我們虧著錢做的,反而這一部分中檔的商家,他們既沒有很強的消費者吸引力,但是它的服務消費者也能接受,它藉助我們平臺吸引各種客戶來,所以它們願意給我們付費,我們也有討價還價的空間,最後我們給消費者提供服務之後,商家也能賺到錢。我剛剛舉的兩個例子,星巴克和美團點評的例子,都是非常反直覺的。所以,一個生意裡面,什麼樣的商家是優質商家,什麼樣的用戶是優質用戶,其實跟你直覺想象的根本不是一回事。

案例:現金貸——對於不同分層的用戶有的不同賺錢方法

我再舉個例子——現金貸,準確來說就是消費者貸款。消費者貸款裡面,什麼樣的消費者是好的客戶,什麼樣的是不好的客戶呢?拿信用卡用戶舉例,對於銀行來說,他們最恨的就是那些直接把信用卡還款帳戶和自己的銀行帳戶關聯、從來不欠款的客戶,永遠收不到你的利息費。那最好的用戶是什麼樣的?相對在金字塔底層的用戶,那些人天天拆東牆補西牆,他們最主要的特徵是什麼呢?他們對利息率沒有概念,不會反算利息率。所以,導致稍微折騰一下,他看不出利息率,可能利潤率就高出來了。

這是很多生意裡面非常複雜和重要的地方,你在這個生意裡面,真正能賺錢的客戶到底是什麼樣的客戶,真正能賺錢的商家是什麼樣的商家,這跟你想象的有的時候根本是相反的。如果只用直覺去做這個生意的話,就一定會掉到大坑裡面去。所以,在金融業務裡面,對這種用戶(通過信用卡業務賺不到錢的用戶)怎麼辦?信用卡不能不發給你,而且發給你之前,也不知道你是這種人。如果按照互聯網行業的大數據邏輯,要千人千面搞大數據篩選。但信用卡是標準化的產品,不能給我的這張卡是這樣,給別人的那張卡是那樣。所以,這個業務也做,但是做的時候,要想方設法引導那些從不欠款的高端客戶去用別的服務,比如引導客戶去理財。所以當客戶分完層之後,在這個業務裡面賺不了錢的用戶,我把另外一個產品,甚至另外一個業務給你,這是分層的重要意義。有的時候分完層以後,其實你永遠沒法從一些人身上賺到錢,你就該給他別的東西了。

案例:天子星——做好投入產出比的判斷

我再講一個例子,我們To B的業務,典型的餐飲軟件。比如說我們收購過一家公司叫天子星,天子星在收購之前,這是在餐飲軟件市場裡面排名比較靠前的一家公司,當時天子星在我們調研的連鎖商家裡面市場佔有率超過30%,位居行業第二,第一名的叫辰森。但是,第二名的天子星不盈利,第一名的辰森能賺錢。我們當時想買辰森,但沒買下來。我們跟辰森談好價格,付了定金,但是做手續的過程中阿里把價格給了雙倍,而且直接付款了;最終他們還倒賠了我們一筆定金回來,這是我們公司歷史上最短時間內投資回報率最高的事(笑)。因為辰森沒收成,我們就選擇了天子星。我們買之前,也沒有時間仔細瞭解,買完了之後才發現這個公司比較難賺錢。

淺談經營分層

按客戶分層來看,天子星是真在做頭部市場,而且是隻做這個市場。到那個時候,我們才發現所有的餐飲軟件,不管它的最大的標杆客戶是誰,真實在做的市場都是腰部商戶。他們只是拿著標杆客戶在講故事,標杆客戶也不賺錢,就是講故事用的。天子星就比較實誠,就做頭部商戶。麻煩的是在於這些大客戶天天搞定製,根本無法產品化。如果以定製的成本來看,那這個定價就太低了。還有很麻煩的一點,就是還老有人來挖它的客戶,大家知道為什麼嗎?小餐飲軟件公司進場的時候,總要搞一個大客戶。所以,挖的那些人因為不是真的做這個(頭部)市場,挖客戶的時候是不計成本的。而天子星是真的在做這個市場,它是計成本在幹這個事,別人是拿這個市場講故事,天子星是認真做市場。在很多生意裡面,分層是如此重要,就在於事實上大家常常直覺上認為對的,口頭上講的,跟真實賺錢的,常常不是一件事。所以,這就體現出了分層的重要性。如果你不去算賬來衡量一個事的投入產出比,不認真推測未來整個商家的價值和成本投入的話,就很容易在這個過程中被別人帶偏了,然後再用錯誤的成本做看起來正確,但實際上錯誤的市場。

總結:分層的重要性

在我們的生意裡面,尤其是在我們虧損的生意裡面,我們在大規模虧損之前,一定要花足夠的時間來分析清楚,到底這個市場該做哪個分層的客戶,基本上沒有企業可以一次性把各個分層的客戶都做了。其實每個分層的客戶最終都還是會有商業模式和對應產品的,但是如果不分清楚的話,就用錯誤的服務、錯誤的產品服務錯誤的客戶,要麼就是沒有滿足他的需求,他選擇了你的同行。要麼就是你滿足了,但是你的成本結構不對,永遠賺不了錢。所以,這個分層在生意的規劃裡面是非常關鍵的。否則就會掉到大坑裡面去,導致最後體現在財務報表裡面,體現在盈虧比例裡面都不正常。

預告:如何判斷業務的價值

判斷業務和項目的價值,這是一個商業上的核心能力。不同業務是多大的一件事,跟你做得好不好,一點關係都沒有。它是多大,天生就多大,你做得好也是那麼大,做不好,也是那麼大,跟主觀能動性沒關係,跟你優不優秀沒關係。但是,正因為它是天然該有多大,不受我們主觀意志影響,所以我們選擇正確的市場才更重要。我們唯一能做的是選擇正確的行業,正確的業務。但是,我們怎麼判斷哪些行業、業務的體量更大,機會更大,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這很難,但是非常重要。其實這個事跟今天講的分層有一定的關係。

為什麼和分層有一定的關係呢?我們經常在算一個行業體量的時候,常常容易犯錯誤,要麼把它估的太大,要麼估的太小了。把它估的太大了,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其實雖然市場是這麼大的市場,但是這裡面真正能賺錢的以及產品真正能服務好的市場,可能就是這裡面的一小段。如果你用整個市場的體量來估算這個業務,最後你會掉到深坑裡面去,但是我給你們講,我注意到我們公司不少業務存在這個問題,結果導致把業務體量估大了,業務體量估大了後果很嚴重,因為業務體量大,投入的資源就應該更大,否則就贏不了。但是,事實上你估錯了之後,就導致投入了過多的資源,有一天算賬發現根本不應該放那麼多資源,怎麼辦?

我們下次來分享這個話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