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经营分层

引子 为什么要进行经营分层

运营大概有几种思维和方法,一种思维方法就是分层,还有一种是给用户分生命周期。分层也好,分生命周期也好,本质上都是要做“划分”。“划分”非常重要,因为我们所有的市场,你们可以理解为到现在为止,没有哪一个市场可以一个产品把它全部搞定的。大家能不能举出一个例子,一个产品把这个市场全部搞定的?买火车票?其实火车票也不准确,火车票本质上做的是长途出行市场,所以要论长途出行市场的话,其实肯定不止火车,还有飞机,还有大巴,还有自驾游,还有轮船。所以,按长途出行这个市场,还有好几层解决方案的,这是其一。其二,即便是火车,还有绿皮车、高铁、动车的不同分类;即便是动车或者是高铁,它也有软卧、硬卧、座位、无座。所以,都是有分层的。没有哪一个市场的单一产品能把它完全搞定,我认为你们唯一能想到的,可能有一个单一产品把这个市场都搞定的应该是微信。硬想的话,微信是唯一一个有可能单一产品把这个市场都搞定的。但微信也没有搞定企业通讯市场,所以才会有钉钉。这取决于你从哪个维度来划这个市场,所以分层或者分类是我们对市场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法。而这个分法本身,尤其是对我们商业类的公司是非常重要的思想。基本上如果不做分层分类,就没有在做运营这个事。

1 分层产品不同的情况

分层分完了之后,有几种不同的情况。情况一:分层产品不同。就是分层分完了之后,产品形态就变了。就像刚才高铁火车票这个例子。分完了之后,坐高铁和坐飞机是不同产品形态,它是同一个市场的不同产品形态。所以,有一种分法是分完了之后,产品形态就变了。因为产品形态变了,所以就可能导致人们误解那不是一个市场,但其实那是一个对市场的分层。

案例:商用电脑——来自PC(个人电脑)的冲击

我讲一个例子,可能让你们觉得这不是同一个市场,但其实是同一个市场。大家知道Apple电脑是开创PC时代的,并不是指它开创了计算机时代,而是它开创了个人电脑时代。这是因为在此之前的电脑都是商用电脑或者是军用电脑,IBM原先是做商用电脑的,它是To B的企业。所以,在Apple之前,IBM做的是一个非常贵的商用电脑。计算能力很强,但是太贵了,占的地方也太大了。所以,有一些人自己想拥有一台这样的电脑,但付不起这样的钱。当时沃兹就说那个电脑太贵了,我自己应该能攒一台电脑,比IBM的电脑便宜很多。我用这个电脑就能解决我的问题,我就够用了,所以沃兹就跟乔布斯两个人搞出了一台电脑,这个电脑就是个人电脑,它很便宜,比IBM的便宜很多很多。如果这么划分的话,这(纵轴)是价格,这(横轴)是用途。在IBM的那个时代里面是价格非常贵、商用。乔布斯和沃兹做了PC之后,就把价格大幅降下来了。所以,相当于乔布斯和沃兹两个人做完了之后就变成了PC,价格很低、个人使用。但它的性能不行,所以商业上在那个时代没有用它的。所以,这是一个市场的两个分层。

浅谈经营分层

这里面非常重要的一点,其实你们是在同一个市场里面的,但是因为产品差距太大了,可能有的时候根本不觉得它们在同一个市场里面。这种时候唯一要避免自己犯的错误是什么呢?是在相邻的分层里面,那个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没有认识到那个市场发生巨大的变化,导致你被颠覆掉了,或者是你的市场被别人占领了。但是很麻烦的是在于因为PC市场非常大,所以导致随着时间的推移,PC的价格没变,但PC的性能在飞速上升。随着PC的性能上升,导致跑着跑着,PC的性价比越来越好,它就进入了商用的市场。价格没有商务的高,但是性能跟它差不多了,它进入这个市场导致的后果是什么呢?原先在这个市场经营的一些企业,很多都被颠覆掉了。一个具像的例子,有一年阿里搞“去IOE”,I是IBM,O是Oracle,E是EMC。IBM是做整机商用的,Oracle做数据库的,EMC做存储的,IBM也做系统。所以,这就是当时阿里用的解决方案,这个解决方案在早先那个时代里面还是非常正常的,成本很高,但是我是一个商用的东西,就是给商用企业用的。但是,随着个人电脑的发展,个人电脑的架构各方面做一个轻型的服务器也能用了,所以就开始出现了Mac。在个人电脑里面,大家用Linux,再过一段时间,把Linux完全迭代,出了一个可以做服务器的版本,比如说像RedHat,RedHat做服务器的能够更强一点,Debian做服务器的能力更差一点。迭代以后导致的结果是它们进入了这个市场,这个市场就被颠覆掉了。所以,在这个分层里面,市场分层不同,产品不同,最需要警惕的是虽然看着现在跟你不在同一个市场里面,但是它搞着搞着,成本发生了变化,性能发生了变化,可能最后就会进入你的市场。所以,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这是分层里面最需要警惕的,分层的产品不同,别人的产品可能发生了一个巨变的成本信息的变化,因此可能会把你的市场覆盖掉,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很多公司是被这样颠覆掉的。《在创新者的窘境》里面,它通篇讲的都是这个事。因为市场分层不同,导致产品不同,但是随着时间的迭代,低端的产品越来越好用了,导致高端的产品就被颠覆掉了。这是你容易犯的错误,要警惕的地方。

一般你犯了这个错误,你会非常明确地知道你犯了这个错误,周边的人也知道你犯了这个错误。就像刚才我讲的这个例子,去IOE这件事,它们被颠覆掉了。这个事情动作很大,导致大家都知道这个事发生了。所以,这种事一旦发生的时候,周围的人都知道发生了这个事,一旦发生了,也基本上不会有回天之力,这是其一。其实,在发生之前,你能做的事也挺少。你唯一能做的是这个事发生之前,你选择一边,选择历史正确的一边,这是你唯一能做的。

案例:洗发水——沙宣、飘柔和海飞丝,哪个更高端?

还有一种状况是要警惕的,我们设计产品时做分层,但是在产品的使用、推广过程中,跟你当时的产品分层的定义是不一样的。

说白了,如果把产品分层设计好了,但推的人领了KPI,他就一定是找最好推他KPI的那些人来推。但是,糟糕的是推的人不见得是正确的人。

我举一个例子,这个例子是属于分层产品不同的状况。这个例子是谁呢?宝洁,宝洁在全球是一个很厉害的公司。但是宝洁过去几年在中国市场犯了很多错误,其中一个错误是这样的。洗发水,其实它们的产品是有分层的,假定最高端的是沙宣,中端是飘柔,低端的是海飞丝。你们觉得我写反了?你们要觉得我写反了,那么你们就明白我在讲什么了。你想一想,为什么我非常坚定我这个排序?飘柔是头发顺滑,海飞丝是去头屑,哪个更低端?肯定是去头屑更低端嘛。去头屑是一个更底层的需求,更基础的需求。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去头屑就是我的需求,我从来没有敢要求过自己飘柔。但是,你们的反应已经说明问题了,就是说宝洁这家公司过去对它的产品线分层,不同分层的产品不同,且在同一家公司里面。过去它对自己的产品分层还是很清晰的,海飞丝是能去头屑的,去完头屑,说白了是不是油腻,它都不关心,先确保没头屑。飘柔是要顺滑的,但是你们知道顺滑意味着什么呢?顺滑就意味着那个洗发水里面放的油质多,油质多就容易油腻,所以就意味着你要勤洗头,低端用户没时间勤洗头。所以,这个产品设计是有道理在的,沙宣是塑型,塑型是对很在意自己形象的女士,三天两头给自己头发塑形,这一定是更高端的用户需求,所以它的产品是更高端的。它的产品的分层和功能属性的设计上,其实还是非常有道理的。

但是,宝洁这家公司过去就犯了一个非常大的错误,错误是什么呢?他们所有的业务涨到一定的阶段之后,为了追求增长,都在打折和降价。打折和降价这个事情,对于品牌商来说,其实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大家知道前一段时间,应该是去年某大品牌宁可把东西烧了,也不打折卖。因为打折对品牌形象的伤害非常大,而糟糕的是什么?每一个业务、每一种生意都是有自己的天花板的,再好的生意也不可能说海飞丝四亿人都用完了,还卖一亿人,那一亿肯定就造假刷单。所以,生意再好,它也都是有天花板的,如果已经遇到天花板的时候,你就认了自己的天花板,别不认。不认就想打折,打折之后,带来的伤害就是品牌形象再也回不去了。导致的后果是什么呢?比如说它在我的主要消费时间里面,一直给我打折的话,事实上对我的儿子来说,他开始选择这个东西的时候,他认为这就是个廉价品,它就值这点钱。而且很糟糕的一点,你打折打多了之后,它的生产成本和营销成本就不能支持了。所以,就导致你的营销和生产就真的往下滑,这个品牌最后就万劫不复了。

为什么海飞丝让你们觉得好像是中间这段呢?这是他们另外一个问题。海飞丝卖了一段时间之后,市场份额已经到头了,量就这么大了,要再增长怎么办?怎么赚更多的钱?把品牌形象拉高,不满足于自己是去屑。导致的后果是什么呢?这家公司的产品形象错乱了,海飞丝在拼命往上走,飘柔在拼命往下滑,这就会导致分层乱套了。之后用户对你心目中的形象就模糊了,这个模糊的后果是什么?你们千万别觉得用户模糊完了之后会觉得海飞丝这么便宜,但是品质这么好,用户绝对不是这么认知的。用户的认知是海飞丝这么便宜,还这个品质,那这个品质就值这个钱了,你要想涨就涨不上去。反过来,飘柔这么贵,还就这个品质,应该更便宜一点,消费者肯定还是这么认知的。所以,整个形象就错乱了。这就是宝洁过去这些年在中国市场犯的错误。

案例:可口可乐——你觉得可口可乐贵吗?

类似的错误,其实有一家公司,现在的结果还没有体现出来,但是比较它的国际市场的话,我怀疑它在犯这个错误,我没有真正论证过。有一家公司叫可口可乐,我不知道你们知不知道可口可乐在日本卖的比中国贵很多。可口可乐在中国是一个便宜饮料的代名词,今天你要去超市买饮料,你会觉得可口可乐是一个偏高端的饮料吗?不会,绝对不会。因为它其实是通过各种手段加上定价营销,把自己的形象拉低了。但是,据我了解,可口可乐在日本比中国贵。

案例:矿泉水——相比同价位的其它品牌,怡宝为什么更显品质感?

你们觉得矿泉水这个品类里面,现在哪个品牌是品质还不错的?在销量比较大的品牌里面,被大家认为真正的高品质的品牌是怡宝。你们知道它是怎么做到的吗?其实在我之前的认知里面,我觉得娃哈哈是不错的,但是这些年娃哈哈的品牌形象在我的心里面是一直下滑的。过去娃哈哈占的品牌形象,现在基本被怡宝替代掉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后来我见到了怡宝操盘的人,我说你们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水怎么能做到这个呢?还能分出高低端来。他说有一段时间整个全中国卖水的厂商压力都很大,压力大的时候,大家为了做利润,当时就做了一个动作,这个动作短期完全看不出伤害来,就是把瓶子搞薄,那是他们一个很重要的成本。不信你现在体会一下,哪个瓶子硬,哪个瓶子薄?那个瓶子最软的,就是品质最差的,就是最低端的品牌。你想一想,之前你可能没有这么想过,你现在的直觉感受是不是这样的?哪怕作为一个中端的水品牌,你的瓶子都不能是喝完了变形的。高端品牌,像巴黎水,都是玻璃瓶子的。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农夫山泉和娃哈哈在我心目中的品牌形象还是不错的,但是现在我不喝娃哈哈。到底我能不能喝出这个水的差别呢?我喝不出差别来,但是我能感受出瓶子的差别。作为一个商务人士,拿一瓶水喝的时候,瓶子变形了,你们体会一下,形象很好吗?但是,基本上很少有人经营这个业务的过程中能忍得住不去搞薄那个瓶子。所以,每一波到经济压力大的时候,都有一些品牌把自己的形象拉低了,短期看起来,整个利润、营业额挺好的,长期品牌就再也回不去了。这个基本功是大品牌或者是奢侈品经营里面的核心基本功,他们的认知都非常强烈,哪怕穷死,也不能把我的“范儿”给搞没了,他们都是有这个认知的。所以,

在分层里面,你用正确的成本服务正确的用户,提供正确的产品这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案例:车企——别克汽车请泰格伍兹做代言人,有何不妥?

我再举一个分层搞错的例子,其实但凡有不同产品,不同分层的公司,都是有这个危机的,有这个风险的经常容易把这个事搞错。你们知道哪些公司有不同的产品,不同的分层吗?像联合利华这种消费品是一种,还有一种是汽车,汽车是最典型的。比如说大家是否知道保时捷是谁的?大众。但是日常你无法把它联系起来,这是两个公司。这种公司他们有时候也会犯这种错误,他们其实已经属于品牌分层管理能力很强的公司了,但他们有时候也会犯这样的错误。是怎么回事呢?他们最高端的车型其实卖的量很少,因为这样的原因,导致他们的总利润是不高的。因为总利润不高,所以导致他们的营销费用不太多。它的中端主打车型因为销量大,利润率还可以,最后导致整个利润额大。因为整个利润额大,导致他们整个营销团队的费用更多。所以,保时捷的营销操盘手,手里的营销预算不见得比帕萨特的操盘手手里的预算多。所以,他们就容易出现什么情况呢?比如,别克的主力车型有一年就请了泰格·伍兹做代言人(高尔夫球明星)。那个营销老大觉得自己很牛逼,但是糟糕的是,他请完泰格·伍兹之后,他们的高端车型就请不到人了,你说还能不能找到一个比泰格·伍兹更高端的品牌代言人吗?我不知道你们对于这些体育明星或者是影视明星,他们的高低端的定位的认知,反正我是很难想出来一个比泰格·伍兹更高端的品牌形象代言人了。与他差不多在同一个维度的可能是像舒马赫、阿加西。但是,舒马赫、阿加西,我觉得都还不见得比泰格·伍兹更高端,泰格·伍兹实在太高端了,因为打高尔夫球的,而阿加西的体育运动还是相对更大众的运动(打网球)。所以,基本上找不到比泰格·伍兹更高端的形象代言人。所以这就搞成你本来是一个中端的产品,但是你的品牌形象选择的代言人,把自己搞得太高端了,导致这个形象就很不匹配。

2 分层产品相同的情况

情况二:分层产品相同。就是分完了之后,产品形态没任何变化,甚至不觉得被分层了,但事实上是被分层了。举一个例子,大家都去理发,其他的地方我不知道,北京我知道,总是要你办卡,办完卡以后打一个很大的折。为什么办卡以后可以打那么大的折扣?它有两个原因,其一会员卡是一种融资方式,其二是锁定客户,所以这其实是一种对客户的分层。这个分层里面,它在最开始定价的时候,已经把它要做分层这个事考虑进去了。定价的时候其实是两个分层,一部分是买卡用户,一部分是不买卡的用户。不买卡的用户每次服务是多少钱,买卡的用户每次服务是多少钱。看起来选择权在消费者手里,但是在设计商业模式的时候,已经把这设计进去了。

案例:优惠券——为什么麦当劳的优惠券使用起来并不方便?

再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我们公司长期搞优惠券,优惠券是我们很重要的一个业务手段。但是,其实我注意到,我们对优惠券业务的理解是非常浅薄的。我举一个优惠券的例子,大家有没有注意到麦当劳、肯德基也有优惠券,它要剪下来拼,然后组合套餐,这种优惠券其实是很难用的。

大部分做用户产品的,第一天就做纯互联网产品出身的人,会觉得他们做的产品不好,为什么把产品做得这么难用。我记得大概在2013-2014年,还有一个互联网公司做了一个产品叫「麦肯券」,就是麦当劳、肯德基的券,这个比原来那个好用。但是,其实这里面很重要的一点,优惠券做得很难用这件事,人家是故意的。为什么故意做得很难用呢?它通过这个方式把它的客户也做了分层,它把客户分成「对价格不敏感、对时间敏感的客户」和「对价格敏感、对时间不敏感的客户」。只有那些对时间不敏感、对价格敏感的用户才有时间去拼那些麦当劳、肯德基的券来用。也就是说,对麦当劳和肯德基来说,优惠券其实是一个分层工具。但它提供的服务本身没什么不同,并不会因此给优惠券的人另外一个汉堡,这个不会。所以,它的产品是相同的,但是它通过某一个工具,对用户做了分层。

我后来注意到一个很重要的现象,我们经常讨论优惠券这个事情,但是其实优惠券只是一种产品形态载体。在商家使用这个东西的时候,背后使用它的真正逻辑,其实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我们不能够以这个载体反过来看很多事,把所有优惠券看成同一个东西,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方法。优惠券是同一种载体,但是商家为了达成的目的是完全不同的。所以,麦当劳、肯德基用优惠券,在最原始的时候是用它做客户分层的。这一点很重要,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工具,就会导致同一类产品只能服务一个更小的用户群,它通过这个把用户群扩大了。

浅谈经营分层

这个事情是回到STP上来看,比如说STP的这张图里横轴是时间,纵轴是价格,不同的时间成本的情况下,不同的价格带里面,每一个都是一个小的市场空间,每一个小市场空间里面,对应一个产品、一个定价、一种服务,对应一个用户群,这个用户群是有一个数量的。如果你做得犀利就只打一个点,但是你希望扩大用户覆盖度。有两种方式,给这个用户群做一个产品,做一个品牌,这是麦当劳。一般来说,一个企业很难同时做这么多,简化的方法是按「常规定价」和「优惠券定价」,这样让整个业务可以覆盖两个人群。也就是STP的人有两个分割点,这样就会导致整个业务的体量变大了,在整个需求空间和市场空间里面,占了更大的需求空间和市场空间,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如果你没有这个方法的话,就会导致每做一个业务,很多都无法复用了,每做一个业务只能搞一个小的市场,那这个企业就经营得太辛苦了。所以,通过这种方式分层,导致同一种服务可以搞定不同的市场。

其实有很多工具是用来做这个事情的,也就是说一些企业的经营过程中,他们实现这个目的的工具是各不相同的,但是本质上他们都要实现用户分层,使得他们能覆盖的市场范围更大。所以,大概你们理解麦当劳、肯德基的优惠券做得那么难用是故意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客户的隔离和分层,如果特别好用的话,就带来一个后果,它把对价格不敏感的用户拉到这上面来了,大家都用优惠券。本来他可以赚更多的钱,他赚少了,那就是该赚的钱没赚。反过来,没有优惠券的话,就导致这一部分(对价格敏感的客户)市场被你让出去了,可能被别人做了。

案例:百度外卖——定位品质外卖的百度外卖为何步履维艰?

有一种状况是要警惕的,我们设计产品时做分层,但是在产品的使用、推广过程中,跟你当时的产品分层的定义是不一样的。说白了,如果把产品分层设计好了,但推的人领了KPI,他就一定是找最好推他KPI的那些人来推。但是,糟糕的是推的人不见得是正确的人。最可怕的是用高端市场的成本服务低端市场,或者让高端用户使用低端产品。

浅谈经营分层

这其实是一个比较容易发生的事,我讲一个例子,在我们某一个同行身上就发生了这个事,比如说百度外卖长期说自己是品质外卖、高端外卖。所以,大概在2015年左右,老有投资人来跟我讲,你们的外卖虽然体量很大,但是用户质量很差,你们的补贴很多。百度外卖做的是高端外卖、品质外卖,长期来说,还是高端外卖、品质外卖更容易赚钱吧。这个逻辑听起来似乎有道理,但是我总觉得这个事似乎不是特别对,因为我多多少少知道他们的一些经营情况,他们其实亏损也蛮严重的,他们的亏损率比我们高很多。投资人对行业了解没那么深刻,很多东西并不了解,投资人乍一听这个逻辑还是有道理的。如果做那么低端,不补贴,用户就不用你了,投资人也很虚,美团虽然订单量很多,但是如果有一天不亏损了,还能剩几个用户呢?是不是不亏损了的时候,体量没准还不如百度外卖大呢。我是真有这个担心,投资人也有这个担心。很多业务亏损的时候体量很大,不亏损就没了。

再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单车行业,单车行业2018年的体量比2017年大概降了一半左右。2017年的时候,单车行业的骑行收入大概在一毛钱左右,2018年的时候单骑行收入大概在四毛钱左右,所以订单量掉了一半。价格如此敏感,一毛钱和四毛钱的差别,所以即便是这样,四毛钱了,体量跌一半了,这个行业还没盈利呢。要涨到一块,还是多少呢?不知道。所以,投资人有这个担心是很正常的,我自己也有这个担心。

但是担心归担心,我隐隐约约总觉得好像不是那么对,我之前也没法论证。后来我就想他如果真的是白领,他总得在某些经营结果上体现出来吧?不可能你的用户比我高端,什么地方都看不出来,就是觉得自己的品牌高端。这还是挺奇怪的一件事,我花了一点时间去了解这个事。起码在2015年的时候,甚至到2016年的时候,百度外卖骑手的形象比我们还是齐整的,2015年我们没像现在的外卖小哥形象搞得这么好,这么齐整,也没百度外卖那么多。那个时候,在北京街上百度外卖的骑手(穿百度外卖衣服的人)没准比我们多。比如说你看他们拍一个石家庄的小哥在那儿巡街的照片,拍他们的早启动,你发现拍得好像真的比我们高端的样子。所以,我困惑了很长一段时间。

后来有一天,我发现他们除了北京之外的客单价居然比我们低,还低不少。这个事对我的冲击很大,你不是高端吗?为什么你的客单价比我们低呢?这我不能理解。第二就是他们的补贴率也没我们低,他们的补贴率其实比我们高,这也是令我很震惊的地方。为什么他们作为一个品质外卖,补贴率居然还那么高。亏损率比咱们高,还高挺多的,所以这个事情就完全把我搞错乱了。直到有一天,我终于想明白这件事了,是什么呢?百度外卖是用这个定价(高端)的市场的成本,在服务这个(中低端)市场的用户。这就恐怖了,当时我们或多或少是在服务这个(中低端)市场用户,我们是这么定位的。但是,我们是用这个(中低端)市场的成本,在服务这个(中低端)市场的用户。在那个时间点,我们看着没它高端,但是,好歹我们的成本和市场是一致的。他的市场和成本是不匹配的,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它导致的后果是什么?可能就是一单多亏三五块钱,一单多亏三五块钱,就是永世不能翻身了。你们不能想象,在我们这种低毛利的生意里面,别说三五块钱,差几毛钱就是生死之别了,因为它没有那么大的利润空间。所以,如果用高成本在服务低价值用户的话,这个生意是永远不可能活下去的。

在我们这种低毛利生意里面,把这个市场关系配置错了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比一个功能做得好不好,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的影响。你的功能做得好用不好用,跟它比起来,根本就不影响大局了。同一种产品形态,在分层的时候搞错了,后果都是非常严重的。

但是,很糟糕的一点是在于很多团队会把这个事做反。为什么呢?当你用这么高的成本,去做这么低的市场的时候,那个市场很好做。这个用户体验很好,价格很低,服务很好,当然好做了。唯一的问题就是不赚钱,除了不赚钱,什么都很好,这就是为什么大家经常容易犯这个错误。如果你在做的时候,忘了分层这个事,去直接追求KPI、订单量,你很容易就掉到这个状态去了。我讲到这儿,你们体会一下,我们有的业务就有这个问题。我们可能出现亏很多钱,在给一些用户提供产品,但这些用户或者是商户,我们可能根本就匹配错了,永远赚不回钱来。有一天要赚钱的时候,整个市场没了。我们这种公司还很容易出现这个问题,我不知道你们有多少人有这个认知,外面的人都觉得我们很擅长烧钱。我注意到我们的很多业务老大,也觉得烧钱是主要的竞争力。如果你这么看这个事,就非常容易出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烧钱,但是我们要确保知道我们的钱烧给谁了,烧完了之后,是剩下一摊灰,还是剩下了非常优质的系统、非常优质的产品、优质的业务流程和优质的客户。否则,烧完了什么都没了。我刚才说的这个事,在非互联网行业还不容易出现,就是互联网行业容易出现。因为非互联网行业大部分生意,第一天就要赚钱。所以,要错配的话,规模起不来,这个业务就被干掉了,这是互联网行业烧钱才会出现的一种奇葩状况,这是我们的发明和创造。所以,如果不是因为烧钱的话,反而可能这个事都不是一个特别大的问题,不用警惕它。

3 分层产品相似/相关的情况

第三个是最麻烦的,是分层产品相似或相关,不能完全切割开,因为做车也好,做洗发水也好,就是不同的产品。但是,做理发,做麦当劳,吃的就是同一个产品,吃的同一个东西就是同一个东西,不是同一个东西就不是同一个东西。但是还有一种分层——产品相关。基本上一般能力的公司,只要把它们搞在一起,就会犯这个错误。那什么样的业务属于这个属性呢?你们能想到有什么样的产品是分层的,但是产品还有相关性?只要这个公司是卖具像物体的,都不会出现第三种情况。谁会出现这种状况呢?常常是提供服务的公司容易出现这种状况。

案例:亚马逊Prime——如何用正确的成本,为正确的用户提供正确的产品

浅谈经营分层

举个例子,大家知道亚马逊的Prime服务,亚马逊消费者买东西可选的服务不仅有Prime,还有自营和第三方。这三个东西放在一起,就很容易混。体现在哪里呢?为什么容易混,同样买一本书,有的人是Prime,有的人是自营,有的人是开放平台买的。同样买这一本书,但是接受的服务其实是根本不同的。所以,这个就很容易搞混。这个搞混,后果就变得非常严重了。因为亚马逊经营Prime的成本非常高,它们三个的成本是高、中、低。它们三个的服务质量也是高、中、低。这是亚马逊自己定义得很清楚,但麻烦的是你是不是确保在高成本、高服务质量真的提供给应该提供服务的那些人。你给他提供了一个高运营成本、高服务质量,这些人是不是真的能让你赚到大钱的用户,你的利润率是不是一样的。理想状况是什么?三者的利润率都是2%,如果是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里面,会使得三者跟它对标的竞争对手都有竞争力。但是,一般大家不会这么干,这只是逻辑清晰,因为这么干会导致一个后果,就是在竞争上的针对性不够强,也就是说你打算针对这类竞争对手来竞争,最好的方式是把第三方变成0,把Prime变成4%,这样相对竞争对手才特别有竞争力。但是,以亚马逊现在的经营方法,以我目前了解他们现在的情况,第三方是10%,自营是2%,Prime是-2%,他们的利润大概是这样的。但是,这就带来一个很大的麻烦,就是你在这个亏钱的业务上,是否确保使用这个服务的用户真的是你该为他亏2%的用户。否则是很容易出现一种情况,就是你在该为他亏2%的用户,他在用其他不够优质的服务,还对你不满意。你不该亏2%的用户,你还亏着的,有一天你要赚他的钱,他就跑没了。但是,怎么区分这些用户呢?其实是很难的。

案例:用户运营——怎么把钱花在刀刃上

我观察咱们公司的用户运营,就有这个问题。在不该补贴的用户上,可能补贴了很多钱,在该补贴的用户上,反而可能没补。就我观察来看,能做到该补贴的用户补贴了,不该补贴的用户不补贴,能做到这个本事的公司,似乎非常少。大部分公司基本上在三个极端里面,一个极端是,我们很有钱,用户一起补。一个极端是我们没钱了,所有用户都不补。还有一个极端是该补的没补,不该补的都补了。唯独那些该补的补,不该补的不补的公司特别少见。这就是非常可怕的状况,这个状况还特别难以识别,有极强的迷惑性。特别是最后这种情况,因为从某些指标看起来,指标表现特别好。我举一个例子,比如说一个用户本来就是我们美团的用户,可能一个月用我们三四次,对这样一个用户来说,他在别的App上看到我们的广告,比起其他用户,他点击的可能性是大,还是小?假如在今日头条里出现了美团App的广告,有一个用户过去一个月用了我们四次,有一个用户从来没用过我们,你们觉得他俩谁的点击的可能性更大?我对这件事情的判断,用四次的那个人点的可能性更大。这个可以统计,如果我们有办法做到预测,绝对可以测到实际结果,今天我手里也没有这个实际数字。但是,根据我对市场营销的了解,用四次那个人点击的可能性更大。原因很多,涉及到营销里面消费者认知层面的一些东西。

这就造成一个很严重的后果,就是用过的用户,反而看起来转化率更高。那些用过产品的用户,在投广告的时候,看起来转化率更高,但是它更高还有意义吗?不能说完全没有意义,但是意义肯定是更小的。所以,那些你真正该投广告,甚至该花更多钱,可以接受更多成本来拉动的用户,你可能没投广告给他,你反而投给了那些看着好像转化率高,但其实根本不该投广告的人。很麻烦的一点是在于我们在生意中,这是一个特别容易出现的状况。如果不严格地警惕这种状况,你就会发现这种状况在好多地方都出现。

案例:谈商家——选择“高质量”商家的重要性

刚才举的是用户的例子,我们再举商家的例子。比如说外卖的业务人员去谈一个商家,有两种可能性,一个是这个商家非常受消费者欢迎,一个是这个商家很不受消费者欢迎。你们认为我们外卖人员把哪一个商家谈下来容易? 我想这个大家都有共识,是那个不受欢迎的商家更容易谈下来。糟糕的是这样的商家上来有啥用呢?你的业务人员,虽然看着谈商家的转化率挺高的,咱们拜访率、转化率很高,一个月搞十几个。但是,问题是这一个月十几个搞下来,可能根本那些商家没有订单,用户也不需要它,反而是用户需要的那些商家,我们的业务人员谈下来更艰难。但麻烦的是在于这些用户越需要的商家,谈起来越艰难,人效越低。如果我们在经营的过程中不警惕这种状况,就会出现我们有一大堆根本没用的商家,看上去好像挺忙活的,但是其实一点用都没有。所以,本质上刚才我讲的宝洁那个例子也是这样子的,降价是最容易的事,要扩大你的销售额,扩大销售量,降价是最容易的事,降价之外的事都是难的。在所有的生意里面,尤其是我们这种补贴类的生意里面,这种状况更容易发生。要是不补贴还好一点,就是赚多赚少的问题,补贴可能出现一种状况,就是彻底补贴错误的人。

再讲一个更具体的,在To B的生意里面,有一个特别可怕的潜在现象,就是你做一个产品,或者是你做一个服务,提供给To B的商家,看了可能销量还不错,有挺多人用的,尤其是在亏钱的时候,但是我们一定要花时间去分辨一件事:那个商家用你,是因为他会做生意用你,还是因为他不会做生意用你。据我观察,在亏钱的To B生意里面,商家因为不会做生意才用你的状况还挺多的。在我们公司经营的业务里面的那些商家,不会做生意的商家应该占一半。因为我们公司所面临的这些商家,他们的门槛是不高的,但是是否会做这一行,其实不见得,可能他完全不会做这个生意。这种状况在所有的To B生意里面还挺普遍的。

案例:营销行业——究竟在赚谁的钱?

再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做广告这个行业,或者是做媒体这个行业,他们一直在赚谁的钱?他们基本上是在赚那些不会做营销的公司的钱。比如说打广告,一年打五亿,真正有用的不会超过一个亿,大概有四个亿的钱莫名其妙没了。因为大家都不会做,做产品的没准十个产品经理里面还有五个会做的,做营销的,十个里面能有两个会做就不错了。要找一个真正会做营销的人是非常难的,所以很多公司虽然有很大的市场部,但他们可能根本不会做营销,这个概率是不低的。那就会出现一种状况,你是一个做营销的公司,但是所有的客户都是那些根本就不会做营销的客户,这个状况也会出现。但是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去分辨这个东西,你也可以做一个生意,这个生意就是面向那些不懂的人的。但是你要知道自己是“骗子”,别把自己当成还是真正创造社会价值的人。

案例:培训行业——究竟在培训什么人?

讲一个培训行业的例子。大概2014年的时候,我认识了一个人。他是做培训的。我说你找我做什么呢?他给我讲了一堆他自己在培训行业里面的江湖地位。我还在网上查了一查,了解这个人还是有一些江湖地位的。他说我给你讲一下我们这个行业的本质,他说我们这个行业就是截道的。不是打劫的劫,是拦截的截。是什么意思呢?他说我们每隔一段时间都有一个概念火了,比如说有一段时间火了一个概念叫“互联网思维”,再过一段时间“O2O”火了,再过一段时间可能是人工智能火了,所以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个概念火了。我们做什么事呢?当这个概念火的时候,就有很多人莫名其妙不明觉厉,他们就是有上进心,想学习,我虽然不会,但我可以把自己伪装成这方面的大师,拦截的是那个概念的道。

我说你来找我干嘛,他说现在O2O概念很火,所以我想跟你合作一下,你们出O2O的概念教材,我去卖这个培训。我说这个逻辑还挺有意思的,那你觉得按这个逻辑来看,上一个截道成功的人是谁?他说是金错刀,大家知道金错刀吗?就是互联网思维火了的时候,金错刀作为互联网思维概念的代言人。那我说在这个领域最集大成的人是谁?他说是马云,他说马云截了整个互联网的道。这就联系到之前有一个人跟我提马云的事情,我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为什么呢?你们觉不觉得阿里这家公司很多的培训就像培训公司的培训,其实在2005年之前,主流互联网是不接受马云的。我曾经见过的关明生,阿里原先的总裁,我当时问了他一个问题,你当时要进互联网,为什么加入了阿里巴巴?关明生说这个事说起来也怪,关明生原先在GE,他是一个香港人。他说当时我因为各种原因去参加经济论坛,有一次参加经济论坛,大家都正经在讲经济,就有一个人在那儿讲互联网,就是马云。我就很纳闷,那在场的有其他人做互联网吗?他说没有,就他一个人在讲互联网。这个事情对我的冲击很大,很多干截道工作的人,其实有三大要素。第一大要素是一个概念火了,第二个要素是要把自己包装成那个概念的大师,第三个是参加那个行业的人不参加的但是高大上的论坛。这样对更不懂的人来说,他作为那个概念的代言人参加了一个非常高大上的论坛,在讲那个概念,在更不懂的人看起来,他就是那个概念的大师。所以,他说马云是截了互联网的道。

我听他讲完了,我觉得他还真的是懂马云的。所以他们这种生意,就是专门面向那些其实可能根本学不会的人。培训分两种,一种是教那些学不会的人,一种是教那种能学会的人。比如说我之前还有一个做培训的朋友,他们有一个很厉害的口号,口号是什么?就是你接受我这个培训,如果你儿子将来没上重点大学,我全额赔偿你学费,听着很牛吧。但是,入学之前先做一轮考试,所以它的转化率已经高很多了,因为来的学生本身就是上重点大学概率很高的。不管孩子实际的实力怎么样,家长心里都是没底的。在家长看起来,无所谓,我交3万块钱,最后我的儿子上了重点大学,虽然他可能本来就能上,但我买一个保险,如果没上的话,钱会还给我,没什么可失去的。但是,它出去做营销的时候就说我们重点大学的升学率是85%,那是很牛的,问题是在于这个逻辑是自洽的。所以,培训业务就分两种,一种是培训那些根本就学不会的人,一种是培训那些一定能学会的人,一定要把这个分层给分开。这个分层一定要分开,别搞错了,别给那些根本学不会的人提供那些假定他们能学得会的教育。也不要给那些其实能学会的人,提供那些假定他们学不会的教育,这都是错的,就是你的业务转化率会非常低。事实上它们自闭环了之后,从整个定位到营销,到提供什么产品,最后得到什么结果,大家回来怎么看这个结果,它是有相关的。

我们做To B生意的时候,所面向的商家是一个会做生意的商家,还是不会做生意的商家,这是根本性区别你要把设计好的产品,专门面对那些不会做生意的商家的产品,提供给那些不会做生意的商家。要把你认为会做生意的商家该学会的产品,提供给那些会做生意的商家,千万别把这两个搞混了,搞混了后患无穷,结果就是你永远赚不了钱。

这个分层是一定要分的,因为To B的生意有一个很可怕的地方,就在于今天我们是亏损地做这个生意。但是,我们为什么敢于亏损地做这个生意呢?我们是假定这个商家的Lifetime Value是很高的,但是如果他不会做生意的话,它很快就倒闭了,没有Life了,就更不会有Value了。所以,你用假定它不倒闭的方式,来算Lifetime Value,甚至不是用假定的不倒闭,而是假定平均的Lifetime Value来算都是不对的。因为你的产品、营销、过程已经把那些不会做的商家分出来了,所以,你服务的那些客户的Lifetime Value比你平均的会低很多,但是你却在假定一个商家的Lifetime Value平均是一万,但是你提供的产品都是给那些不会做生意的商家,他们可能平均只有三千。你们的服务成本可能是五千,你就永远赚不回来了。所以,如果你的服务成本是五千的话,你要想方设法确保你在服务那些Lifetime Value是一万,甚至更多的商家。如果要服务那些Lifetime Value只有三千的商家,要想办法把你的服务成本降到只有两千才能赚钱,否则就万劫不复。

大家理解分层的重要性,To B生意里面,第一重要的分层是到底他会不会做生意,这比其他的分层重要得多。如果一个商家会做生意的话,他会有自己的独立判断,如果一个商家不会做生意的话,像我们这种大的在餐饮行业很有影响力的公司,我们的销售人员去说啥他都信,反而这种商家我们特别容易搞定。这会给我们一个幻觉,我们这个业务进展很顺利,其实这是个假象,因为客户全都不会做生意。

案例:星巴克——什么样的用户是优质用户?

再讲一个相关例子,是饿了么和百度都做过的一件事。他们做过什么事呢?亚马逊的Prime,不管具体什么状况,在整个行业里面,还被认为是一个特别成功的产品。大概在2016年的时候,就有一些投资人跟我们说,你们做交易的,也做配送,是不是应该学一下亚马逊Prime。你要是用亚马逊Prime之后,比如说买了我的会员,就不用付配送费了。是不是不付配送费之后,就用你更多了,就不用竞争对手了,就给我们提了这么一个建议。这个建议乍一听也有道理,但是我总觉得这个事似乎不太对。但是,饿了么和百度外卖还是执行力很强的,他们就都上了这个功能。上完了之后,后面是什么样的呢?咱们公司的战投团队,每天都在喝星巴克,原本要去店里喝的,现在没有配送费给你送过来,大家当然愿意用了。过一段时间,开始收配送费之后,大家就再不喝了。那些用户短期看来是不是高质量用户?它一定是高质量用户,比如说战投的同学,总体来说还是水平比较高的,基本都毕业于非常好的学校,总的来说他们的薪水也还不错,未来的职业生涯总的来说都还比较高端,所以这群用户的标地还是不错的,喝的还是星巴克,还一周喝七次。听着多美好,一群消费能力很强,收入很高,职业生涯很有前途的人,非常高频地在消费,听起来是非常美好的一件事。但问题在于,有一天收费,他们就再也不用了,所以这一点很重要。他到底是不是一个值得你用高成本、高品质来服务的用户,单纯从自己的收入水平、职业水平、教育水平,包括单量,根本衡量不了。我刚才这些要素摆在一起,大家觉得对这么优质的用户,难道不应该给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吗?如果我不把其他的事实摆出来,大家听完了觉得挺对,这就是这个事里面非常微妙的地方,非常容易误导人的地方。

案例:美团点评——什么样的商家是优质商家?

我再举一个例子。我画一个图给你们看,咱们这家公司是两个公司合并成立的,一部分是原先的美团,一部分是原先的大众点评。两家公司合并之前,在产品上确实不同,那个时候大众点评是有评价的,美团有外卖、酒旅、电影,这些当时点评都没有。团购是两家公司重合的部分,大众点评的起步是比较早的,而且它是从评价入手,所以一般的用户是比较高端的,商家品质也比较高一些。于是,很长一段时间里面,大家就有一个故事,是说大众点评的这种用户和商家都更高端一点,虽然体量没有美团大,但是盈利能力更强。当时有些投资人说虽然看起来美团体量更大,但是长期来说盈利能力肯定不如点评,用户太低端了。我乍一听,有一定的逻辑,但是细想总觉得有点什么地方不对,有点后来我看百度外卖的感觉。

浅谈经营分层

后来两家公司合并之后,终于有机会来看一下这个逻辑到底对不对,所以我们就做了一次分析,把商家分了三层。这是最优质的商家、第二层商家、第三层商家,把这些商家的毛利率、单量、营销成本放到一起,给每一个商家算盈亏,就是把我们的盈亏分到每一个商家来看,哪一个商家是最终赚了钱,哪一个商家最终是亏了钱。当时点评的商家大概是这样一个结构,点评基本上这三个的配比是比较均匀的(如上图),高端商家中,点评在里面的占比比美团大很多,美团是中端更多,高端的少,低端的也少。但是,我们看盈亏情况会发现,高端是亏损最严重的,底端是亏损次之的,中部是赚钱的市场。中间的商家是真正能赚钱的,美团也赚钱,大众点评也赚钱;高端这一部分商家亏的非常厉害;底端这一部分商家也亏损,但是亏的没有高端这部分厉害。大家真正亏损的,就亏到那些貌似优质商家上去了。原因其实也不复杂,原因是什么呢?这些貌似的优质商家,其实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更强,导致它跟我们谈团购单子的时候的议价更强。导致的后果是这一部分商家最后都是我们亏着钱做的,反而这一部分中档的商家,他们既没有很强的消费者吸引力,但是它的服务消费者也能接受,它借助我们平台吸引各种客户来,所以它们愿意给我们付费,我们也有讨价还价的空间,最后我们给消费者提供服务之后,商家也能赚到钱。我刚刚举的两个例子,星巴克和美团点评的例子,都是非常反直觉的。所以,一个生意里面,什么样的商家是优质商家,什么样的用户是优质用户,其实跟你直觉想象的根本不是一回事。

案例:现金贷——对于不同分层的用户有的不同赚钱方法

我再举个例子——现金贷,准确来说就是消费者贷款。消费者贷款里面,什么样的消费者是好的客户,什么样的是不好的客户呢?拿信用卡用户举例,对于银行来说,他们最恨的就是那些直接把信用卡还款帐户和自己的银行帐户关联、从来不欠款的客户,永远收不到你的利息费。那最好的用户是什么样的?相对在金字塔底层的用户,那些人天天拆东墙补西墙,他们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呢?他们对利息率没有概念,不会反算利息率。所以,导致稍微折腾一下,他看不出利息率,可能利润率就高出来了。

这是很多生意里面非常复杂和重要的地方,你在这个生意里面,真正能赚钱的客户到底是什么样的客户,真正能赚钱的商家是什么样的商家,这跟你想象的有的时候根本是相反的。如果只用直觉去做这个生意的话,就一定会掉到大坑里面去。所以,在金融业务里面,对这种用户(通过信用卡业务赚不到钱的用户)怎么办?信用卡不能不发给你,而且发给你之前,也不知道你是这种人。如果按照互联网行业的大数据逻辑,要千人千面搞大数据筛选。但信用卡是标准化的产品,不能给我的这张卡是这样,给别人的那张卡是那样。所以,这个业务也做,但是做的时候,要想方设法引导那些从不欠款的高端客户去用别的服务,比如引导客户去理财。所以当客户分完层之后,在这个业务里面赚不了钱的用户,我把另外一个产品,甚至另外一个业务给你,这是分层的重要意义。有的时候分完层以后,其实你永远没法从一些人身上赚到钱,你就该给他别的东西了。

案例:天子星——做好投入产出比的判断

我再讲一个例子,我们To B的业务,典型的餐饮软件。比如说我们收购过一家公司叫天子星,天子星在收购之前,这是在餐饮软件市场里面排名比较靠前的一家公司,当时天子星在我们调研的连锁商家里面市场占有率超过30%,位居行业第二,第一名的叫辰森。但是,第二名的天子星不盈利,第一名的辰森能赚钱。我们当时想买辰森,但没买下来。我们跟辰森谈好价格,付了定金,但是做手续的过程中阿里把价格给了双倍,而且直接付款了;最终他们还倒赔了我们一笔定金回来,这是我们公司历史上最短时间内投资回报率最高的事(笑)。因为辰森没收成,我们就选择了天子星。我们买之前,也没有时间仔细了解,买完了之后才发现这个公司比较难赚钱。

浅谈经营分层

按客户分层来看,天子星是真在做头部市场,而且是只做这个市场。到那个时候,我们才发现所有的餐饮软件,不管它的最大的标杆客户是谁,真实在做的市场都是腰部商户。他们只是拿着标杆客户在讲故事,标杆客户也不赚钱,就是讲故事用的。天子星就比较实诚,就做头部商户。麻烦的是在于这些大客户天天搞定制,根本无法产品化。如果以定制的成本来看,那这个定价就太低了。还有很麻烦的一点,就是还老有人来挖它的客户,大家知道为什么吗?小餐饮软件公司进场的时候,总要搞一个大客户。所以,挖的那些人因为不是真的做这个(头部)市场,挖客户的时候是不计成本的。而天子星是真的在做这个市场,它是计成本在干这个事,别人是拿这个市场讲故事,天子星是认真做市场。在很多生意里面,分层是如此重要,就在于事实上大家常常直觉上认为对的,口头上讲的,跟真实赚钱的,常常不是一件事。所以,这就体现出了分层的重要性。如果你不去算账来衡量一个事的投入产出比,不认真推测未来整个商家的价值和成本投入的话,就很容易在这个过程中被别人带偏了,然后再用错误的成本做看起来正确,但实际上错误的市场。

总结:分层的重要性

在我们的生意里面,尤其是在我们亏损的生意里面,我们在大规模亏损之前,一定要花足够的时间来分析清楚,到底这个市场该做哪个分层的客户,基本上没有企业可以一次性把各个分层的客户都做了。其实每个分层的客户最终都还是会有商业模式和对应产品的,但是如果不分清楚的话,就用错误的服务、错误的产品服务错误的客户,要么就是没有满足他的需求,他选择了你的同行。要么就是你满足了,但是你的成本结构不对,永远赚不了钱。所以,这个分层在生意的规划里面是非常关键的。否则就会掉到大坑里面去,导致最后体现在财务报表里面,体现在盈亏比例里面都不正常。

预告:如何判断业务的价值

判断业务和项目的价值,这是一个商业上的核心能力。不同业务是多大的一件事,跟你做得好不好,一点关系都没有。它是多大,天生就多大,你做得好也是那么大,做不好,也是那么大,跟主观能动性没关系,跟你优不优秀没关系。但是,正因为它是天然该有多大,不受我们主观意志影响,所以我们选择正确的市场才更重要。我们唯一能做的是选择正确的行业,正确的业务。但是,我们怎么判断哪些行业、业务的体量更大,机会更大,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这很难,但是非常重要。其实这个事跟今天讲的分层有一定的关系。

为什么和分层有一定的关系呢?我们经常在算一个行业体量的时候,常常容易犯错误,要么把它估的太大,要么估的太小了。把它估的太大了,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其实虽然市场是这么大的市场,但是这里面真正能赚钱的以及产品真正能服务好的市场,可能就是这里面的一小段。如果你用整个市场的体量来估算这个业务,最后你会掉到深坑里面去,但是我给你们讲,我注意到我们公司不少业务存在这个问题,结果导致把业务体量估大了,业务体量估大了后果很严重,因为业务体量大,投入的资源就应该更大,否则就赢不了。但是,事实上你估错了之后,就导致投入了过多的资源,有一天算账发现根本不应该放那么多资源,怎么办?

我们下次来分享这个话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