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代,伊文思鏡頭中,那些令人難忘且已消失的上海街景

1970年代,伊文思鏡頭中,那些令人難忘且已消失的上海街景

1971年,周總理接見伊文思夫婦

1972年-1975年間,尤里斯·伊文思(1898~1989,荷蘭電影導演)偕夫人羅麗丹(法籍電影人)在中國拍攝了長達12個小時大型系列紀錄片《愚公移山》,攝製組的足跡遍及大慶、上海、南京、青島、新疆等地。當時,伊文思等人是極少數幾位得到官方認可在國內採訪拍攝的境外電影人,這給他深入基層(工廠、街道等),廣泛接觸群眾帶來方便。在片中,你可見到工人、農民、漁民、教授、學生、解放軍戰士、售貨員、演員、手工藝人等,還有他們工作、生活的場景。本文截取伊文思在上海拍攝的《對一座城市的印象》、《上海第三醫藥商店》等片一些鏡頭,再現1970年代上海街景,並將這些珍貴的影像分享各位同好。

1970年代,伊文思鏡頭中,那些令人難忘且已消失的上海街景

圖1:外灘,黃浦江邊

1970年代,伊文思鏡頭中,那些令人難忘且已消失的上海街景

圖2:西藏中路延安東路口南望

上海街頭常有“軋鬧猛”現象,只要有人往上湊熱鬧,不管三七廿一馬上有人跟進。儂看,一對夫妻在外灘拍照留影,也會像圍觀外賓一樣裡三層外三層,場面邪氣壯觀(圖1)。有辰光,某人走在街頭,感覺頭頸不適而仰面觀天舒展下,旁人見狀也會好奇地朝天觀望,想曉得他在看啥,開始一二個看,很快一傳十、十傳百,一大群人都朝天看,還相互詢問”啥事體?“,結果,啥事體也沒發生過,只是第一個人他活動了下頭頸而已。

1970年代,伊文思鏡頭中,那些令人難忘且已消失的上海街景

圖3:清晨,街頭大餅油條攤

1970年代,伊文思鏡頭中,那些令人難忘且已消失的上海街景

圖4:大餅油條攤

在上海排隊買東西是常有的事,就是一大早去買個早點也會排成長龍(圖3、4)。上海早點有”四大金剛“(大餅、油條、粢飯、豆漿),大餅、油條最受喜愛。油條剛出鍋時,先不急於拿走,會燙手,讓它冷一會,然後用短草繩(攤主提供)扎或筷子(自帶)串起拿走。

1970年代,伊文思鏡頭中,那些令人難忘且已消失的上海街景

圖5:南京西路人民公園門口,烏龜車

1970年代,伊文思鏡頭中,那些令人難忘且已消失的上海街景

圖6:北站,烏龜車

1970年代,上海街頭跑的差頭(出租車)都是小烏龜車,上海人習稱”小烏龜“(圖5、6,音xiaowuju)。

1970年代,伊文思鏡頭中,那些令人難忘且已消失的上海街景

圖7:南京西路新昌路口,郵局

南京西路新昌路口東北轉角的這家郵政支局在當年也可算地標。1990年以降,在城區建設大變局中,它早已退出歷史舞臺,無跡可尋了。

1970年代,伊文思鏡頭中,那些令人難忘且已消失的上海街景

圖8:延安東路輪渡站

過去,黃浦江兩岸過江來往交通極為不便,擺渡船是主要交通工具(圖8),若遇大霧天輪渡就停運,急煞去對岸上班人。所以,住了浦東的自喻鄉下人,難得到浦西去玩,還說:”伲到上海去白相。“

1970年代,伊文思鏡頭中,那些令人難忘且已消失的上海街景

圖9:安義路常德路口,靜安區41糧油店

靜安區安義路的老照片稀缺,這是我至今見到的它的唯一影像,多虧伊文思大師用鏡頭記下其瞬間。

1970年代,伊文思鏡頭中,那些令人難忘且已消失的上海街景

圖10:乍浦路橋

老底子,人力運輸車蠻多的。人力車平地走還比較省力易行,一旦遇到上橋就非常吃力,需要有人推一把,俗稱”推橋頭“(圖10)。不過,大多人力車伕會相互推車,很是默契。筆者讀小學時,為寫篇週記《記一件好事》,特意去橋堍相幫推人力貨車。

1970年代,伊文思鏡頭中,那些令人難忘且已消失的上海街景

圖11:南京西路,立豐廣東土產食品商店

1938年9月,公誠南貨店創立。1967年8月,公成南貨店與立豐供銷合作社公私合營,改名為“上海立豐廣東土產食品商店”。1990年10月,改名為上海立豐食品有限公司(圖11)。

1970年代,伊文思鏡頭中,那些令人難忘且已消失的上海街景

圖12:南京西路華山路口東望靜安寺

1970年代,伊文思鏡頭中,那些令人難忘且已消失的上海街景

圖13:南京西路華山路口東北角

1970年代,伊文思鏡頭中,那些令人難忘且已消失的上海街景

圖14:華山路南京西路口北望,前方愚園路

此組截屏影像(圖12、13、14)再現了當年靜安寺及其周邊風貌。如今,靜安寺片區的變化可謂翻天覆地的,影像中的沿街建築已無跡可尋。

1970年代,伊文思鏡頭中,那些令人難忘且已消失的上海街景

圖15:南京西路805號,王家沙點心店

1970年代,伊文思鏡頭中,那些令人難忘且已消失的上海街景

圖16:南京西路805號,王家沙點心店

王家沙的素菜饅頭、蘿蔔絲饅頭做得蠻好,常常要排長隊才能買到。蟹殼黃更是品種多,吃口好!以前還有老虎腳爪供應,吃的人少了,也就不做了,有點可惜。還有很多好吃的東西,這裡就不一一列舉,有機會儂自己去品嚐(圖15、16)。

1970年代,伊文思鏡頭中,那些令人難忘且已消失的上海街景

圖17:小菜場魚攤頭

1970年代,伊文思鏡頭中,那些令人難忘且已消失的上海街景

圖18:刮魚鱗攤

1970年代,伊文思鏡頭中,那些令人難忘且已消失的上海街景

圖19:小菜場,盆頭菜

過去,小菜場魚攤頭旁邊還有專門刮魚鱗的小攤頭,大多是中老年婦女擔當(圖18)。現在這種事體只有賣魚攤主自家做了。小菜場裡還有賣葷素搭配的小菜,且用盆裝,習稱”盆頭菜“(圖19),價鈿比各種單買稍微貴點,但免肉票。

1970年代,伊文思鏡頭中,那些令人難忘且已消失的上海街景

圖20:徐家彙廣場,衡山路華山路口,衡山食品商店

1970年代,伊文思鏡頭中,那些令人難忘且已消失的上海街景

圖21:徐家彙廣場,交警用喇叭指揮交通

那時,馬路上沒有交通協管員或輔警,交警指揮交通還是蠻辛苦的,有時會用喇叭提醒來往車輛和行人注意交通安全(圖2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