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來生,我還想做您的孩子


文 | 老曹

01


如果有來生,我還想做您的孩子


一次我出差回來,在機場給大寶買了一包山楂糖。

到家後,我剝了一顆山楂糖給他吃,他一邊嚼著嘴裡的糖,一邊含糊不清地問:"爸爸,這是什麼?"

我微笑著回答:"這是山楂糖。"


大寶去看了一會兒動畫片,然後手裡拿著一顆山楂糖跑來問我:"爸爸,我想吃一顆這個,這是什麼?"

我還是微笑著回答:"這是山楂糖。"


大寶洗了澡後又跑來找我,手裡拿著一顆山楂糖。

"爸爸,我想吃這個,這是什麼?"

我微笑著摸著他的頭說:"這是山楂糖。"


家裡的阿姨對我說:"你真有耐心,對孩子是,對老人也是,你媽媽總說你有耐心。"

那一刻我心裡咯噔一下,我想起了之前我媽讓我教她用手機的情景。


我媽的手機壞了,我說:"我給你買個新的吧。"

她說:"別買太貴的,但是可不可以買那種可以發微信的。"

我說:"可以,但是怕你不會用啊。"

我感覺她用試探性的眼神看著我說:"你教我幾次我就肯定能學會"。

我笑著說:"好啊,明天給你買。"


新手機買回來了。

我媽拿在手裡摩挲著說:"這麼大的屏幕,肯定很貴吧,我就要個便宜的,能發微信就行。"

我說:"不貴,才不到2000塊。"

她立刻皺起眉頭說:"2000塊還不貴,就知道亂花錢。"

我看出她說完這句話後,拿手機的動作都變得更加小心了。

然後把基本的使用方法教給她。


那天晚上正好有一個好久沒見的朋友約我吃飯,時間快到了。

我講得很快,我媽滿臉困惑地聽著我講。

我一邊看時間,一邊問她:"媽,你學會了嗎?"

我媽看到我在不停看時間,就說:"行了,差不多了,你有事先走吧。"

我站起身來說:"那你先用著,遇到什麼困難就給我打電話。"


我和朋友一起吃飯聊天。

正聊到高興的時候,我媽打電話給我。

"兒子,怎麼發朋友圈啊,我看李阿姨都發了一個,我也想發一個。"

"我不是和你說了嗎?就是按朋友圈右上角的相機圖標。"

"哦,哦,我知道了,我試試看吧,你忙吧。"

我和朋友繼續吃飯,喝酒。

過了五分鐘的樣子,我媽再次打電話過來。

"兒子,相機的圖標在哪裡啊?我沒有找到。"

"我不是說了右上角嗎?"

"可是現在右上角沒有相機啊。"

"行了媽,我明天回家再教你行嗎?我很忙的。"

"哦,哦,好,你忙吧,我去問問李阿姨吧。"


過了許多日子,我也沒有見過我媽發過一條朋友圈。

突然心裡感覺有點酸酸的,很難受。

我急忙跑回家,手把手地教她發了一條朋友圈。

她開心得像個孩子。

現在我幾乎每天都能看見我媽發的朋友圈。

雖然總是一些養生知識和老歌之類的,可我總是微笑著給她點贊。


我們的孩子反覆地問我們同一個問題,我們可以不厭其煩地回答他們。

而父母想問我們一個問題,卻要小心謹慎地生怕打擾了我們,或者懼怕遭到我們的厭惡和不耐煩。


我想起了小時候。

媽媽教我用勺子,用筷子,教我穿衣服,教我係鞋帶,教我說話,教我走路,教我一切她能教我的。

她可曾不耐煩過?

我肯定也會像大寶一樣,問著媽媽很多重複的、毫無難度的問題。

她肯定也像現在的我一樣,一遍一遍,不厭其煩。

而如今她老了,很多事情我已經不再需要她。

而我卻對她沒有了耐心,甚至有些看不起,有些嫌棄。


我們慢慢長大了,父母慢慢變老

他們不再是我們眼中無所不能的超人,也不再是那座擋風遮雨的高山。

他們變得脆弱敏感,弱不禁風。


生命是一個輪迴,我們從別人的孩子,變成了別人的父母。

請用你對待自己孩子的態度,來對待為你付出一生的父母。

感恩也好,回報也罷。

因為,他們配得上你全情的付出。


02


如果有來生,我還想做您的孩子


一個醫生朋友給我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他們腫瘤科收到一個危重病人。

那是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肺癌手術後進行了兩次化療。

老人的很瘦,身體很虛弱。

上一次化療後發生非常嚴重的骨髓抑制,達到最高的四級。

白細胞持續降低,合併全身感染。


老人入院的時候持續高燒39度多,已經開始出現意識模糊的情況。

送老人入院的是他的兒子,一個四十歲左右的中年人。

醫生下了病危通知書,那張紅色的單子顯得格外的刺眼。

中年男子目光空洞地接過通知單,緊緊地攥在手裡。


各種抗生素開始輪番上陣,可溫度就是不見下來。

護士拿來很多冰袋,放在老人的腋下,及身體旁邊。

老人的兒子就每隔一段時間給老人擦身子物理降溫。

經過一個晚上的努力,在清晨六點左右,老人的體溫終於降了下來,趨於正常。


醫生來看老人的情況。

老人的神智已經恢復了清醒,他看著醫生說:"謝謝你,醫生。"

醫生說:"別客氣了老人家,你現在退燒了,好好睡一覺吧。"

老人說:"我沒事的,我兒子都一晚上沒睡了,他得睡一會兒了。"

旁邊站著的中年男子,忽然轉過身,哭了。


經歷瞭如此長時間高燒,神智都一度不清醒的老人。

在身體剛剛恢復了一點的時候,居然還記得他的兒子一晚上沒睡覺。

還惦記著讓自己的孩子能好好睡上一會兒。


這個世界上可能只有父母的愛,才會如此厚重,如此純粹。


父母把最好的年華給了我們,剩下的半生即使力不從心,卻不忘時時牽掛著我們。

擔心我們吃不好,擔心我們穿不暖,擔心我們受了委屈,擔心我們負擔太重,擔心我們累壞了身體,擔心我們的一切一切。

即使在自己被疾病纏身,即使自己病入膏肓。


在他們的世界裡,孩子安好,便是晴天。

03


如果有來生,我還想做您的孩子


知乎上有過這樣一個提問,我們為什麼要感恩父母?其中有一個高讚的答案大意是:子女無需感恩父母,因為父母要孩子是他們的事情,不是我們要來的。


看到這個答案,我感到深深地厭惡。


是的,生孩子這個事情,父母確實沒有徵求我們的意見。

但是,這怎麼會成為不感恩的理由呢?


你應該感恩,他們生了你之後,沒有反悔,沒有改變主意。

否則,他們有上百種方式把你拋棄,甚至殺死。

你所認為的他們的個人行為,或者他們的一時衝動,讓你有機會看到這個精彩絕倫的世界。


更加值得感恩的是,他們愛你,毫無條件的愛你。

即使你什麼都不會。

不會自己吃飯,不會自己上廁所,不會說好話討他們開心,不會自己走路要讓他們抱,不會自己去上學每天都要他們送。

即使你什麼都不行。

學習不好,考試總是倒數,考不上名校,沒有穩定的好工作,賺不到什麼錢,沒有買房子的首付,沒有孩子的奶粉錢,而時不時地向他們伸手。

他們竭盡所能地幫助你,毫無保留地把全部生命奉獻給你。


難道這些還不夠嗎?


04


如果有來生,我還想做您的孩子


這一世,父母子女一場,是冥冥中天大的緣份。

但是,我們知道終會有分別的一天。

那麼就在那一天還沒到來的時候。

多一點關心,多一點愛;

少一點苛責,少一點冷漠。


這一世,讓我們溫暖地相見,也溫暖地分別。


如果有來生,我還想做您的孩子。


如果有來生,我還想做您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