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子女搶著養,到哪都很“搶手”的老人,一般都有這幾種特質

引言

古人越窮越生的思想是受到“養兒防老”觀念的趨勢,他們總認為,生的孩子多了,能分擔孩子的養老壓力,總有一個會孝順自己,如果個個成才個個都孝順那就是押對了寶。現代人也有這種想法,於是即使曾經有計劃生育政策的干預,也要頂著罰款的壓力偷偷生,不生兒子絕不罷休,可惜孝不孝順不是孩子性別決定的,現代的社會,有太多這樣的白眼狼出現了,但是孩子不養老,絕對不是孩子單方面的問題,現實生活中,蘇蘇大強那樣的古怪老人也很多。

晚年子女搶著養,到哪都很“搶手”的老人,一般都有這幾種特質

案例

陳阿姨是一位老教師,家裡育有一兒一女,孩子小的時候,丈夫就不幸意外去世了,儘管陳阿姨條件不錯,過來為她再次說媒的人也很多,但是她並沒有再婚,她唯恐孩子後爸對孩子不好,於是一個人拉扯兩個孩子。陳阿姨對待兩個孩子從來都是平等的,從未有過一碗水不端平的現象。在教育問題上,兩個孩子享受平等的教育機會,儘管家裡不富裕,一個人支撐整個家有些壓力,但是陳阿姨還是供了兒子女兒上了大學,在生活上,家裡有一個雞腿,也是分成兩份給孩子,從來不會有給弟弟長身體而忽略姐姐的現象。兒子結婚也沒有壓榨女兒讓她出錢買房子……

晚年子女搶著養,到哪都很“搶手”的老人,一般都有這幾種特質

現在的陳阿姨的子女都以成才成家,一個是醫生家庭一個是老師家庭,街坊鄰居都非常羨慕陳阿姨能教出這麼好的孩子,退休後的陳阿姨就跟老夥伴一起出去旅旅遊跳跳舞,生活好不自在。就在某天,在跟女兒聊天的時候聽女兒說剛出生的寶寶太難帶了,跟公婆的帶娃思想也有出入,於是陳阿姨二話沒說,買了機票隔天飛到了女兒家,幫她帶孩子。

晚年子女搶著養,到哪都很“搶手”的老人,一般都有這幾種特質

半年之後,陳阿姨表示女兒現在也基本掌握了帶孩子的技巧了,自己打算回家了,女兒女婿都很希望陳阿姨能留下來,但是陳阿姨堅持回去過逍遙的夕陽紅生活。兒媳婦也經常邀請陳阿姨搬過來跟他們一起住,陳阿姨也委婉的拒絕了,她認為孩子們都各自有了自己的家,自己不應該摻和進去了,想孩子的時候隨時可以去吃飯,孩子們考慮到陳阿姨年紀大了腿腳不方便,隔三差五就約好一起帶著孩子來看陳阿姨,陳阿姨活成了所有老人夢想中的樣子。

晚年子女搶著養,到哪都很“搶手”的老人,一般都有這幾種特質

目前贍養老人的現狀

現在的社會新聞,很多都是報道一個老人家裡有很多孩子,但是各自成家了之後都不願意贍養老人,跟兒媳婦的家庭矛盾也常常導致他們被送進養老院。自己的親生女兒嫁到別人家也沒有權利把老人接過來住……其實這些問題的發生,並不是都因為孩子們是白眼狼,老人的態度和做法也對養老問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如果老人刻薄自私,插手孩子們的生活,自然是不受歡迎的,但是有些老人晚年子女搶著養,到哪都很“搶手”的老人,他們一般都有這幾種特質。

晚年子女搶著養,到哪都很“搶手”的老人,一般都有這幾種特質

1.把兒媳婦當自家人甚至是女兒

很多家庭的不和睦都是由於婆媳關係不合,所以引發了不可收拾的家庭大戰,兒子夾在中間左右為難,老人認為是兒媳婦搶走了自己的兒子,處處刁難兒媳婦,遇到脾氣好的,處處忍耐,但是忍久了也會爆發,遇到脾氣不好的,直接就開戰。老人要知道,當兒子結婚以後,他就擁有了新的家庭,兒媳婦才是這個小家的女主人,自己需要把兒媳婦當自己人看,兒媳婦為家裡生孩子,操持家務已經很辛苦了,老人需要給她們更多的愛和關心。

晚年子女搶著養,到哪都很“搶手”的老人,一般都有這幾種特質

2.不倚老賣老

有些老人認為孩子是自己養大了,自然有為自己養老的義務,這個說法不錯,但是過多無理的要求就過分了。孩子們有了自己的小家,吃喝拉撒都是緊巴巴的算著的,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後,教育基金也是一大筆,老人應該體諒年輕人的壓力,而不是對孩子再施壓。

晚年子女搶著養,到哪都很“搶手”的老人,一般都有這幾種特質

3.孩子小時候就公平對待

一般一碗水端平的老人,會得到每個孩子發自肺腑的愛和尊敬,不會怨恨老人在自己成長過程中給予過傷害。這樣的老人老了之後孩子們記得的都是他們的好,因此也會爭搶著為他們養老。如果老人以前就重男輕女,偏心教育,必定無人養老。

如果家裡有多個寶寶的家長要注意了,他們的成長一定要公平對待,不要讓他們留下心理陰影,以後受苦的只會是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