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与罗汉:“扬州八怪”之金农,独特的笔墨语言

梅花与罗汉:“扬州八怪”之金农,独特的笔墨语言


金农在二十一岁时在吴门何焯私塾学习两年,虽时间短暂,但对金农一生的影响颇深。这段学习过程为金农一生的学问、艺术的发展做了很好的铺垫。


何焯是个大学者和大书法家,其政治地位显耀,也是康熙时期倍受皇帝喜爱的一名宠臣,何焯家中收藏的有极其珍贵的金石书画和书籍,受其影响,金农耳濡目染对金石研究、绘画收藏的兴趣日益渐增,在金农三十岁时,已经收藏的晋唐拓本就有三百多件了,可见金农是多么的爱好收藏,甚至后来金农将这些爱好发展为自己谋生的一种技术手段

梅花与罗汉:“扬州八怪”之金农,独特的笔墨语言

金农像 清 罗聘绘

浙江省博物馆藏


#1

笔意疏简

勿饰丹青

金农书法造诣水平很高,其书法风格多样,从传世作品可以分析,在三十岁左右,金农开始隶书的学习,之后开始《西岳华山庙碑》的临习,故有“华山片石是吾师”的说法。而后其自创“漆书',参用隶书、楷书,运笔偏方,古拙结实,极具金石趣味。金农虽开始绘画较晚,但学识渊博,修养颇深,又擅长书法,故有“涉笔即古,脱尽画家之习”之说。

梅花与罗汉:“扬州八怪”之金农,独特的笔墨语言

金农 王彪之井赋 1725

98.5x41.2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金农性格上真诚,学识上的渊博,行为上的叛逆,造就了他艺术风格的“古”、“新”、 “奇”。金农作画运笔不急不躁,也不故作姿态,用笔较平稳,不浮夸,落笔实在,有稳重稳妥之感,不失竹子的清高、梅花的气度、俊马的矫健,洒脱有势。他的绘画作品在古朴中渗透着一丝生机,沉稳中透漏着一股洒脱,不注重外在形式,重在内部的抒情达意,这又与他的书风极为相似,可见金农在用笔挥墨上也受书法影响颇深。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达摩图》,整幅画面天地开阔,画面中间画工笔人物,瘦骨嶙峋达摩端坐于蒲草之上。达摩衣衫褴褛,双目微闭,形态端庄,左膝微翘,体型瘦骨如柴,衣纹用浅黑色线条勾勒,疏密变化有序,其蒲草部分用细密的线条,长短粗细不一,但排列井然有序,其笔法如行云流水。


梅花与罗汉:“扬州八怪”之金农,独特的笔墨语言

金农 达摩图

常州博物馆藏


整幅画面没有受到传统佛教的束缚,没有宗教的威严肃穆,而是更多的赋予平民化的气息,这正是金农绘画所具有的独特风格,

其人物形象生动,构图简洁而不空乏,用笔疏简,设色简洁,显示出金农杰出的艺术技巧和深厚的艺术功底。这一点笔法的巧妙运用同样在《观峰图》、《采菱图》、《墨梅图》等作品中都有惟妙惟肖的艺术体现。


#2

浓而不闷

淡而不薄

笔与墨是中国绘画的重要媒介部分,笔有笔法,墨有墨法,二者不可代替。“渴笔八分”是金农在继承古代“飞白”基础上用较浓稠的墨汁,用笔的侧锋迅速的在纸上扫过,并将隶、行、写经楷体书综合运用,融入汉隶北碑而创作出来的一种新的书写形式,笔法苍劲浑厚。

在《外不中枯》漆书轴款识中,金农指出:“予年七十始作渴笔八分书。汉魏人无此法,唐、宋、元、明亦无此法也。康熙间金陵郑簠擅斯体,不可谓之渴笔八分,若一时学郑簠者,更不可谓之渴笔八分也。”这一点可以称的上是“开旷古之奇绝”的称号。“漆书”墨色漆黑, 如倒薤,多数运用在画面中的题款部分,与画面中的细节部分的浓淡墨相比,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梅花与罗汉:“扬州八怪”之金农,独特的笔墨语言

金农 墨梅图

117 × 43.6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宗白华曾说“心灵必须表现于形式之中,而形式必须是心灵的节奏”。同样, 金农的这一点“墨趣”依旧在金农梅花作品中有所呈现,圈花和枝干部分大多使用淡墨,使用浓墨来点缀青苔,大小不一、错落有致的苔点与用淡墨勾勒的枝干部分形成了鲜明的层次。在花枝交错部位的笔墨处理与细节部分的刻画,无不显示着金农独特的绘画笔墨语言。


梅花与罗汉:“扬州八怪”之金农,独特的笔墨语言

金农 采菱图 1759

上海博物馆藏


在山水画上,金农打破传统对色彩严格限制的界限,敢于将色彩加入水墨之中,在水墨画中点染淡淡的色彩,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审美感受。在《观峰图》图中, 远山的不皴不擦,加以淡淡的青蓝色,放眼望去,似乎透明之中类似仙境,给人一种似山似水又似烟的感觉。近处,浓墨点叶,淡墨写枝,顺势自然,似有着近实远虚的特色,在整幅水墨色之中,栏杆部分则选用朱红色勾勒线条装饰,画面顿时生活气息浓重,亲易近人。


在故宫博物院中收藏的有金农的一封信件上写有:“朱竹设色须鲜华而有古趣才妙,多留空处以便题记,复作一篇也。墨竹照前幅,不要过奇、墨汁半茶杯可了墨竹也”。可见,金农的绘画创作不仅讲究篇幅构图的构造,也十分注重在水墨中设色敷彩,这可谓是金农在用墨方面的一个艺术特色

梅花与罗汉:“扬州八怪”之金农,独特的笔墨语言

梅花与罗汉:“扬州八怪”之金农,独特的笔墨语言

梅花与罗汉:“扬州八怪”之金农,独特的笔墨语言

←向左滑动,欣赏更多作品细节

金农 默林觅句图 1761

32.5×131.5cm

1690万元 香港佳士得2018秋拍


伍鑫甫对金农作画有这样的描述:“非作者不能画,而是力图打破完美、工整、 细润的造型传统,从不经意、无所着力中追求美感,反映一定的情思、意境”。

金农绘画不拘成法,师法造化,以形传神,以心境来绘画,不受客体外形的约束,随心境赋予客体神韵,将自己内心的想法通过对客体的描绘展示出来,极具有平民化气息。其古拙质朴、韵味十足的特点,也被后世众多画家所称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