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亮其人

這是一篇完全自我的敘述和追憶,送給這位未曾謀面但短暫交流過的善良勇士。

李文亮其人

第一次知道李文亮這個人,是深一度那篇“被訓誡的武漢醫生”,當然,那個時候我還不知道他的名字。

作為媒體人和同事,這樣一篇平地驚雷之文,我當時更關心的是他們是怎麼找到這位醫生的,還專門去問了y老師。事後想想,除了同事們專業的報道,這位醫生在被訓誡且患病的情況下願意講出事情經過,需要多大的勇氣——畢竟,進局子這種事可不會免疫。

也因為這篇報道,李文亮成為第一個曝光的八位造謠者之一(現有資料看李或許並不在八人之列),成為第一個“吹哨人”。

李文亮其人

如果沒有後面的事,這可能就是一個普通人出於善意的小範圍提醒,沒想到卻被認定造謠。李文亮當時肯定想不到,疫情會演變至今,也想不到自己的命運也因一句話改變。

深一度報道時,為了保護他,可以隱去的姓名、單位,但是很快,大家還是知道了他的身份,武漢市中心醫院眼科醫院醫生,武漢大學博士畢業,34歲,有個5歲的兒子,妻子懷二胎5個月。

或許身份已經曝光,李文亮在幾個平臺都開通了個人號,微博也做了認證。他自己發的回應文章裡沒有過多提被訓誡的事,只說了自己和家人的身體情況,並且闢謠:他沒有被吊銷執業執照。

李文亮是在1月30日晚上發佈的信息,我在當晚11點聯繫到他,說明來意後,他很快同意採訪,但表示“今天我有點扛不住了,明天微信說吧。”

幾天之後我再次翻開我們的聊天記錄,發現他幾乎回覆了我每一個問題,包括一些沒必要回復的話。後來我才知道,30日、31日兩天,他接受了多家媒體的採訪,通過微信,在病床上回復著每一家媒體幾乎相同的問題,沒有不耐煩,認真的回覆了每一個問題。

24日李文亮做過一次核算檢測結構,但這個結果直到2月1日才出來,陽性,他發文“今天核酸檢測結構陽性,塵埃落定,終於確診了”,並配上一個狗頭的表情。

採訪那天結果還沒出來,反倒是後來做的結果出來了,陰性。他告訴我這是經過治療轉陰了,我問,那是說明病情好轉了嗎?

他回答,應該是的,但是肺部功能恢復比較慢。那天他估計,自己再有半個月左右就能出院。

我覺得整個採訪中最打動我的是他說病好還要去一線,“因為疫情蔓延,我是醫生”。這句話從一個普通的臨床醫生尤其一個被感染的醫生口中說出,樸實又真摯。

談到被訓誡的經歷,他說其實收到這個結果他壓力反而更小一些,最壞也只能這樣,“至少不會被拘留......”

我問他,你後悔嗎?

他回答,“後悔也不好說。”

是啊,後悔現在疫情如此嚴重,不後悔訓誡書也簽字了。或許是出於對《財新》的信任,他在採訪中多說了一句,一個健康的社會不應該只有一種聲音。

我的報道大概是所有采訪他的媒體中唯一沒有發出來的,現在時長感到很對不起他,明明病得那麼重,還要花時間回覆我的問題。

報道發不出來,我也沒再聯繫過他,心裡總覺得他快要好了,沒準休息休息上一線的時候還能再採訪他。

6日晚上,突然傳來的病逝消息讓我和所有關心李醫生的人徹夜難眠,心揪得生疼。一直明白最後近六個小時的搶救不過是演習,但心裡還抱著一絲僥倖,也許先進的醫療科技能讓我們看到奇蹟呢?

沒有奇蹟,宣判來得冷冰冰,和李醫生去世的那個夜晚一樣。

那天我看了很多文章,在微博上讀了很多評論,在淹沒的情緒中突然有種悲壯和閃耀的火花,隨即,這火花很快熄滅,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無力和絕望。

李醫生去世後,網友扒出他的微博、虎撲,還原了一個可愛的年輕人。

他喜歡美食,愛吃雞腿和火鍋,他不喜歡加班,有時候會抱怨工作太累,想看《慶餘年》第二部,他的第一條微博是為一位央視記者疾呼......

他喜歡一個叫徐大sao的美食博主,他去世後,這位博主特地為他做了一期視頻,做了他最喜歡的炸雞腿。兩個大碗放了滿滿一碗雞腿,不覺就淚溼了眼眶。

李文亮其人

死後哀榮隨之而來,也有人爭議,一個人小範圍的提醒能夠算英雄嗎?“吹哨人”是指揭黑者,李文亮算“吹哨人”嗎?

採訪那天我還問過這個問題,很多人說你是英雄?他回答,不敢當,我就是個普通人。

從一開始到結束,他從沒想逞英雄做義士,但他走的每一步都稱得上英雄。

李文亮其人

在微信群發消息時他猶豫過,擔心被截圖外傳,但醫生的專業和善良讓他選擇發出了消息。

媒體找到他時,他可以選擇不接受採訪,畢竟人還在武漢,還在醫院裡,但他還是接受了。

發聲時,他可以選擇匿名,畢竟實名就代表風險,但他還是選擇實名了。

什麼是英雄?英雄就是普通人在面臨選擇的時候,用善良和正義做出了符合更多人利益的選擇。

當然,我想他的妻子、父母、孩子,甚至包括我們很多人,都不希望他當英雄,更不是以這樣悲壯的方式成為英雄。

我想這篇文章大概率還是發不出去,權當記者手記,以此微小而個體的方式,紀念這位善良的醫生,願他的家人平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