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上漲持續不斷,打價格戰是未來的正確走向嗎?

現在的外賣市場,基本上是依附於平臺的B to C模式,並且這樣的發展模式已在整個市場中成為了格局。以美團餓了麼為代表的各大外賣平臺,用“燒錢”的形式圈進C端客戶群,利用C端客戶群撬動B端商家,而後再用各種不合理的“規則”,例如:上漲佣金,簽署二選一合同,制定KPI考核標準,未達標強行清退等等。

外賣上漲持續不斷,打價格戰是未來的正確走向嗎?

以美團、餓了麼為代表的外賣平臺發展模式

第一步,用“燒錢補貼”的手段圈進客戶群,第二步,利用C端客戶群撬動B端商家。各個平臺憑藉足夠多的C端用戶群,使得商家不得不和美團、餓了麼進行合作,進而撬動B端商家。第三步,綁架B端商家:憑藉足夠多的C端客戶群,撬動B端商家的同時,使得平臺商戶的品類越發完善、豐富,進而又進一步反向刺激C端客戶群進一步龐大。這也進一步使得B端商家不得不和各個平臺進行合作,這個時候,各個平臺就開始收取各種費用:平臺使用費、配送費、以及活動費用。使得商家的利潤空間進一步壓低。

外賣上漲持續不斷,打價格戰是未來的正確走向嗎?

以B端商家為首與C端客戶的外賣發展現狀

B端商家:被各大外賣平臺捆綁壓榨,利潤空間一減再減,想要改變現狀但苦於沒有門路。外賣分化嚴重,大部分利潤被極少數的商家吃掉,簡而言之,就是本屬於自己的客戶,由於各外賣平臺的引導,使得大多數商家失去了部分客戶。商家原價虛高嚴重,越來越多的客戶發現外賣並不便宜。由於各個外賣平臺的各種費用上漲,商家為了保證自己的利潤,不得不將菜品價格進行虛高,然後進行各種操作,這些操作,間接傷害了C端客戶群的利益。

C端客戶群:B端商家提價或者虛價嚴重,導致客戶的一份外賣訂單花費遠大於堂食消費,使得平臺的客戶群雖在不斷擴大,但是消費頻次確實在不斷降低。換言之,客戶群能去堂食的話,一般都不會點外賣。

外賣上漲持續不斷,打價格戰是未來的正確走向嗎?

現在的外賣行業被美團外賣、餓了麼壟佔了大部分市場,如果有想利用外賣行業來創業的夥伴,可以先熟悉目前行業的一些發展情況,再考慮從哪個需求點切入。

之前大家還覺得,互聯網提供的手段和媒介,特別是與日常生活最相關的外賣平臺能省去固定店鋪、人員等的支出。但是如今的外賣平臺佣金上漲成了焦點,平均佣金比例最高達到了26%,平臺上調租金背後,其實是本地生活服務商業化趨勢帶來的必然結果。

外賣市場的格局基本穩定之下,平臺的發展不僅僅再靠燒錢去迅速擴大規模,而是質量和服務的提升。平臺管理的店鋪數量和規模井噴,店鋪的質量也需要嚴格的把控,所以平臺也需要一筆不小的成本去維護。

外賣上漲持續不斷,打價格戰是未來的正確走向嗎?

未來的外賣競爭,不能靠打價格戰的手段來維持自身利潤空間,為什麼這樣說?平臺扣點20以上%的當下,產品力、供應鏈、規模效應不足的商家,很難再走出紅海,那麼走出“價格戰”之後,外賣未來一定是“性價比”之戰,誰能在同等價格下,帶給C端客戶群超出預期的消費體驗,誰就能在這個行業中冒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