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包授權!價格戰!黑代理!專利代理在政策鉅變下該如何自處?

包授權!價格戰!黑代理!專利代理在政策鉅變下該如何自處?


包授權!價格戰!黑代理!專利代理在政策鉅變下該如何自處?


專利代理行業在國內還是個很年輕的行業,因國內發展的情況,近年來專利服務市場的機會可以說是極多的,新興行業的限制一般也是比較少的,而大概跟卡夫卡說的一樣"我是自由的,那就是我迷失的原因",隨之而生的各種行業亂象也開始出現,可以說不少走在這個"年輕"行業的"年輕人"開始迷失了最初的方向。


首先,我們應該明確一點,專利代理如何得以存在?


往大了說,這是國家堅持科技創新政策所需,往小了說,專業的事得專業的人來幹。在整個專利申請過程,專利代理事務所都要起到作為潤滑劑的作用,這就要求專利工程師要具有一定的工科知識,能聽懂發明人的想法,還得具有過硬的知產法知識,能提前應對專利審查中會出現的問題。這也是專利代理行業能立足的點,是能夠為人們解決問題的。


然而隨著專利代理需求量的暴增,相關人才的輸出明顯跟不上,專利代理服務市場也開始出現良莠不齊的現象,一般有以下幾種:


1、 照搬模板。專利代理機構提供申請文件的撰寫模板,將專利法規定的文件形式告知技術人員,再由技術人員按模板寫出技術交底書,代理機構在此基礎上稍作修改,使之符合專利法的形式要求,即完成申請文件的準備工作。這種做法便是不考慮專利的授權要求,對專利後續的前景也不做追求,只是單純的為了拿到一紙受理通知書。


照搬模板之上更過分的便是,專利代理機構只會指出明顯違反專利法規規定的內容,讓技術人員來完成修改。會出現這類情況也是"競價低"的後果,為了爭取業務,降低了價格,同時也降低了服務成本。


2、

服務意識。專利申請工作是一種長流程工作,發明專利的週期一般要歷經三年以上,中間除了會出現更換代理人的情況,還有就是代理機構中分工的問題,每個人有自己的工作負責範圍,而有些代理人覺得自己的工作只是撰寫文件,其他的事都與其無關,就會出現互相推諉的情況。也有些客觀存在的原因會被當成其不負責任的天然庇護,比如說專利不授權與不同審查員的主觀意識有關。


3、 大放厥詞,偷工減料。很多代理機構為了能搶到業務,會搞出包授權,不授權就全額退款的噱頭,實際上的操作就是在寫專利申請文件時把保護範圍寫的特別小,這樣就能大大提高通過的幾率,然而這也讓專利保護失去了實際意義,也讓權利人的專利變得毫無價值。

。。。


其實還有很多行業惡習,這裡不一一指出,但這些行為無疑是在涸澤而漁,給專利行業乃至整個社會,帶來極其不利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專利行業整體公信力受損。利用專利保護創新技術,其初衷是賦予技術創新者一些權利,鼓勵其行使權利獲得回報,促進新的創新,帶動社會進步。但是,專利規則被惡性利用後,其公信力必然會受到大眾的質疑,將不利於整個行業的長期發展。

第二影響了資本市場對專利投資的熱情和信心。美國總統林肯說過"專利是創新之火澆上了利益之油",對於技術持有人來說,想要利用創新技術獲得回報,一種很大的可能性來自投資人對技術的認可。專利權本可以作為具有國家資質的、獲得投資人信賴的有效工具,但在專利亂象不斷曝出後,投資人對專利技術的信心越來越持保留意見,不敢輕易相信。這對於整個創新技術的持有人乃至中國工業都是一種惡性影響。

第三專利服務業產業鏈受損。由於各種專利服務亂象的存在,導致整個專利服務產業鏈形成惡性循環:真正的有價值的專利得不到很好的專利代理服務,導致不能得到很好的市場保護,轉而尋求技術秘密等其他的保護手段;垃圾專利不斷湧現令投資者的信心不足,不敢貿然投資;轉移轉化的渠道不暢通,創新技術持有人能通過專利獲得回報的比例降低,從而影響他們進行科技創新的積極性;由於難以通過專利技術獲得融資,申請人捨不得花錢找高水平的專利代理,代理人處於成本考慮只能粗略處理……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下,產業鏈各個環節從業者的價值也隨之被拉低水準,行業待遇水準和准入門檻隨之降低,導致創新技術的保護質量難以保證,最終受傷害的是國家的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所以,對於專利代理機構而言,要拋棄"價格戰"路線,改走"質量取勝"的路線。要使客戶意識到、感受到不同的代理質量對其專利價值產出的不同的影響,只有這樣,客戶才能逐步尋求出高質量專利申請文件的代理公司為其做專利代理服務的工作,從而阻斷並減少了憑藉價格低而專利代理質量不高的代理公司的客戶源,從而可進一步消除"打價格戰"的專利代理市場。


最主要的,還是要國家來完善制度,提高監督力量,嚴懲專利造假,提高造假成本,杜絕現象。


包授權!價格戰!黑代理!專利代理在政策鉅變下該如何自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