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没耳朵”十喊九不应,家长学会这几招,不怕他假装听不见

孩子“没耳朵”十喊九不应,家长学会这几招,不怕他假装听不见

孩子“没耳朵”十喊九不应,家长学会这几招,不怕他假装听不见

很长时间,一到饭点我就听到隔壁的邻居大声喊孩子下楼吃饭。按理说,我们和邻居都隔了一堵墙,还能清清楚楚听到邻居喊孩子吃饭的声音,但是她家孩子好像就是听不见。每次邻居喊她家孩子吃饭都喊到发火,孩子才大声地回答一声“知道了”。所以,我一度怀疑,邻居家的孩子耳朵有问题,要么就是她家亲子间的关系出现了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很常见。有许多家长抱怨孩子“没耳朵”, 家长就像对着空气说话,孩子十喊九不应,变得越来越不听话,让人苦恼不已。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才发生了这个问题呢?

孩子“没耳朵”十喊九不应,家长学会这几招,不怕他假装听不见

孩子“没耳朵”十喊九不应的原因分析

孩子自身的原因

1、孩子太过专注于某件事

当孩子沉迷于一件事的时候,注意力会非常的集中。就算是大人在专注工作时,其他人说话也是很难听到的,更何况是专心致志的孩子,这时的孩子身心全部都被手上的事所吸引,大人说的话就会听不到。这是孩子专注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专注力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不应该随意打断。

孩子“没耳朵”十喊九不应,家长学会这几招,不怕他假装听不见

2、孩子因为叛逆而故意听不到

在孩子三四岁的时候,会产生叛逆的心理,这时的孩子,有了自我意识,想要抗拒父母的掌控,想拥有更多的自由选择权利,这在儿童心理成长过程中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根据性格不同,儿童反抗的行为也有所不同,一小部分的孩子勇于出声反抗,而很大一部分的孩子由于惧怕大人,只能用沉默来表达自己的反抗意愿,会出现装作没听见的情况,这是孩子的一种无声的抗议。

孩子“没耳朵”十喊九不应,家长学会这几招,不怕他假装听不见

3、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有些孩子从小就养成了懒散、磨蹭的生活习惯,这种习惯一直保持到了上小学,小学的课业增多,生活学习节奏不断加快,孩子懒散的习惯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改变,比如,从小作息时间没有规律,睡得晚起得晚,上学后,由于没有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就会导致早上家长一遍又一遍地叫,孩子就是听不见,起不来。

孩子“没耳朵”十喊九不应,家长学会这几招,不怕他假装听不见

家长本身的原因

1、平时太过啰嗦

平时在家,洋洋都对妈妈的话充耳不闻,因为洋洋的妈妈平时太过啰嗦,比如以前洋洋经常忘记饭前洗手,经过了妈妈的多次提醒,洋洋终于改掉了不洗手的毛病,但是妈妈担心洋洋又会忘记,因此在每顿饭前仍然要啰嗦一遍让洋洋洗手,洋洋越来越烦,渐渐地就对妈妈的啰嗦不予回应,装作听不见。

孩子“没耳朵”十喊九不应,家长学会这几招,不怕他假装听不见

2、家长用命令的语气对孩子说话,经常说教

许多父母喜欢用命令的语气对孩子说话,动不动就要进行一番说教,孩子犯错也抓着问题不放,严厉地指责, 甚至打骂。尤其是在孩子专注于某件事时,总是以自己的家长身份生硬地打断孩子,一旦孩子没有听见,就会发脾气,惩罚孩子。这种命令式说教会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从而故意听不见家长的话。

孩子“没耳朵”十喊九不应,家长学会这几招,不怕他假装听不见

3、家长因为自己的懒惰经常指使孩子做事

有的孩子说最不喜欢听见父母叫自己,因为一听见叫自己的名字准没好事。这是因为有些家长有些懒惰,喜欢指示孩子做这做那。孩子正是爱玩的年纪,在玩得兴致勃勃的时候,却被迫中断帮助父母做一些琐事,时间一长,孩子难免会抱怨。父母没有做到勤奋,却要求孩子勤奋,一旦孩子没有回应,家长就会严厉批评孩子不懂事。

孩子“没耳朵”十喊九不应,家长学会这几招,不怕他假装听不见

三、家长想要跟孩子有效沟通,要牢记这3点

1、家长要调整自己的态度

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决定了孩子对家长的态度。家长经常命令,说教,甚至训斥,打骂,都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抗拒家长的控制,用沉默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因此,如果孩子对家长的话置若罔闻,家长要反思自己,是否平时对孩子采用了错误的态度。对于孩子专注的事,家长要给予理解和尊重,只有孩子充分信任家长,才会听家长的话。

孩子“没耳朵”十喊九不应,家长学会这几招,不怕他假装听不见

2、家长要不断改进自己的方法

对孩子有要求时,家长应该蹲下来跟孩子平视,看着孩子的眼睛,用平和的语气跟孩子说话,这时孩子的注意力就会从手上的事转到家长这里,家长的话孩子就会听进心里了。如果家长居高临下地命令孩子,或者太过啰嗦,就会让孩子抵触,不愿意回应。根据每个孩子的性格和情况,家长要不断改进方式方法,找到最有效的解决途径。

孩子“没耳朵”十喊九不应,家长学会这几招,不怕他假装听不见

3、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家长可以给孩子规定好玩耍的时间,比如规定10分钟看电视,孩子认可后,到了时间就会自觉地关闭电视。还可以与孩子约定,以后家长的要求只说一遍,因为自己听不见而产生的后果,要自己承担。比如,每天早上父母只叫一遍起床,如果因为自己的懒惰起不来,耽误了上学时间,要自己承担迟到的后果。提前制定规则会摒弃孩子懒散,任性的毛病,帮助孩子养成自律的习惯。

孩子“没耳朵”十喊九不应,家长学会这几招,不怕他假装听不见

爸爸妈妈平常可以多为宝宝买一些故事书和绘本,丰富宝宝的小书库,不要让宝宝“闹书荒”,爸爸妈妈们每天都有很多故事可以给宝宝讲。

在每天或每周设置一个固定的时间,爸爸妈妈们放下忙碌的工作,专门用来“亲子阅读”很重要。

和宝宝一起阅读,还可以让宝宝把听过很多遍的故事,再讲给你听,锻炼宝宝的总结和表达能力提高宝宝的表现力

孩子“没耳朵”十喊九不应,家长学会这几招,不怕他假装听不见

优秀的孩子必定是见过世面的孩子,他们的背后一定站着一对有眼界有见识的父母。

有见识的父母,不等于有钱的父母。比如,给孩子买一本童书绘本用不了多少钱,但会让孩子学习到很多知识。阅读能够活跃脑细胞,孩子喜欢阅读,就更聪明!从小养成阅读习惯的孩子,而且在孩子3岁半-6岁是孩子的阅读敏感期,这个时期好好培养,有助于让孩子形成终生的阅读习惯

孩子“没耳朵”十喊九不应,家长学会这几招,不怕他假装听不见

这套《儿童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绘本》就很不错,一套共有10册。中英双语绘本,对于家长启蒙孩子的英语思维也有很大帮助。在3岁前,父母可以读给孩子听,当做睡前故事书。在3-6岁当做好习惯养成的故事书,用来帮助孩子管理情绪,养成好性格。

孩子“没耳朵”十喊九不应,家长学会这几招,不怕他假装听不见

这套绘本共有10本,分别是《我能保护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诚实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随便发脾气》、《我们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礼貌》、《分享是我快乐》,《妈妈我能行》、《养成好习惯》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教会孩子学会表达。

孩子“没耳朵”十喊九不应,家长学会这几招,不怕他假装听不见

在学习型家庭和不爱学习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所接受的熏陶就不同,孩子的习惯、智力、阅历及胸怀等也都会出现差异,最终个人的命运甚至还会发生改变。做为父母,应尽我们所能,给予孩子一个好的起点和平台,让孩子能够到那更广阔的天空去有所作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