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大氣層那麼厚重,哪裡是地球的邊界呢!

地球擁有大氣層,從太空外看地球是一個藍色行星。它的輪廓是那麼的明顯,一個大球體。但接近地球過程,是先經過大氣層,才能達到地表層,甚至進入海洋。處於陸地生活的我們而言,空氣就在周邊上,它就好像食物一樣,一直被我們使用著。

觀點:空氣顯然是地球的組成成分,就可以排除陸地、海平面是地球與外太空的邊界的想法。

即大氣層屬於地球範圍內。

現在我們能夠坐飛機,飛機在大氣層飛行。原因是眾所周知的,飛機依靠空氣的上下氣流差漂在大氣層飛行。可知飛機所達到的高度,不是地球的邊界所在。你知道目前的飛機空中高度達到多高嗎?我坐過的,上升的過程,像遊樂園的跳樓機。

看似沒有東西抓住飛機,卻讓飛機離開地球表面,真是太神奇,萬一掉下面,真是一了一百。

地球的大氣層那麼厚重,哪裡是地球的邊界呢!

大型噴氣客機在起飛之後,它必須迅速升高到7000米以上的高空,在這個高度上飛行既省油而且還飛得快,但最高不能超過13000米。再往上飛,它的發動機能力就不夠了。中小型飛機的活動範圍在7000米以下。超音速客機的飛行高度在13000到18000米之內。

飛機上升到一定高度飛行,就在平流層進行的。

地球的大氣層那麼厚重,哪裡是地球的邊界呢!

大氣層被科學家劃分出對流層、平流層、臭氧層、中間層、熱層和散逸層六個層級。從等級來看,熱層、散逸層是最有可能是地球的邊界所在位置。散逸層直接就說是地球與太空之間的邊界行麼!答案是:肯定不行,不然本文還需要寫嗎?你說是不是。

從太空外看地球是一個藍色行星。它的輪廓是那麼的明顯,輪廓邊沿就是散逸層。當我們的火箭上升經過散逸層時,輪廓是模糊的。我們的肉眼本來就看不到無色無味的空氣,何況達到散逸層。

不過,飛機在平流層時,我看到一團團白雲,不知道摸白雲是什麼感覺,感覺是一種商機又來了。

觀點:邊界在一個視角來看,是明確無疑的;從另一種視角來看,是模糊不清。地球的大氣層那麼厚重,哪裡是地球的邊界呢!答案就是散逸層。

擴展

希望通過地球例子,讓你明白"邊界"具有兩面性。

還有兩種邊界是人們感興趣的內容,一是人的極限在哪呢!二是宇宙存在邊界嗎,若有在哪,我們可以發現它嗎?

對宇宙有著新認識,大概是日心說理論被確認失敗地心說之後吧!蘇聯在20世紀中葉成功發射載人飛機,更是走向實質性的一步。人類沒有就此停留,例如哈勃空間望遠鏡用過觀測太空,讓人們知道太空中到底有什麼,是我們所不知道的。隨著天體設備不斷升級,觀測範圍更廣,宇宙到底是多大,成了一個迷!


健身是人們最常見的突破身體極限方式。例如:百米跑步對人類而言,目前能達到9秒多。自己最高能跑百米多少秒呢!看看網友在評論怎麼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