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感覺夕陽落下去的更快?

剛才在頭條上發現一個有趣的問題:為什麼看日落的時候總感覺太陽落得特別快,同樣,清晨也感覺朝陽升的比較快,相反其他時間,就很難感覺到太陽在移動?

在日出或者日落的時候,太陽處在地平線附近,這時候太陽穿過了厚厚的大氣層,陽光發生了折射現象,根據光的折射原理我們很容易理解太陽光具體的折射形式,所以當我們看起來好像太陽還在天上,其實已經掉到地平線下面去啦。

當太陽在我們頭頂上時,雖然此時也有折射現象,但由於入射光角度較小,所以折射現象不是那麼明顯。

以太陽落山為例,當我們還能看到夕陽時,根據光的成像原理,我們看到的是空中的虛像,顯然光的折射程度與大氣層厚度是成正比的,假設太陽為A點,入射光與大氣層接觸這個點為B點,人的眼睛位置為C點,B、C之間的折射光路假設為一條弧線的話,那麼有理由認為,當太陽從正午到落山這一段時間,BC弧的弧度是逐漸變大的。反過來說就是,當太陽落山時,B點在大氣層上劃過的相同大小的位移,A點即是太陽要走過更多的位移,所以看到太陽落山跑的更快啦。


為什麼我們感覺夕陽落下去的更快?

太陽光的折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