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因上網課自殺事件接連發生,背後這些原因值得我們深思

特殊情況下,網課成為了學生教育學習上不能缺少的一部分。然而,近段時間,學生因上網課自殺事件接連發生,這引起了社會不少人的關注和熱議。

學生因上網課自殺事件接連發生,背後這些原因值得我們深思

星主近幾天發的文章,只要涉及到網課,都能收到一些家長、學生以及老師的吐槽和傾訴。甚至有不少人將悲劇的發生都歸結於網課這件事。可是,仔細想想,甚至認真去看看這些新聞案例,就會發現,網課只是導火線,背後的這些教育原因才值得我們真正去深思和反省。

在談及需要我們深思和反省的原因前,我們先來看看這些新聞事件的衝突是什麼。

學生因上網課自殺事件接連發生,背後這些原因值得我們深思

14歲女孩服藥,是因為家庭貧窮、父母殘疾,上網課加劇了她對現實的無奈和悲涼;

16歲男孩是因為母親提醒上網課而不滿,所以拿刀假意傷害自己,嚇唬母親。

河北學生是上網課不積極,與母親發生爭吵後,衝動跳樓。

這幾個案例有什麼共同的特點?

1、都是青春期的孩子,處於12—16歲之間。

2、對網課有無助感、焦慮感;

學生因上網課自殺事件接連發生,背後這些原因值得我們深思

星主說教育

1.6萬粉絲

學生因上網課自殺事件接連發生,背後這些原因值得我們深思

星主說教育

03-07 23:39教育達人

特殊情況下,網課成為了學生教育學習上不能缺少的一部分。然而,近段時間,學生因上網課自殺事件接連發生,這引起了社會不少人的關注和熱議。

星主近幾天發的文章,只要涉及到網課,都能收到一些家長、學生以及老師的吐槽和傾訴。甚至有不少人將悲劇的發生都歸結於網課這件事。可是,仔細想想,甚至認真去看看這些新聞案例,就會發現,網課只是導火線,背後的這些教育原因才值得我們真正去深思和反省。

在談及需要我們深思和反省的原因前,我們先來看看這些新聞事件的衝突是什麼。

14歲女孩服藥,是因為家庭貧窮、父母殘疾,上網課加劇了她對現實的無奈和悲涼;

16歲男孩是因為母親提醒上網課而不滿,所以拿刀假意傷害自己,嚇唬母親。

河北學生是上網課不積極,與母親發生爭吵後,衝動跳樓。

這幾個案例有什麼共同的特點?

1、都是青春期的孩子,處於12—16歲之間。

2、對網課有無助感、焦慮感;

那麼,這些共同特點和造成這幾起悲劇有什麼聯繫?父母、學校老師和社會又應該從中得到什麼深思和反省?

首先,青春期孩子敏感、自尊心強,與他們溝通需要花更多心力。

14歲女孩被問一句“為什麼不打卡交作業”而崩潰,是因為青春期的敏感和自尊放大了她貧窮和卑微的屈辱感,從而走向了那樣一條絕路。16歲男孩同樣,因為青春期的敏感和自尊,覺得母親的提醒是對他有懷疑,從而出現了玻璃心。河北學生也是,母親的嘮叨和訓斥,讓他感受不到尊重,青春期的敏感又會使他變得衝動,於是一起之下跳樓。

學生因上網課自殺事件接連發生,背後這些原因值得我們深思

星主說教育

1.6萬粉絲

學生因上網課自殺事件接連發生,背後這些原因值得我們深思

星主說教育

03-07 23:39教育達人

特殊情況下,網課成為了學生教育學習上不能缺少的一部分。然而,近段時間,學生因上網課自殺事件接連發生,這引起了社會不少人的關注和熱議。

星主近幾天發的文章,只要涉及到網課,都能收到一些家長、學生以及老師的吐槽和傾訴。甚至有不少人將悲劇的發生都歸結於網課這件事。可是,仔細想想,甚至認真去看看這些新聞案例,就會發現,網課只是導火線,背後的這些教育原因才值得我們真正去深思和反省。

在談及需要我們深思和反省的原因前,我們先來看看這些新聞事件的衝突是什麼。

14歲女孩服藥,是因為家庭貧窮、父母殘疾,上網課加劇了她對現實的無奈和悲涼;

16歲男孩是因為母親提醒上網課而不滿,所以拿刀假意傷害自己,嚇唬母親。

河北學生是上網課不積極,與母親發生爭吵後,衝動跳樓。

這幾個案例有什麼共同的特點?

1、都是青春期的孩子,處於12—16歲之間。

2、對網課有無助感、焦慮感;

那麼,這些共同特點和造成這幾起悲劇有什麼聯繫?父母、學校老師和社會又應該從中得到什麼深思和反省?

首先,青春期孩子敏感、自尊心強,與他們溝通需要花更多心力。

14歲女孩被問一句“為什麼不打卡交作業”而崩潰,是因為青春期的敏感和自尊放大了她貧窮和卑微的屈辱感,從而走向了那樣一條絕路。16歲男孩同樣,因為青春期的敏感和自尊,覺得母親的提醒是對他有懷疑,從而出現了玻璃心。河北學生也是,母親的嘮叨和訓斥,讓他感受不到尊重,青春期的敏感又會使他變得衝動,於是一起之下跳樓。

這裡,星主更多想對父母們說:面對12歲起的孩子,說話和行事要更注意分寸。多瞭解青春期孩子的個性特徵,對孩子採取的教育要有講究,不能再是以往的簡單粗暴的命令式教育了。用清華附中校長的話說——孩子處於青春期,要多做飯少說話。

至於學校老師,如果教的學生是中學生,且學生家庭貧困,星主想提醒:這樣的學生在青春期的敏感度和自尊心都會比其他學生高出許多,如果涉及到學雜費、學習資源設備等需要依賴金錢的事情,還請多斟酌一下話語,儘量降低觸碰學生內心最脆弱的地方。不是他們玻璃心,而是這個年紀如此。他們需要時間去過這個坎,需要時間去成長。

學生因上網課自殺事件接連發生,背後這些原因值得我們深思

其次,網課之下,學生有無助感和焦慮感並非個案,需社會各方共處理。

除了上文談到的三個案例,事實上,網課帶來的無助感和焦慮感是很普遍的情況。而且不僅僅是學生、家長和教師也同樣出現。學生為學習方式和狀態煩惱;家長為孩子教育態度和健康煩惱;教師則為家長的反饋和教學方式而苦惱……

這裡,主要是想對社會和相關部門說,在當下這樣的特殊情況,面對學生們上網課存在學習條件困難的情況下,還希望能進行排查和給予資源解決。面對學生上網課無法進入狀態,家長對學生上網課的精神負擔,以及教師的教學壓力等,其實他們都面臨著很多的心理問題,如果可以的話,還希望各地的心理健康機構能給予他們幫助和疏導。

學生因上網課自殺事件接連發生,背後這些原因值得我們深思

最後,不得不說,疫情當下的教育情況,對社會任何一方來說,都是一種挑戰。在此,只希望5月快點到來,疫情結束,讓我們的學習工作生活都回歸正常。當然,這裡也衷心希望“學生因上網課自殺”的悲劇不要再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