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集序》的真跡在哪?

天官賜福963


《蘭亭集序》的真跡到底何去何從了呢?這就不得不提到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唐太宗李世民!提到唐太宗李世民大多數人首先會想到的是他卓越的政績,但其實他除了是一位偉大的帝王外,還是一名書法愛好者,尤其喜愛書聖王羲之的書法。其他書法家的作品在李世民的眼裡都黯然失色,其對王羲之書法的迷戀和痴迷一點也不亞於今天的追星族和發燒友。


於是李世民開始了對王羲之書法真跡如痴如醉的搜尋。上有所好,下屬自然更加懂得投其所好,長安城內一時之間湧現出了各種王羲之的書法真跡,褚遂良、歐陽詢等老臣也開始了對王羲之書法真跡夜以繼日的鑑別。

據史書記載,眾臣共鑑定王羲之真跡多達兩千多張,最後一起獻給了李世民。然而在眾多的真跡中獨獨缺了王羲之的文墨至寶《蘭亭集序》,這令李世民無法釋懷,於是開始了對其下落的苦苦探究。

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李世民得知《蘭亭集序》的真跡流落於王羲之七世孫智永的一名徒弟辯才的手中,李世民多次索取均被辯才回絕。為了得到它,李世民不惜派監察御史蕭翼裝扮成書生去接近辨才,才尋機取得《蘭亭集序》,李世民對得之不易的《蘭亭集序》真跡視若至寶,因此傳言其真跡在李世民駕崩之時作為殉葬品永別於世。

但有趣的是,五代時期歷史上鼎鼎有名的盜墓者溫韜在盜取了李世民的昭陵後,在他的出土文物清單上卻並沒有看見《蘭亭集序》的蹤影,因此有傳言稱是李世民的兒子唐高宗李治偷偷換取了《蘭亭集序》的真跡,後隨葬於李治與武則天合葬的乾陵之中。

關於《蘭亭集序》真跡的下落時至今日依然是一個巨大的謎團,近年來關於《蘭亭集序》真跡重現於世的新聞也是層出不窮,然而最後經鑑別都是虛假消息,因此《蘭亭集序》的真跡現在到底深藏於哪一個晦暗的角落裡沉睡著,我們依然不得而知。


風狸


“蘭亭集序”,即《蘭亭帖》。

晉王羲之於穆帝(司馬聃)永和九年三月三日同謝安等四十一人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襏禊之禮。羲之作《蘭亭序》,用蠶繭紙、鼠須筆書,凡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有重文者,字體悉異,世稱為《蘭亭帖》。

在隋以前,其名尚不甚重,唐初李世民(太宗)酷愛“二王”書法,從羲之七世孫僧智永的弟子辯才處得其真跡,分搨數本,以賜皇子近臣。

虞世南、褚遂良等始盛推之,後代益加誇飾,以此為真書的極軌。

傳說唐太宗特別喜愛王羲之墨翰,多方搜求,購募備盡,“有大王真跡三千六百紙”,唐太宗死時,以真跡殉葬於昭陵,“隨仙駕入玄宮”,作了隨葬品。今存定武神龍諸本皆據歐陽詢、褚遂良臨搨本翻刻。(參閱唐張彥遠《法書要錄.三》、唐何延之《蘭亭記》、宋桑世昌《蘭亭考.三》)

王羲之(321~

379年),字逸少,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定居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人稱王右軍。我國傑出的書法家,草書學張芝,正書學鍾繇,備精諸體,並博取眾長,一變漢魏以來質樸的書風,成妍美流便的新體,稱譽千載,歷來有“書聖”之稱,為歷代學書者所崇尚。





國粹繁榮絢麗日


唐太宗李世民酷愛《蘭亭集序》,死後將其隨葬。現在見到的是摹本和臨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