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在白門樓被殺後,他的女兒去哪了,是什麼結局

呂布,是我們都熟悉的歷史人物,東漢末年著名軍閥,為人勇武,聞名天下,民間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一說。

呂布在白門樓被殺後,他的女兒去哪了,是什麼結局

關於呂布的死,正史《三國志》這樣記載:建安三年(198年),曹操率軍攻打呂布,圍攻下邳城三個月,呂布部下相繼叛降,呂布見大勢已去,於是投降。曹操開始愛惜呂布人才,想饒他一死,但劉備說:“您知道呂布是如何對待丁建陽和董卓的嗎!”呂布大罵:“大耳兒劉備最無信義!”最終呂布被縊殺,部下陳宮、高順亦同死。

這和小說《三國演義》的描述基本一致,所以這個情節大家都耳熟能詳。

呂布在白門樓被殺後,他的女兒去哪了,是什麼結局

在《三國演義》和《三國志》中,都明確寫了呂布有一個女兒,那麼呂布死了,他的女兒的怎麼樣了,正史上沒有說,史學文獻中定義為不知所蹤。那他女兒在呂布死後去哪裡了,結局又是如何呢?

關於呂布女兒,明確的記載有兩處,一個是陳壽的《三國志》,一個是裴松之為《三國志》做註解中,引用的《英雄記》上的記載。

《三國志》記載:“術欲結布為援,乃為子索布女,布許之。術遣使韓胤以僭號議告布,並求迎婦。沛相陳珪恐術、布成婚,則徐、揚合從,將為國難,於是往說布曰;“曹公奉迎天子,輔贊國政,威靈命世,將徵四海,將軍宜與協同策謀,圖太山之安。今與術結婚,受天下不義之名,必有累卵之危。”布亦怨術初不己受也,女已在塗,追還絕婚,械送韓胤,梟首許市。”

是說袁術想拉攏呂布結盟,以便互相支援,便為他兒子向呂布女兒求婚,呂布答應了,而且已經把女兒送出去了,但由於聽了陳珪的挑撥,又把女兒從半路追了回來,還把袁術派來的使者給殺了。

裴松之為《三國志》做註解中,引用《英雄記》的記載:“布恐術為女不至,故不遣兵救也,以綿纏女身,縛著馬上,夜自送女出與術,與太祖守兵相觸,格射不得過,復還城。”

這個和《三國演義》中描述的差不多,是說曹操圍城,呂布向袁術求救,怕他怪上次嫁女兒反悔的事,就把女兒包好綁在馬上,企圖夜間突圍送女,但因為曹軍兵將阻擋,殺不出去,只得返回城裡。

呂布在白門樓被殺後,他的女兒去哪了,是什麼結局

《英雄記》的作者是王粲,“建安七子”之一,東漢末年著名文人,最早他投靠劉表,後來劉表的兒子劉琮投降曹操,王粲就到了曹操陣營。他歸附曹操的時候,相距呂布被殺僅僅只有10年,那時曹軍中曾與呂布交過戰的將領們都在,所以這段描述應該是準確的。

但呂布女兒的下落沒有記載,我們可以通過綜合史料,對她的結局做一個推斷。

呂布女兒的結局不外乎有以下5種:

1、全家都被曹操殺死。

2、被曹操賞給軍人為妾為奴。

3、亂軍中被殺。

4、混在亂民中逃走,後不知所蹤。

5、被曹操放走了。

呂布在白門樓被殺後,他的女兒去哪了,是什麼結局

我們逐條分析一下:

首先,第一條,全家都被曹操殺死。

這個最不可能。如果呂布全家被殺,會有很多目擊者。呂布是當時著名的軍閥之一,按現在話說,是大咖級人物,非一般將領可比,這麼重要的人物,他的全家被殺,會是很了不得的大事,曹操手下眾多將領都會知道,而且事後轉述的時候,也不可能把情況傳錯。這種大人物被滅門的大事,陳壽一定會據實記載;王粲距離呂布被殺時間最近,而且身在曹營,他一定也會記,但他們都沒有,說明被殺的可能性不存在。

同樣道理,如果呂布女兒被送給某人為妾為奴,以呂布女兒的身份地位,接受的人必定是曹營中非常重要、立有極大功勞的人物,在場目擊者同樣會有清晰準確轉述,史書也一定會有記載,比如袁術的女兒後來幾經輾轉,最終被收入孫權宮中,袁術孫女最後嫁給了孫權兒子,《三國志》都有記載,但呂布女兒沒有記載,所以第二條的可能性也不存在。

第三條,在亂軍中被殺。呂布是看到敗局已定之後,自己投降的(這一點和三國演義有區別),不是城池被攻破甚至打了巷戰才失敗的,所以不會有亂軍的情況,因此第三條的可能性也不存在。

第四條同理,自己開門投降的城池,不會有亂民,四周都是圍城的曹軍,呂布都殺不去,百姓和他女兒也不會逃不出去,所以第四條也不可能發生。

那最有可能的就是最後一條,呂布女兒被曹操放了。說這條可能性最大原因有三個:

1、三國志中,除非涉及權力鬥爭和政權安危,或是大惡大仇,否則軍閥之間基本沒有趕盡殺絕的,尤其是對對方的妻子女兒(兒子可能要危險一些)。無故趕盡殺絕,是非常殘暴的表現,道義上的損失非常大。

魏晉時期,士族文人集團的輿論能量非常強大,道義上破產,憑你勢力再大,也沒有高士願意追隨,人人一口唾沫也能把你淹死,非常非常的不划算。大咖們到處表白自己仁義還來不及呢,誰會傻到幹這事;

曹操是梟雄,是不世出的偉人,心狠但並不殘暴,他更不會這麼幹。

呂布在白門樓被殺後,他的女兒去哪了,是什麼結局

2、呂布是人中龍鳳,曹操實際上非常欣賞他,曾動過不殺之心,要不是劉備,呂布真不一定死。殺了呂布,估計曹操就不是太情願,再為難他妻女就可能性更低;

3、還有一件事可以作為旁證,來支持這個推斷。

呂布的謀士陳宮被擒不降,曹操愛惜他是人才,想迫使他投降,就威脅他:“想不想讓你母親女兒都活著?”陳宮回答:“我聽說以孝治天下者,不殺絕別人的親屬,實施仁政者不會讓別人斷絕祭祀,我母親的死活全在您的決定,不是我能管的。”曹操於是在殺了陳宮之後,把他的母親做了安置並奉養終身,把他的女兒安排出嫁了。

從這裡完全可以推斷,不投降的陳宮,曹操都沒有難為他的家屬,投降的呂布,以曹操的胸懷,更不會受到殘忍對待,所以呂布的女兒更可能被放走了,甚至和陳宮家屬一樣被曹操妥善安置了。

這個觀點你同意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