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悬赏“全民灭鼠"抓一只奖5元,结果如何?

抓到一只老鼠,奖励5块钱。你觉得这个政策怎么样?

江西赣州一居委会近日出台了一个政策,向市民公开悬赏抓老鼠。

江西悬赏“全民灭鼠

这个政策规定比较具体,捉到的老鼠要密封,不能残缺,不能弄虚作假,否则,也要受到处罚。

这样一个看起来不错的政策,怎么一出台就立刻就引起了人们的议论与质疑?

一部分人认为,这样的政策有几个好处:

老鼠随处可见,为害很大,出台奖励政策,可以调动市民的积极性,形成“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局面。

5块钱的奖励,比较适中,部门出得起,灭鼠的人有动力,如果一旦人人动手、家家除害,城市的鼠害很快就会消除。

可反对的市民也大有人在。

有的人认为这是在转移压力,有的认为这是在抢猫的饭碗。

有人认为此事有前车之鉴,有很多的潜在不确定性,好心的政策未必能达到好的效果。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类似的政策真的出现过,其结果却出人意料。

历史学者张鸣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跟出钱奖励捉老鼠如出一辙。

江西悬赏“全民灭鼠

民国初期,上海租界也有很多的乌鸦,让租界的管理方很是恼火。

每到大型集会或举办音乐会的时候,成群结队的乌鸦栖息于树上,树下的绅士淑女达官贵人往往成为乌鸦的袭击对象。

一团团的乌鸦粪掉到这些人的衣服上,让举办活动的人与租界的管理者颜面尽失。

如何除掉这些讨厌的乌鸦?

租界管理者煞费苦心,出台了一个悬赏政策:凡是有人上交乌鸦脑袋,就可以领到一点赏钱。

这个政策一出台,立刻产生效果。

许多人捉到乌鸦,便跑到租界来领赏。租界的乌鸦也是迅速减少。

可不久,奇怪的情况出现了:租界的乌鸦越来越少,可来上交乌鸦脑袋的人却络绎不绝。

这是怎么回事?

租界仔细一打听,才发现原来精明的上海人知道上交乌鸦脑袋可以得赏钱,除了正常的捕捉,有的人甚至饲养乌鸦,为的是来领钱。

租界眼看自己的政策被这样“利用”,连忙紧急叫停悬赏政策。

这个看起来很好的高招,就这样寿终正寝了。

一个政策的出台,不光要有决策者自身的想法,更要考虑到执行者这个最大的变量。

只要大家仔细观察,一个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许多人会根据自身立场、利益进行解读,甚至选择性执行。

江西悬赏“全民灭鼠

具体到悬赏上交乌鸦脑袋的失败,一个最基本的因素被忽视了:

政策的初衷是为了减少乌鸦的脑袋,可精明人的脑袋想出了应对的办法,利用悬赏的政策来大量饲养与繁殖乌鸦,从中获利,这样原来是想减少乌鸦的政策,竟然变成了刺激乌鸦增长的政策。

这看起来不合理,仔细一想却很符合逻辑。

正因为有这样的前车之鉴,人们对于悬赏捉老鼠提出质疑,不是很正常的吗?

你觉得悬赏捉老鼠的办法可行吗?能不能持续下去?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