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大佬許禹生談太極拳之流派(為啥張三丰是太極拳的祖師爺)

太極拳之流派

許禹生


民國大佬許禹生談太極拳之流派(為啥張三丰是太極拳的祖師爺)


自伏羲畫卦,闡明陰陽,而太極之理己寓於其中。嗣更命陰康作大舞,以宣導湮鬱,黃帝作內經,採按摩導引諸法,均本太極之理,為無形式之運動。華陀本莊子吐故納新,熊經鳥申,作五禽經,以授吳普,是時已開姿勢之先河矣。


民國大佬許禹生談太極拳之流派(為啥張三丰是太極拳的祖師爺)


唐許宣平,所傳太極拳名三世七。因祗三十七勢而得名。其教練之法,為單式教練,令學者一勢練熟再授一勢,無確定拳路,功成後,各勢自能互相連貫,相繼不斷。故又謂之長拳。其要訣有八字歌、心會論、周身大用論、十六關要論、功用歌。傳宋遠橋。


民國大佬許禹生談太極拳之流派(為啥張三丰是太極拳的祖師爺)


俞氏所傳之太極拳,名先天拳,亦名長拳。得唐李道子之傳。李居武當山南巖宮,不火食,第日啖麥麩數合。人稱之為夫子李雲。俞氏所傳之人,可知者有俞清慧、俞一誠、俞蓮舟、俞岱巖等。


民國大佬許禹生談太極拳之流派(為啥張三丰是太極拳的祖師爺)


程氏太極拳術,始自程靈洗。其拳術得之於韓拱月。傳至程 珌 。改名小九天,共十四勢。有用功五志、四性歸原歌。

殷利亨所傳之太極拳術,名後天法。傳胡鏡子。胡鏡子傳宋仲殊其式法十七,多屬肘法。雖其勢法名目不同,而其用一也。


民國大佬許禹生談太極拳之流派(為啥張三丰是太極拳的祖師爺)


張三丰名通,字君實,遼陽人,元季儒者,善書畫。中統元年,曾舉茂才異等,任中山博陵令。慕葛稚川之為人,遂絕意仕進。遊寶雞山中,有三山峰,挺秀倉潤可喜,因號三豐子。世之傳三豐先生者不下十數,均未言善拳術。洪武初,召之入朝,路阻武當,夜夢玄武大帝授以拳法,旦以破賊。故名其拳曰武當派,或曰內家拳。內家者,儒家之意,所以別於方外也。又因八門五步為此拳中之要訣,故名十三式,言十三法也。後世誤解以為姿勢之勢,則謬矣。傳張松溪、張翠山。先是宋遠橋與俞蓮舟、俞岱巖、張松溪、張翠山、殷利亨、莫谷聲等七人為友,往來金陵之地,尋同往武當山,訪夫子李先生不遇,適經玉虛宮,晤三豐先生,七人共拜之,耳提面命者月餘而歸。自後不絕往拜。由是而觀,七人均師事三豐。惟張松溪、張翠山傳者名十三式耳。


民國大佬許禹生談太極拳之流派(為啥張三丰是太極拳的祖師爺)


或曰三豐系宋徽宗時人,值金人入冠,彼以一人殺金兵五百餘。山陝人民慕其勇,從學者數十百人,因傳其技於陝西。元世祖時,有西安人王宗嶽者,得其真傳,名聞海內,著有太極拳論、太極拳解、行功心解、搭手歌、總勢歌等。溫州陳同曾多從之學,由是由山陝而流傳於浙東。


民國大佬許禹生談太極拳之流派(為啥張三丰是太極拳的祖師爺)


又百餘年,有海鹽張松溪者,在派中最為著名[見寧波府志]。後傳其技於寧波葉繼美近泉。近泉傳王徵南來鹹,清順治中人,徵南為人勇而有義,在明季可稱獨步。黃宗羲最重徵南[其事蹟見《遊俠佚聞錄》]。徵南死時,曾為作墓誌銘。黃百家主一為傳內家拳法,有六路長拳、十段錦等歌訣。徵南之後,又百年,始有甘鳳池。此皆為南派人士。


民國大佬許禹生談太極拳之流派(為啥張三丰是太極拳的祖師爺)


其北派所傳者,由王宗嶽傳河南蔣發,蔣發傳河南懷慶府陳家溝陳長興。其人立身中正不倚,形若木雞,人因稱之為牌位先生。子二人,曰耿信、曰紀信。

時有楊露蟬先生福魁者,直隸廣平府永年縣人,聞其名,因與同裡李伯魁共往師焉。初至時,同學者除二人外皆陳姓,頗異視之。二人因更相結納,盡心研究,常徹夜不眼。牌位先生見楊之勤學,遂盡傳其秘。楊歸傳其術偏鄉里,俗稱軟拳,或曰化拳,因其能避制強硬之力也。嗣楊遊京師,客諸府邸,清親貴王公貝勒多從受業焉。旋為旗營武術教師。有子三,長名 錡,早亡,次名 鈺,字班侯,三名鏗,字健侯,亦曰鏡湖,皆獲盛名。


民國大佬許禹生談太極拳之流派(為啥張三丰是太極拳的祖師爺)


餘從中鏡湖先生遊有年,諗其家世,有子三人,長曰兆熊,字夢祥,仲名兆元,早亡,叔名兆清,字澄甫。班侯子一,名兆鵬,務農於鄉里。


民國大佬許禹生談太極拳之流派(為啥張三丰是太極拳的祖師爺)


當露蟬先生充旗營教師時,得其傳者蓋三人,萬春、凌山、全佑是也,一勁剛、一善發人、一善柔化、或謂三人各得先生之一體,有筋骨皮之分,旋從先生命,均拜班侯先生之門,稱弟子。有宋書銘者,自雲宋遠橋之後,久客項城幕,精易理,善套路太極拳術,頗有所發明,與餘素善,日夕過從,獲益匪鮮。本社教員紀子修、吳鏗泉、劉恩綬、劉彩臣等多受業焉。(吳為全佑子,紀常與凌君為友。)[完]


民國大佬許禹生談太極拳之流派(為啥張三丰是太極拳的祖師爺)




民國大佬許禹生談太極拳之流派(為啥張三丰是太極拳的祖師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