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看隴南】甘肅隴南:秦巴特困片區脫貧攻堅“優等生”

2013年隴南全市283萬人中有83萬貧困人口。

“隴南貧困發生率位列全省14個市州第一,貧困人口數量在秦巴山特困片區18個市中位列第一,9縣區全部為國列貧困縣,貧困縣佔比全國第一。”隴南市委書記孫雪濤如是說。

山大溝深,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地處秦巴山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的甘肅隴南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貧困人口多,其貧困類型、成因在全國具有典型性。

作為全國扶貧開發的主戰場,近年來,隴南立足當地實踐,探索創新出片區扶貧、產業扶貧、電商扶貧等多樣脫貧攻堅路徑,破解了區域性難題,隴南也成為脫貧攻堅“優等生”。

片區扶貧 不讓一個貧困村掉隊

水泥路連通每家每戶,村子裡小橋流水亭臺,新修的村舍錯落有致……走進位於大山深處的甘肅省隴南市禮縣羅壩鎮郭家村,煥然一新的村容村貌不禁讓人眼前一亮。

雖然郭家村仍是未脫貧村,但是和土路、土房“牲畜滿村跑、家禽滿院轉、垃圾靠風颳、糞便靠風化”的過去相比,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郭家村所屬的羅壩鎮,正屬於隴南劃分的25個特困片區中的崖城片區。

而這一切變化都得益於當地以片區扶貧,集中力量補齊特困村基礎設施短板的措施。

為加快補齊基礎設施發展短板,隴南市把貧困程度最深、貧困人口最集中、扶貧工作難度最大的地區劃分為25個特困片區,整合項目資金,傾斜幫扶力量,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分步驟、有計劃地進行特困片區攻堅。

“現在基礎設施的短板已經補齊了,我們的精力轉向了產業發展!”羅壩村黨委書記宮勤學說,經過4年的努力追趕,郭家村水、房、路的短板已經基本補齊,他們正在根據當地群眾養牛的傳統,走合作社帶貧的路,讓群眾發展養牛產業脫貧致富。

近年來,隴南市通過片區扶貧,完成10萬多戶農村危房改造。通過“拆危治亂”行動整治無人居住危舊房、廢棄圈舍、殘垣斷壁等影響村容村貌問題,解決供水盲點問題、以每年3000公里的速度修建、硬化鄉村公路,統籌補齊貧困鄉村基礎設施短板,使貧困村生產生活條件發生了巨大變化。

也正是這種以村為單位,整片整區推進的片區扶貧,不僅避免了過去的碎片化建設問題,節省了財力、人力,讓貧困村基礎設施得以完善。

產業扶貧 讓貧困群體成增收“優等生”

在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油橄欖基地,兩水鎮杜家溝村村民杜海珍正在給橄欖樹施肥。

“要在樹冠外圍投影下來的位置施肥,這樣有利於細根對養分的吸收。”從只會種植傳統農作物到油橄欖的種植,杜海珍不但已經掌握了種植技術,還可以到油橄欖示範園區打工賺錢,一天收入80元。

“政府給我們提供橄欖苗木,還提供技術培訓指導,採收的鮮果還專門有企業來收購。”杜海珍說。

“油橄欖生長在坡地荒山,畝產收入達到3000元。”隴南市武都區大灣溝油橄欖示範園區負責人趙海雲告訴記者,近年來,基地加強示範引領,鼓勵能人大戶和企業承包、租賃、拍買集體荒山、荒坡、荒灘,鼓勵農民流轉土地、集中經營,大面積栽植油橄欖,實現了適生區全覆蓋。基地油橄欖種植面積從2011年的18萬畝,擴大到了48萬畝,受益農戶4.5萬戶21萬多人。

而武都區只是隴南發展油橄欖產業助農增收的一個縮影。

油橄欖是隴南的“獨一份”產業。隴南市依託氣候溫潤、物產豐富的優勢,把發展農業特色產業作為增加農民收入、增強內生動力的富民工程來抓,大力發展油橄欖、核桃、花椒、蘋果四棵“搖錢樹”、中藥材、食用菌、苗木、茶葉四個“特別特”以及牛、豬、雞、中峰四個“特色養”,圍繞農業特色產業發展思路,創新機制,強化措施,努力拓寬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渠道。

經過近幾年的發展,隴南市油橄欖種植面積已經達到60餘萬畝、佔全國總面積的60%,總產值16億元,適宜區群眾人均增收2200元,被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命名為“國家油橄欖示範基地”。

目前,隴南全市特色產業面積穩定在1000畝以上,年產農特產品370萬噸、產值180億元,特色產業對農村居民人均收入貢獻達3200元,佔可支配收入的41.7%,特色產業已成為貧困群眾增收的“鐵桿莊稼”。

電商扶貧 催生脫貧攻堅“學霸”

在宕昌縣哈達鋪鎮藥鄉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上羅村村民楊孔強正在修整黃芪圖片,準備上傳到天貓店鋪。

哈達鋪鎮藥鄉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由29個村辦合作社會員發起成立,帶動貧困戶903戶3794人,貧困群眾人均增收1100元。

“我們從去年5月底上線運營以來,銷售額達到了191萬元,銷往北京、廣州、上海等地。”線上店鋪銷售運營負責人扈鵬泰告訴記者,因為本地生產的藥材品質好,廣受歡迎。

在隴南各鄉村行走,總有一個個網點吸引人的目光。

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農產品的銷售帶來嚴重影響,隴南利用1.4萬多家網店進行銷售,有效解決了農產品銷售難題。

隴南資源豐富,但因山大溝深,信息閉塞,導致大量優質產品“藏在深山人未識”。

自2013年,當地發展農產品電商以來,隴南主動順應“互聯網+”發展大勢,以推動農產品網絡銷售、助農增收為出發點,以電商平臺、微博、微信等新媒體營銷為手段,探索形成了“政府先託後扶再監管、企業市場運作、群眾廣泛參與、協會服務聯動、微媒矩陣營銷”的隴南電商模式,建立了隴南農特產品與外界市場對接的“電商”快捷通道,貧困村“一村一店”建設,更是讓隴南的“綠寶貝”走出了大山。

目前,隴南全市網店達到1.4萬多家,累計實現銷售額140多億元,帶動就業人數超過22萬人。電商成了隴南連接世界的最好橋樑,也成為貧困戶脫貧的最好幫手。(經濟日報記者 趙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