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學校表現太“慫”,變成霸凌的“易感人群”,家長責任最大

在民間一直有這樣的一種說法“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大家都會把原因歸咎為是母親和父親的遺傳因素導致的。

其實這種說法並不對,遺傳因素是佔了一部分,但是絕大多數都是由於後天的家庭環境導致的。

當孩子慢慢成長為3歲左右,大部分孩子都有自己內心的想法,這些我們父母是可以感受到的

但是卻選擇去忽略,孩子不聽我的,就是不乖,就是應該捱打,孩子是我生的,我打他就是天經地義的,這個時候其實也是培養孩子性格的關鍵時期。

孩子一旦有了自我意識,他的性格就會有2種方向的發展,一種偏向消極,一種偏向積極,消極的一面也包含了孩子性格變“慫”,總受人欺負。

孩子在學校表現太“慫”,變成霸凌的“易感人群”,家長責任最大

孩子在學校表現太“慫”,變成霸凌的“易感人群”,家長責任最大

導致孩子變成霸凌易感人群的主要因素

01.父母干涉孩子自己活動太多

當孩子在興高采烈的玩自己喜歡的沙土時,父母總會這樣說:“你不能這樣玩,衣服一下就髒了”,“你看你弄的多麼不好看,讓媽媽幫你弄個好看的”,或者“沙子不應這樣裝,應該這樣玩”。

我們就會發現當父母過多的去參與孩子的活動中去,孩子的反應其實是越慢的,孩子被潛意識中“我做的不好”,“我做的不對”這種想法一直干涉著。

他們在面對挑戰時,就會失去勇氣,不敢去嘗試,擔心自己會犯錯,收到父母或他人的嘲笑。

所以孩子才會變的越來越“慫”,這也反過來助長了校園霸凌者的氣焰,讓他們覺得我欺負他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孩子在學校表現太“慫”,變成霸凌的“易感人群”,家長責任最大

孩子在學校表現太“慫”,變成霸凌的“易感人群”,家長責任最大

蒙臺梭利認為:“讓孩子去服從成人的意志,是成人犯的最大,最可恥的錯誤,這會產生一種後果就是兒童的膽怯。”

孩子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性格上表現的更加懦弱,更加不敢去反抗。

02.強迫孩子做他不喜歡做的事情

生活中總會出現這樣的現象,當其他孩子和自己孩子搶玩具時,作為孩子的父母都會去教育孩子要懂得分享,即便孩子是十分不願意這樣去做的,因為他們內心也擔心別人會把自己的玩具弄壞。

但是父母總會這樣去說:“孔融都知道讓梨,難道你都不知道把東西給小弟弟嗎?”孩子就會變得很委屈。

在孩子的心裡,就會覺得即便是自己的東西,遇到其他人我也不能去搶,因為我不配得到的心理認知。

當孩子出現了這種認知時,當他人侵犯他時,他也會變得不懂得拿起武器來保護自己。

他們很痛苦自己不能去反抗,搶回自己想要的,越是讓同學看到他的這種表現,同學就會更加覺得他“慫”,活該受欺負。

孩子在學校表現太“慫”,變成霸凌的“易感人群”,家長責任最大

孩子在學校表現太“慫”,變成霸凌的“易感人群”,家長責任最大

03.父母認為自己孩子“慫”

在心理學上有一種效應叫做“羅森塔爾效應”,指的就是教師和父母對孩子的預期或者期望,戲劇性的收到了預期效果的現象。

我們可以這樣去認為,當你覺得你的孩子笨時,不要總是在他耳邊說:“你怎麼這麼笨啊!”當你經常這樣說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孩子真的越變越笨,因為你給孩子了一個心理暗示。

同樣的孩子“慫”也是一樣的,家長和老師對孩子認知的影響很大,我們應該少用負面的語言去評論孩子,多用積極正面的。

孩子在學校表現太“慫”,變成霸凌的“易感人群”,家長責任最大

孩子在學校表現太“慫”,變成霸凌的“易感人群”,家長責任最大

積極性格對孩子的重要性

好的性格決定著孩子的命運,兒童性格教育專家楊慧女士也曾經提醒各位家長,兒童的不良性格可能會引發孩子極端偏刺激性的行為,對自己和他人都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輕則不利於兒童的自身健康成長,影響家庭的和睦,重則孩子長大之後就會變得很難和他人相處,很難去適應社會生存。

因此兒童性格健康父母應該重視,兒童的性格是具備一定的可塑空間的,父母只要注意去把握好這個時間段,培養孩子的積極性格,就可以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人身觀和世界觀。

孩子在學校表現太“慫”,變成霸凌的“易感人群”,家長責任最大

孩子在學校表現太“慫”,變成霸凌的“易感人群”,家長責任最大

家長該如何去引導,才能避免孩子成為霸凌的易感人群

01.家庭教育中,少批評,多鼓勵孩子讓他們有成就感

要想孩子不變的這麼“慫”,就要讓他常常感覺到他做的沒有錯,讓孩子有自己的成就感,從而才能改變孩子的行為。

我們父母可以這樣去做,當發現孩子作業裡有錯誤的地方,你可以先去忽略掉,拿著他寫的好的地方,去誇誇他。

然後再告訴他:“如果你能把這些錯的也改掉了,就更加完美了。”讓孩子自己覺得自己做的不錯,只是有一點小失誤而已,他們更情願去做的更好。

有關教育研究也指出:孩子如果生活在批評中,他就學會了譴責;如果生活在敵意中,他就學會了戰鬥;如果生活在諷刺中,他就學會了害羞;如果生活在暴力中,他就會成為惡魔。

所以說孩子如果你愛自己的孩子,就要學著從孩子的視角去看問題,體會孩子的內心感受,理解孩子的想法,學會好好和孩子說話,多去鼓勵孩子。

當孩子的成就感越來越明顯時,他也就距離變“慫”越來越遠。

孩子在學校表現太“慫”,變成霸凌的“易感人群”,家長責任最大

02.不強迫孩子做他們不願意做的事情

當有小朋友未經過孩子的允許,就去搶走了屬於孩子自己的東西,我們父母可以去支持孩子,讓孩子搶回來,這件玩具只有經過了你的同意,別人才能玩,讓孩子有自己的維權意識。

但事實上這樣去做,並不會影響孩子去主動分享東西,所以父母不要過多顧慮,支持孩子內心的想法即可,當他們這樣養成習慣之後,他們就會不再允許自己受到他人的侵犯。

孩子在學校表現太“慫”,變成霸凌的“易感人群”,家長責任最大

孩子在學校表現太“慫”,變成霸凌的“易感人群”,家長責任最大

03.幫孩子找回自信

中國教育理論家徐特立曾說過:“任何人都應該有自尊心、自信心、獨立性,不然就是奴才。”

所以說幫助孩子找回自信非常重要,如果你的孩子沒有自信,就需要從生活中各個方面的小事開始著手,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

在孩子做一件事情時,少去打擊他,多去鼓勵他,告訴他:“你是最棒的,你一定能行,媽媽相信你。”

當你經常這樣去做的時候,你會發現孩子會比較之前有所進步。

孩子在學校表現太“慫”,變成霸凌的“易感人群”,家長責任最大

孩子在學校表現太“慫”,變成霸凌的“易感人群”,家長責任最大

另外鼓勵孩子多和其他人交流,通過和其他人打交道,也是幫助孩子建立自信最快的方法,孩子會從他人的身上學到有用的知識,孩子的性格也會變得越來越外向,開朗。

總之,孩子為什麼會變的這麼“慫”,主要是孩子處在害怕、恐懼、缺乏自信的邊緣。

而這些主要是生活中,孩子因為失敗、犯錯、痛苦的經驗造成的,所以他們才會變的越來越害怕,越來越“慫”,越容易收到他人的欺負。

要想改變這種現狀,戰勝這些霸凌者,孩子就應該多接受一些成功的正面刺激,讓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他們才會敬而遠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