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0189年,靈帝崩卒數改年號風雲起,董卓入京廢長立幼朝不趨

公元0189年,靈帝崩卒數改年號風雲起,董卓入京廢長立幼朝不趨

公元0189年《中華史詩》

劉宏夜崩絕,國舅猜隱語,

董何爭垂簾,史侯漢少帝。

郭勝誅蹇閹,狂潮遂高起,

張段皇廷變,盧閔救駕急。

丁呂義父子,孟德袁兄弟,

無暇質玄歧,虞瓚丘力居。

董卓自西涼,除宦逐外戚,

廢長立幼主,劍履朝不趨。

春萌的歷史大數據表明,公元0189年是乙巳蛇年,即漢靈帝劉宏中平六年、漢少帝劉辨光熙元年、改元昭寧元年,漢獻帝劉協永漢元年。為讓史詩得以敘述,此年將統稱為中平六年。此年中華史詩包含的重要人物及相關事件排序如下:

第一段:

劉宏夜崩絕,國舅猜隱語,

董何爭垂簾,史侯漢少帝。

註釋:中平六年(0189年)五月,漢靈帝劉宏駕崩,劉宏是東漢王朝的第十一位皇帝,他也是本朝最後一位行使過皇權的君王。此年,潘隱悄悄地告訴國舅何進,宦官蹇碩是個危險人物,

國舅應該提防不測,潘隱是蹇碩的屬下,也是何進多年的故交,所以才告訴他所知的絕密。

註釋:朝廷立漢靈帝的長子劉辨為新君,這就是歷史上的漢少帝,劉辨小時候別稱為史侯,詩中史侯漢少帝一句,只是前後稱謂的疊加。少年天子登基之後,皇后何蓮就成為了何太后,而原來的董太后就成了太皇太后,這對婆媳都有很強的權力慾,於是,劉辨的祖母與母親的爭奪開始了。

第二段:

郭勝誅蹇閹,狂潮遂高起,

張段皇廷變,盧閔救駕急。

註釋:蹇碩曾受漢靈帝的臨終重託,要他殺掉何進,然後立皇子劉協繼位,因為當初何皇后毒死劉協的母親王美人,漢靈帝就一直耿耿於懷,若不是一群宦官給何皇后求情,早就處死這個屠夫之女何蓮了。何進與蹇碩彼此心知肚明,此年中常侍郭勝將蹇碩的密信交給了何進,於是何進殺死了蹇碩。遂高是何進的表字,在這裡屬於雙關語。何進是皇太后何蓮的哥哥,是漢少帝劉辨的舅舅。

註釋:此年八月,何進入宮面見妹妹何太后,請求誅殺十二中常侍,不料談話被宦官張讓、段珪等人偷聽,於是宦官先發制人,立即殺掉了大將軍何進,於是,一場宮廷政變突然發生,

之後的事情千變萬化,漢少帝劉辨,董侯劉協一路逃亡、歷盡艱險,好在有河南中部掾閔貢、尚書盧植連夜救駕,才有了劉辨、劉協兄弟的死裡逃生。

第三段:

丁呂義父子,孟德袁兄弟,

無暇質玄歧,虞瓚丘力居。

註釋:此行詩文囊括的故事,真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說完的,丁原與呂布的義父、義子關係,是呂布的父親從五原郡進關時就確定了,而呂布真正進入史家的視野,是此年董卓進洛陽才真正開始。至於曹操與袁紹,本來就是少年時代的夥伴,他們曾經的關係,遠遠超過袁紹、袁術的兄弟之情,到後來的官渡之戰,融入了太多的演變與傳奇。

註釋:中平六年(0189年),儘管是亂象之年,文化研究卻依舊繁榮,只是我們無暇理會罷了,此年,擔任衛尉的蔡質,完成了《漢官典職儀式選用》,文化名人趙岐創作了《三輔決錄》一書,儒家學者鄭玄更是為多篇成功註疏,《周易注》、《尚書注》、《孟子注》、《周官禮注》、《孝經注》、《論語注》,可謂是評註大師。對上述三位名士,史詩只給了無暇質玄歧

五個字,其中質字還是雙關語,這實屬無奈之舉。

註釋:中平六年(0189年)為多事之秋,降虜校尉公孫瓚,想用武力消滅烏桓,而幽州牧劉虞,則希望以和平手段收撫丘力居,從而形成了公孫瓚與劉虞的矛盾。

第四段:

董卓自西涼,除宦逐外戚,

廢長立幼主,劍履朝不趨。

註釋:此年七月,大將軍何進召董卓從西涼到洛陽,董卓還沒進入京城,何進就已經被殺了,宦官張讓劫持少帝逃往北邙山,正巧與進京的董卓迎面而遇,之後,發生了許多耳熟能詳的故事,董卓綁架朝廷、廢長立幼、劍履不趨,一副太上皇的嘴臉。需要說明的是,董卓入京是朝廷請來的,廢長立幼是漢靈帝的遺願,還有後來的軍閥混戰,都是一個沒落王朝引發的連鎖反應。

原文選讀:初,帝數失皇子,何皇后生子辯,養於道人史子眇家,號曰史侯。王美人生子協,董太后自養之,號曰董侯。群臣請立太子。帝以辯輕佻無威儀,欲立協,猶豫未決。會疾篤,屬協於蹇碩。

翻譯淺解:當初,漢靈帝連續夭折了幾個皇子,因此,何皇后生下劉辯之後,就送往了道人史子眇家去撫養,所以被稱之為史侯。王美人生下了兒子劉協,由董太后親自撫養,被稱為董侯。群臣請求靈帝立太子。靈帝認為劉辯為人輕佻,缺乏威儀,想立劉協,但猶豫未決。正在這時靈帝病重,就把劉協託付給了蹇碩。

2019年10月24日週四08:51:59

己亥豬年農曆九月廿六

李翠:錄入整理於北京大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