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小仙女带着她的华丽丽星光蹄花汤来了

22点13分,卢姐在朋友圈发了一条消息:“出摊了!在老位置等着你们哈!

”随后低头整理车上的配菜。在这之前,需将三轮车的三面撑开,再一一将锅碗瓢盆各式调料按老位置摆在台面上,做好准备工作。


午夜,小仙女带着她的华丽丽星光蹄花汤来了


出摊时间也不那么固定,有时十点过几分,有时接近十一点,卢姐会在朋友圈第一时间更新;更新的朋友圈条数也不一样,人多就在出摊时写一条,人少大致十二点卢姐还要再添一条。


午夜,小仙女带着她的华丽丽星光蹄花汤来了


每天的信息都一致,不需花太多心思去构思,时间地点同点餐码打包放在一张图上。


配图也随意得很,一张放了下单码的图,给了地址电话,地址写了锦江区天仙桥北路,没有具体门牌,跟一句“吃饭先打电话”,“话”字掉到了第二行的电话号码一栏,直接遮挡了电话号码前两位数字;还有一张直拍台面的照片,招牌与电话都未显示完全


午夜,小仙女带着她的华丽丽星光蹄花汤来了


虽有二维码扫码点单,但卢姐还是习惯直接在摊子面前听食客报菜名,“不要葱”“少莲白”“少辣打个蛋”……这些口味网页上点不出来,卢姐要自己记。


午夜,小仙女带着她的华丽丽星光蹄花汤来了


老客人大都加了卢姐微信,卢姐朋友圈一更新,就踩起鞋子拿起手机出门,走到天仙桥北街,喊卢姐搭桌子板凳。


有人想吃,要打车或开车,穿几条街甚至大半个城。最近就有客人,专程从华阳开车过来,十二点多到,聊完吃完接近两点,又掉头开车回去。


午夜,小仙女带着她的华丽丽星光蹄花汤来了


附近两三公里内,包配送,只需在微信上给卢姐说一声,发个地址过去。再远些,就要联系专业配送的师傅,花些配送费,也能送到。


但热腾腾的炒饭、炒粉,从铝皮锅子里现捞出的猪蹄,大火爆出的肥肠、猪耳、猪拱嘴,多了些路途上的搁置,味道自然不比现出锅的时候。


午夜,小仙女带着她的华丽丽星光蹄花汤来了


这些差异老主顾吃得出来,多数时候还是选择花些时间在路上,吃那口热乎的。


至于闻声前来的客人,认准摊名,绝不会找错。


摊名并未取自两人姓氏、名字或在家中辈分,毕竟如二姐、六婆这样的店名,在成都实属常见。车摊名叫“小仙女特色小吃”,朋友豆豆第一次投来安利时,我们着实有很多问号。


“小仙女”由卢姐与丈夫共同经营。原以为炒制这项技术兼体力工作由男老板包揽,卢姐只负责切菜、出菜、收拾桌椅,但男老板不在时,卢姐也驾轻就熟地颠勺炒饭。


午夜,小仙女带着她的华丽丽星光蹄花汤来了


炒饭前,先依据食客点的单子,将配菜备在塑料框里,方便下菜,人多时也方便记个顺序。


午夜,小仙女带着她的华丽丽星光蹄花汤来了

午夜,小仙女带着她的华丽丽星光蹄花汤来了


后开火,烧烫锅子,舀一勺水就着热锅清洗干净倒出,水分蒸干,舀油烧辣,打一颗鸡蛋稍稍煎制再炒散——炒饭通常都以一颗鸡蛋开始,再加料翻炒。


午夜,小仙女带着她的华丽丽星光蹄花汤来了


葱、蒜、盐为基本调料,火腿丁、肥肠坨坨、肉丝等按单下菜。


炒完料,从不锈钢桶里挖饭入锅,一手颠锅一手快速翻炒,让米粒与配料混合均匀。


午夜,小仙女带着她的华丽丽星光蹄花汤来了

午夜,小仙女带着她的华丽丽星光蹄花汤来了


反复颠炒后,关火,将米饭全数铲入盘。在盆里取一大夹咸菜,卢姐才将盘子端上桌。


午夜,小仙女带着她的华丽丽星光蹄花汤来了


炒饭中,数“华丽丽炒饭”和“星光炒饭”卖最好,“小仙女”属性在此充分袒露。除基础配料外,“华丽丽”放了卤肥肠,“星光”则换成肉丝,还算得上丰富。


颠炒后的米饭颗颗分明,挂着油光,甚至不肖下饭菜,就能连吞几大勺。尖椒、泡椒、辣酱,用起辣来不手软,但辣度刚够提香提味,不至痛达舌根。


午夜,小仙女带着她的华丽丽星光蹄花汤来了


份量足,但吃不完就将塑料袋取下一提,打包回家。


通常炒饭上桌时,桌上的蹄花汤已下肚一半。


午夜,小仙女带着她的华丽丽星光蹄花汤来了


已炖耙炖软烂的蹄花,放在车头的铝皮锅里,汤面飘着一层油,便于保温,也将香气封在汤底;客人下了单,卢姐就取一只套了塑料袋的深口碗,拿长柄勺在锅里捞。


为了保证供给充足的汤,锅里通常只放三十多只猪蹄,勺子通常要探到锅底才捞得到一只,车后的储存柜里也存放了一些,方便补充。


午夜,小仙女带着她的华丽丽星光蹄花汤来了

午夜,小仙女带着她的华丽丽星光蹄花汤来了


先捞猪蹄,后舀雪豆,再补上几勺奶白的汤水,便上桌。


肉眼来看,35元一份,一整只猪蹄,按现在的猪肉价格来算,不贵;吃到嘴里,超值。


午夜,小仙女带着她的华丽丽星光蹄花汤来了


猪蹄炖够了时间,筷子轻轻一夹就能带下皮、肉乃至骨,但每只猪蹄都保持着应有的完整性与肥美度;肥美是外观,一大块猪皮入口,不腻不油,在嘴里悄悄便化开了。


午夜,小仙女带着她的华丽丽星光蹄花汤来了


搭配的蘸料简单,香菜、小米辣、一勺汤,爽口又带劲。


汤头带微微的药材味,不浓不厚,只轻飘飘地在鼻子跟前飘一飘,舌尖留一留,这是来自卢姐老家自贡的做法。


午夜,小仙女带着她的华丽丽星光蹄花汤来了


卢姐收拾用完餐的桌面时,往往汤碗里只余猪骨,不需找地方处理剩下的汤——没人能将深夜里的这口温暖且治愈的味道留在桌上


当天为了多尝些味道,还点了份火爆肥肠,炒前卢姐特地问是用尖椒还是蒜苗。


午夜,小仙女带着她的华丽丽星光蹄花汤来了


火爆肥肠倒不如想象火爆,肥肠提前卤过,杂味全除,但少了些火候,外皮不够脆,内里油脂未被完全逼出,多吃几口有些闷口。打包回家,第二日复炒了一遍,滋味更好。


除了下单的炒饭、蹄花汤与肥肠,“小仙女”还有豆汤饭、炒菜、拌菜、炒河粉与炒面等,就在这辆可移动的摊车上,经营了十二年


午夜,小仙女带着她的华丽丽星光蹄花汤来了


十二年,每晚十点多营业到早上六点。清晨六点,收摊回家,清理碗碟锅,四处清理打整,早上九、十点上班族开始经营自己的一天时,卢姐夫妇才进入梦乡。


下午五点起床,备菜备料,十点多又出发开启新的一天,日复一日。


午夜,小仙女带着她的华丽丽星光蹄花汤来了


一两点三四点,从九眼桥周边酒吧走出的人,将酒气带到街上,后又在街头消散,面、米、蹄花等扎实的味道成为他们回归烟火街头最直接的方式——一晚上觥筹交错,肚子里早就空落落了。


这样的景象多出现在周末晚上,“小仙女”的生意最火也多是此时,车里备上的十来张折叠木桌子全数用上都不够,有人就蹲在路边等位置空出来。


午夜,小仙女带着她的华丽丽星光蹄花汤来了

午夜,小仙女带着她的华丽丽星光蹄花汤来了


但更多时候,卢姐也在等,等微信上的单子,等来往的客人停下来点份夜食,毕竟不是每个夜晚,人们都能投入狂欢或仅投入美食的狂欢。


不论当晚人多人少,他们都在六点歇业休息,能做一单算一单,也算是个习惯。


通常一个月里,卢姐夫妇最多只休息一天,会提前在微信上告知大家,以免扑空;今年过年,因疫情在老家宅了两个月,回成都那天,还在路上,卢姐便迫不及待发了朋友圈,提示明日营业,第二天因事推迟一日,又发了一条消息致歉。


这大概是卢姐朋友圈文案最丰富的时候。


午夜,小仙女带着她的华丽丽星光蹄花汤来了


午夜,小仙女带着她的华丽丽星光蹄花汤来了


天仙桥北路上,提供打尖儿夜食的,不止“小仙女”一家


几十米开外,就有一辆卖臊子面的摊车,再往十字路口走,街对角便是一家连锁烧烤店,门前也有卖炒饭、土豆、花甲、小龙虾、烤翅等的摊车。


午夜,小仙女带着她的华丽丽星光蹄花汤来了

午夜,小仙女带着她的华丽丽星光蹄花汤来了

午夜,小仙女带着她的华丽丽星光蹄花汤来了


不想轻易入睡的人,只管依自己的喜好买一碗最对的味道。


人们的睡意正酣时,正是他们的烟火最浓时。


午夜,小仙女带着她的华丽丽星光蹄花汤来了

店名:小仙女特色小吃

地址:锦江区天仙桥北路

至于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当晚吃得太多太放肆忘记询问。不如你下次去时,替我们问一嘴?

转自:YOU成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