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专治与古代希腊民主制度的地理决定论

历史与地理是密切相关的,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不同地理环境对国家制度的影响。国家的政治制度与国家所处的位置、其国内的基本地形地貌、历史渊源密切相关。

古代中国专治与古代希腊民主制度的地理决定论

坤舆万国全图

今天全世界人民所呐喊的民主,几千年前,在希腊已经是一种常态了,西方人所追寻的文化的根源,就产生于古希腊。与希腊同期历史悠久的中国,在公元前五世纪也达到了古典思想与文化艺术发展的高峰(百家争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自从战国末期出现,秦汉正式确立,直到清朝,而希腊却没有出现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这是为何呢?


古代中国专治与古代希腊民主制度的地理决定论

专治与民主

从地理角度来讲,中国北部为蒙古高原,西部为三山夹两盆、青藏高原,西南为云贵高原,横断山脉,接着东部就是大海,从辽宁到海南,可以看出,中国的文明环境被古代人所认为的相对险恶的自然环境所包围。


古代中国专治与古代希腊民主制度的地理决定论

同时,在包围圈内,地大物博的中国有着丰富的水源和平原,适宜于古代农耕的发展。平原众多,农业文明的发展能够让古代中国人完全实现自给自足。而春种夏耕秋收农业的发展,人民必须要定居下来,如早期的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


古代中国专治与古代希腊民主制度的地理决定论

半坡与河姆渡居民的定居房屋

中国人逐渐形成了安土重迁的思想,迁徙对人民来讲会破坏他们经营已久的农业。加之外围相对“险恶”的地理因素让中国人品格更具有归向性、内聚力,向心力。这就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人物统领他们,产生了集权意识,逐渐发展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古代中国专治与古代希腊民主制度的地理决定论

例如在盘庚迁殷时动员民众所讲:“呜呼!今予告汝不易,永敬大恤,无胥绝远。汝分猷念以相从,各设中于乃心。乃有不吉不迪,颠越不恭,暂愚奸宄,我乃劓殄灭之,无遗育,无俾易种于兹新邑!消求大录”。盘庚所讲:“现在我再郑重告诉你们一声,我的迁徙计划是绝不会更改的。希望你们谨慎地对待这件事,不要违背我的意思,应该很诚恳地顺从我的命令”。


古代中国专治与古代希腊民主制度的地理决定论

盘庚迁殷


如果有人敢于抗拒命令胡作非为,盘庚就割掉他们的鼻子,杀死他们,并且杀掉他们的后代。盘庚就是让民众服从,顺从他,并以武力威胁,民众不得不听从。即使在夏商周三代,国王的集权意识也是很强,既是人,又是神,震慑民众,强化权力。



再来看希腊的自然环境,南部被爱琴海和地中海包围,北部西临意大利,东临小亚细亚,主体是一个半岛,还包括了很多的小岛,是一种海洋文明。


古代中国专治与古代希腊民主制度的地理决定论

气候适宜发展农业,但半岛多山,也就意味着少平原,耕地不足,所以希腊半岛虽然农业较为发达,但不能满足于所有人的需求。于是一部分人就专职从事手工业,而手工业本身是填不饱肚子的,必须把劳动产品变现为粮食,把劳动或者产品卖出去,从而催生了发达的商品交换,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古代中国专治与古代希腊民主制度的地理决定论

古希腊手工业艺术品

商品交换注重的是平等交易,商品交换的双方各处于有利地位,形成了信誉、契约意识。这种平等意识逐渐体现在了国家的管理体制方面,产生了平等、民主的政治环境。


古代中国专治与古代希腊民主制度的地理决定论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讲到:“我要说,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们邻人的制度中模仿得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法律深使我们心悦诚服”。


古代中国专治与古代希腊民主制度的地理决定论

伯里克利演讲

伯里克利的演讲中,充分肯定了希腊的民主政治,并且视其为其他国家效法的典范,虽为一国之君,却无强化集权的言辞。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地的地理环境决定了A地的政治制度

B地的地理环境决定了B地的政治制度

那么,有没有某个地区的地理环境像中国或者希腊,却产生了与之截然不同的制度呢?欢迎同行的批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