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分析甲午戰爭時期清政府為何不接受公車上書遷都繼續抗日的主張

1894年中日爆發戰爭,史稱甲午戰爭,戰爭持續11個月左右,最終清政府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滅,淮軍也是損失慘重。中日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賠款白銀2億兩,割讓遼東半島、臺灣島及澎湖列島給日本,後在西方列強的干涉下,清政府用3000萬兩白銀贖回了遼東半島。

此役給清政府帶來了巨大的衝擊,洋務運動宣告失敗,國家經濟受到嚴重打擊,軍民傷亡慘重,國民信心受挫。在合約簽訂前夕,愛國志士集合北京公車上書,請求政府放棄和談,遷都再戰,以換取最終對日作戰的勝利,然而清政府沒有采納。

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此舉是否可行,其效果能不能達到上書所言的最終勝利呢,我認為是可以的:

一軍事上北洋海軍雖然覆滅,但清朝陸軍人數較多,內地許多軍隊都未參戰,沒有損失,集結起來在自己的本土上對抗遠道而來的日軍,以逸待勞,再加上民眾支持、地域廣闊等優勢,完全可以拖垮日軍。日本陸軍雖然強悍,但畢竟新軍數量不多,明治維新以來受經濟困擾,未能大幅度擴充新軍,勞師遠征,充持不了太久。

二經濟上清政府雖說不太富有,但相對於維新不久的日本,在經濟總量上不知比日本大多少,加上湖廣、閩浙、兩廣、陝甘、內蒙在在戰爭中未受到損傷,可以向中央源源不斷的輸送糧餉、兵員、武器彈藥,足以應付戰爭開銷。日軍雖勝,但其財政已經枯竭,政府已經拿不出錢來維持戰爭,這也是為何日軍急於和談的重要原因。

三民族感情上清政府雖然腐敗,但民眾還是會支持清政府抗日的,義和團運動也是打出扶清滅洋的口號的,如此日軍就會處處受挫,進軍遲緩,疲於應付且消耗日益增大。

雖然此舉能夠挽回戰爭敗勢,但清政府卻和日本人和談了,簽約、割地、賠款,寧揹負罵名,也不願遷都再戰,我想以下幾點是足以說明問題的:

一內陸軍隊集結可能不會太順利,時間上也能有問題,天津登陸的日軍很快就會推進到北京城;

二遷都涉及面太廣,大多數的皇族貴胄是不願意放棄北京城的繁華富貴的,更不願意冒著生命危險旅途奔波去一個陌生還落後並一無所有的地方;

三北洋覆滅,淮軍損失殆盡,李鴻章的政治資本幾乎為零,漢族勢力威脅朝廷的隱患消除了,曾國藩的湘軍在平定太平天國之後,也被強行解散了,也是擔心漢族軍事勢力過大,威脅滿清的統治,現在隱患消除了,清政府就不會那麼擔憂了,外患在他們心裡畢竟是小於內憂的;

四合約簽訂的賠款雖說浩大,但和棄守京師北京比起來應該會小的多,畢竟幾十年前有過先例:圓明園被燒,北京被洗劫一空,其損失絕對不止2億兩白銀,再多的賠款也影響不了貴族勢力的高標準生活,費用還是轉嫁到百姓頭上的;

五若京師外遷,那麼清政府的龍興之地盛京肯定會因為戰爭而遭到破壞,這是滿人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在甲午戰爭時期,盛京及周邊屯集了大量的軍隊也是出於保衛祖宗之地的考慮;

六最重要的一點我想還是恐懼漢族勢力會趁清政府和日軍火拼無暇他顧時,趁勢造反推翻滿族的統治,在內憂與外患同時存在的情況下,內憂肯定大於外患,太平天國運動就是被清政府聯合西方列強勢力一起鎮壓下去的,這也是清政府一直以來的擔憂,真如此就不是戰敗的問題了,而可能是亡國,所以清政府也急於結束戰爭安撫內部矛盾。

試分析甲午戰爭時期清政府為何不接受公車上書遷都繼續抗日的主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