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檸 清華大學:“椅路童行”,東方醫院南院兒童安全座椅小課堂

2018年8月8日,清華大學“椅路童行”實踐支隊來到了上海市東方醫院南院*婦產科,為準媽媽們開設兒童安全座椅知識普及小課堂,希望藉此機會使準媽媽們能夠對兒童安全座椅的相關信息有一個最基本的瞭解。同時,我們也通過問卷的形式,蒐集兒童安全座椅社會認知和消費心理的相關數據,為就兒童安全座椅的推廣普及提出立法意見稿做充分的準備。

青檸 清華大學:“椅路童行”,東方醫院南院兒童安全座椅小課堂

“椅路童行”支隊成功聯繫到了上海東方醫院南院婦產科的李豔醫生。在李醫生的建議下,支隊除了通過問卷形式推動爸爸媽媽們的認知,還主動參與了醫院的媽媽課堂,將兒童安全座椅帶近準媽媽們的生活。本次實踐的根本意義是為了讓更多的父母瞭解安全座椅,正確地使用安全座椅,所以本次媽媽課堂之於本次實踐,像是一個法的適用之於法之立成的縮影吧。

So,三位同學開始認真當起了老師——

其實三個“老師”真的是三個“不知”,認認真真的備課過程實在是戰戰兢兢的補課過程。佩瑤和喆俏很認真地carry了PPT和有關知識點的鋪墊,同時感謝前天隊友們帶回了全球兒童安全組織很詳細的資料,我們仨能夠借鑑並且很踏實放心地準備自己的講課稿。

青檸 清華大學:“椅路童行”,東方醫院南院兒童安全座椅小課堂

2018年8月10日下午13:30,我們在李豔醫生和茅怡秋學妹的引導下走進東方醫院南院的“孕婦學校”,大約有30名準爸爸媽媽們正在接受產前培訓。據瞭解,這些準媽媽絕大部分都是36周左右,即將分娩,嬰幼兒的安全出行也將很快成為她們需要考慮的問題。

我們的宣講從餘樾的支隊介紹展開,她簡要地介紹了支隊的成員和此行調研的目的,明確了寶貝們的安全是我們和在座準父母的共同關切,並進一步就兒童安全出行的問題引出了兒童安全座椅的概念。接下來,藝凡通過一系列科學數據證實兒童安全座椅在降低兒童交通事故傷害率中的重要作用,明確了使用兒童安全座椅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並對一些常見的諸如“抱持是否更有利於保護孩子安全”“安全帶對於兒童乘客是否有效”等認識誤區進行了澄清。最後,宇航學姐向各位爸爸媽媽們介紹了選購兒童安全座椅時應當參考的年齡、身高、體重等因素,以及市面上常見的質量認證標準,並倡導大家通過專業機構和網站了解相關信息、正確使用安全座椅,通過參與意見一同推動兒童安全座椅的政策和立法,保障兒童的出行安全。

在整個過程中,準媽媽們雖然挺著幾個月的大肚子,但都聽得極為認真。準爸爸們也不時掏出手機拍照記錄關鍵信息,並在最後參與本實踐調研問卷的填寫。正如在場的醫生所說,孩子的安全是我們最為關心的問題,每個人都有義務為孩子的未來出一份力。

青檸 清華大學:“椅路童行”,東方醫院南院兒童安全座椅小課堂

這真的是一次全新的體驗!看著媽媽們專注的臉,那些深夜裡挑著燈一遍一遍修改著講稿和PPT、困惑著我們所做的一切是否真的有意義的日子突然變得清晰而明朗了。兒童安全座椅,不僅是我們期望寫在立法文書上的冷冰冰的文字,也不僅僅是結構特殊設計巧妙的一種工具,當它與孩子的生命聯繫在一起的時候,當它與一個又一個的家庭聯繫在一起的時候,它才真正顯示出最為重要也最扣人心絃的一面。我們推動立法,我們推動兒童安全座椅的普及,最終是為了保護這些稚嫩、脆弱而寶貴的生命。我第一次這麼深刻地體會到我們所做的實踐的真正意義。之前我沒有親身體驗而無法感同身受的種種,此刻就在我的身邊,就在我的面前。如同醍醐灌頂一般,我終於找到一個支點,可以滿懷欣喜地回頭審視我曾經走過的路,那一次次的討論甚至爭吵、一次次的熬夜工作勾勒出的,絕不是那些精美絕倫卻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似的幻想,而是深深淺淺卻一步一步實打實地往前走的腳印。 ——餘樾

我覺得最大的觸動不是來自於媽媽們遇到了我們,是來自於我們遇到了媽媽們吧。說真的,做了這麼久關於兒童安全座椅的調查,直到遇到孩子的父母,那根兒童安全座椅真正牽動的神經時,我才體會到自己所做實踐的意義所在。法,有些理綱常,規禮儀,但也有些法,護人情,動人心。一直在接觸立法的主體,這次終於走下來,對我們所關注之法的受眾發聲,這讓我感受到自己不是在雲端構想,而是逐漸,變成一座橋樑。當臺下有位戴著金鍊子看起來很五大三粗的爸爸(社會社會)聽完我們的課後很積極地掃碼填寫問卷時,我真的很感動也很不安,不安是因為想起前天晚上隊長嚴厲的提醒“我們做了兒童安全座椅研究,就應該要比其他人更瞭解安全座椅”,我本該更瞭解,這樣也許這堂課我能講的更好吧。 ——張藝凡

青檸 清華大學:“椅路童行”,東方醫院南院兒童安全座椅小課堂

從頭一天熬夜改ppt到今天正式宣講前的每一分鐘,我都是忐忑的。曾經的新聞傳播知識告訴我,最好的宣傳效果來自於和受眾之間產生的共鳴。而今天我們的受眾有些特別,她們是一群準媽媽,她們懷著對孩子最深的愛意,也是兒童安全座椅最強有力的執行者和推動者。我一直在思考,我能和她們產生怎樣的共鳴?我該怎樣去打動她們?這樣一份粗淺的宣講,在那麼深沉的母愛面前,顯得那樣淺薄而無力。直到我看到餘樾和藝凡宣講時她們臉上的專注,我忽然找到了答案,我們和她們最深的共鳴正是在於我們對於保證兒童安全出行的那份關切,這份關切來源於我們對家庭、對社會、對未來承擔的無差別的責任。正是這份責任,賦予了這次宣講、這次實踐以不可替代的意義。 ——王宇

(文稿及圖片均來自清華大學“椅路童行”實踐調研團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