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希特勒的困惑 : 看不懂的英國(1)

希特勒他一直美看懂英國,所以,對英國產生了兩次致命的誤判,而他這兩次致命的誤判,後果極其嚴重,可以在某種意義上說,是納粹德國覆滅的最主要的原因。那麼,是哪兩次誤判呢?

【二戰】希特勒的困惑 : 看不懂的英國(1)

第一次是1939年9月1號,德軍全面入侵波蘭,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開始的標誌。但是當時,希特勒是完全不想、而且也是完全沒有預料到,入侵波蘭居然會讓英法對德宣戰。這一次誤判,造成了二戰的爆發。當1939年9月3號上午,是英國向德國發出最後通牒,實際上就是宣戰了,德國外交部長裡賓特洛甫把這件事彙報給了希特勒,希特勒坐在辦公桌後面愣了一兩分鐘,然後突然向裡賓特洛甫大吼,那怎麼辦,我們現在怎麼辦。因為裡賓特洛甫之前跟希特勒保證過,說英法絕不可能會為了波蘭向德國宣戰,但是他們都想錯了。

【二戰】希特勒的困惑 : 看不懂的英國(1)

一提起希特勒,大家就覺得他是一個戰爭狂魔,一個戰爭瘋子,如果這麼說,大家就是太不瞭解希特勒了。在二戰爆發以前,希特勒最厲害的地方是通過不斷地玩弄權術和訛詐,兵不血刃的達到目的,幾乎是算無遺策,是政治第一牛人。當然了,希特勒也是一步一步走上神壇的,當年他剛剛登上政壇重整軍備的時候,你別看他演講的時候大放厥詞,其實他真正操作起來,所做的每一步都是謹小慎微的。

【二戰】希特勒的困惑 : 看不懂的英國(1)

德國“克虜伯拖拉機”

當年德國研製的第一種坦克,項目為了掩人耳目,命名為“克虜伯拖拉機”。1936年希特勒開始第一次大冒險,命令德軍開進萊茵蘭非軍事區,這件事聽著挺厲害,公然挑釁《洛迦諾公約》。

【二戰】希特勒的困惑 : 看不懂的英國(1)

1924年在倫敦簽訂《洛迦諾公約》

但是當時的大部分德軍將領都嚇壞了,生怕會激怒法國,從而挑起戰爭。希特勒卻敏銳的意識到,英法這個時候會極力避免戰爭,尤其是英國,一定會攔著法國。德國當時跨過萊茵河的部隊只有3個營,騎著馬過去的,完全就是象徵性的。

希特勒後來跟他的副官霍斯巴赫上校說,之後的48小時,是我一生當中最緊張的時候,如果當時法國人一動手,我們就只能夾著尾巴撤退,確實他也告訴那支小小軍隊的指揮官,法國人要是動手我們就撤,因為法國人在萊茵河對岸好幾十個師,600輛坦克,但是正如希特勒所預料,法國人沒有足夠的決心來阻止德國,而且當法國人請求英國人支持的時候,英國首相張伯倫立刻拒絕了。

【二戰】希特勒的困惑 : 看不懂的英國(1)

英國首相張伯倫

張伯倫除了不想讓英國捲入戰爭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大英帝國堅持大陸軍事政策,大陸上的國家,它不允許看到誰冒尖,因為它希望大陸是平衡的,各國間勢力互相牽制,這時候法國剛剛跟蘇聯簽訂互助條約,引起英國極大的不滿,所以它希望打擊一下法國。結果這個時候德國東邊的波蘭坐不住了,波蘭1934年跟德國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但是它實際上對德國深懷戒心,德國一進駐萊茵蘭,波蘭就判斷著法國絕不能容忍,所以波蘭就好心好意提醒法國,結果法國只提了個外交抗議,沒有任何行動的表示。所以我們可以從這件事情上看出,在整個進軍萊茵蘭這件事上,希特勒對各國的心態,拿捏的非常準確,時機也遠的特別好。在此之後希特勒在自己的演講中不斷告訴世界,德國永遠會維護世界和平。

【二戰】希特勒的困惑 : 看不懂的英國(1)

進軍萊茵蘭在軍事上的作用幾乎上是為零的,但是導致了兩個直接的後果 :

一、在德國希特勒的威望大漲了一截,希特勒的反對者們,尤其是之前那些畏首畏尾的將軍們,就矮了一頭,元首就是了不起,比我們強多了。第二,就是在國外,英法的盟國,尤其是法國的盟國對法國心寒了,法國對如此針對它自己的挑釁都沒有反應,更不用說是保護我們這些盟友了,於是大家就趕緊調整自己的策略,連英法的老盟友荷蘭比利時也趕緊宣佈中立,這意思就是說呢,你到時候千萬別打我,我跟他們不是一夥的,其實就是把歐洲各國維繫的平衡給攪亂了,局勢一亂,希特勒就可以進行更大的冒險了。

1938年,德國奧地利合併,這可是《凡爾賽和約》明令禁止的,而英國首相張伯倫反覆宣稱,指望其他大國的援助,到了38年下半年,希特勒的訛詐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終於出爐了最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協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