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栗坡縣:鄉土人才撐起脫貧攻堅一片天

“千秋基業,人才為先。”麻栗坡縣把開發鄉土人才資源作為實現貧困群眾穩定脫貧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創新構建“鄉土人才+”模式,在“引入端”使勁,在“本土端”發力,挖掘鄉土人才潛能,讓鄉土人才有活幹、能幹活、幹成活,帶領帶動鄉親們脫貧致富,撐起了脫貧攻堅一片天。

“鄉土人才+農村黨員”,打造脫貧攻堅“排頭兵”

注重鄉土人才與農村黨員互促共融,將鄉土人才資源轉化為脫貧攻堅資源。實施“把鄉土人才培育成黨員、將黨員培育成鄉土人才”工程,培養農村技能人才入黨積極分子805名,把644名致富能手發展成黨員。組織308名鄉土人才與困難群眾結成“一幫一”幫扶對子,通過土地租賃入股、勞務用工、鼓勵貧困戶投資入股等方式,帶動農戶9534戶33354人發展,其中: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4818戶19000餘人。

被譽為中藥材種植“土專家”的郭喜兵,對居住地下金廠鄉的每一座山的海拔、經緯度以及植物種類、分佈特點都掌握得一清二楚,摸索出了“原生態育種+仿野生種植”這一“迴歸自然”中藥材種植模式。他的仿野生石斛種植,幾乎都是種在大山裡裡的石頭上和捆種在大樹上,既沒有破壞生態,又美觀,同時還獲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家庭收入逐年增加,2018、2019年純收入都超過10萬元,成了名副其實的鄉土人才、農村致富帶頭人,同時在村黨支部的培養下,加入了黨組織。幾乎每個季度,都有一些高校的博士生、研究生、大學生前來郭喜兵的基地考察和學習,他們都稱郭喜兵為“活地圖”、“土專家”。

郭喜兵經常動員和引導群眾說:“個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他申請成立麻栗坡雲嶺野生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帶領下金廠鄉151戶社員發展仿野生石斛種植和中藥材種植2000餘畝,輻射帶動周邊7個鄉鎮32個村委會近500戶農戶發展中藥材種植5000餘畝,年實現中藥材種植收入500萬元以上,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其中: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26戶108人,現已脫貧。檔卡戶張遠寬激動地說:“當初入社的時候,我還猶豫呢,沒想到入社一年收入就增加了,跟著老郭這樣的能人黨員,好日子長著呢!”

三年時間不到,郭喜兵就自籌投入科普經費數十萬元,開展技術培訓34期1560人次,開展科普講座20次835人次,發放科普資料1450冊,片區群眾都掌握了一門以上的農村實用技術。“我們村的大山裡自古以來就生長有野生石斛,零零星星的,但我們不知道這是個金疙瘩,老郭請來外面的專家給我們培訓講解,我們才知道身邊也有寶貝。”村民聶明紅高興地如是說。

郭喜兵的合作社先後與北京中科院植物園、雲南省林業廳林業科學院、廣東華南農業大學等7所大專院校和深圳野生蘭科保護研究中心等15個研究所合作,先後為100多名在讀博士、碩士、大學本科生完成學術論文提供第一手植物研究資料,拓展了合作社發展空間,走出了一條“大專院校+合作社+基地+科技+農戶”的全新發展模式。目前,郭喜兵種植的2000餘畝中藥材石斛屬有103個種,蘭科植物有78種,還有10多畝野生瀕危植物如羅漢松等。當地貧困群眾看有實物、學有老師、幹有指導,都走上了致富路。

“鄉土人才+村黨支部”,培育脫貧攻堅“生力軍”

突出鄉土人才在農村發展的技術核心優勢,融入到村黨支部,互促發展、相互依存。全縣也有200多名鄉土人才進入了村幹部隊伍,提升了農村黨組織的戰鬥力。群眾公認的能人羅子榮,2008年村“兩委”換屆時當選為楊萬鄉龍林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我入黨的初衷,就是為了更好地服務群眾。”談起為什麼入黨,羅子榮津津樂道如是說。

龍林村委會居住著漢、壯、苗、瑤4種民族,各民族歷來都有紅白喜事“辦酒席”的傳統習慣,一段時間,村內出現了借喬遷、週歲、祝壽等“辦酒席”,讓本就“入不敷出”的村民們苦不堪言。羅子榮帶著村“兩委”幹部用近半年時間想辦法,徵求意見,研究制定出包括紅白事、人居環境整治等多項內容的《村規民約》。新發寨村民小組組長雷祖輝感慨地說:“現在喬遷新居、老人過壽、小孩週歲都是自家兄弟姐妹聚在一起熱鬧一下,不辦酒席,不失熱鬧,太好了!”。為加強村民自治,羅子榮將28個村民小組劃分為4個片區,實行片長責任制。

羅子榮創新“思想政策幫、幹部主動幫、鄉親互相幫、群眾自己做”的“三幫一做”辦法開展脫貧攻堅“補短板”工作,完成了哪力、坡腳、半坡、苦竹林4個村民小組的農村飲水安全項目,解決了建檔立卡貧困戶306戶1203人的飲水問題,完成了苦竹林等4個村民小組22.8公里進村道路和25600平方米串戶路硬化,全村貧困人口降至3戶10人,貧困發生率降至0.26%。村委會文書廖世嬌說:“現在的龍林村人心齊、民風好、基礎牢,有羅書記在,我們不怕‘打硬仗’。”

讓群眾過上幸福日子,產業發展是關鍵。羅子榮動員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入股自己的者凼石廠,戶均年分紅300元;動員16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入股楊萬鄉偉業生豬養殖合作社,年戶均增收300元;引進投資商成立楊萬鄉龍林村委會梅湯恆運合作社,種植木瓜160畝,帶動413戶1623人增收;注入資金30萬元入股麻栗坡農業開發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壯大村集體經濟,2019年分紅2.4萬元;爭取鄉村公益性崗位名額,解決了57個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就業問題。

“鄉土人才+駐村工作隊”,健強脫貧攻堅“主心骨”

發揮鄉土人才人文、地域優勢,與駐村工作隊相互配合,激發脫貧攻堅內生動力。馬街鄉石龍駐村工作隊動員、依託鄉土人才,發動群眾規模發展苦參產業,指導成立“石龍苦參種植專業技術協會”,選舉最先種植、最有經驗、市場信息最靈通的鄉土人才進入協會班子。2018年底,全村種植戶達112戶,其中檔卡戶54戶,總種植面積達300餘畝,至2019年底,新增種植面積100畝,新帶動檔卡戶20戶。

有了鄉土人才的“現身說法”,2018、2019年全村苦參種子銷售收入都達100萬元以上,率先種植的大戶戶均銷售收入達10萬元以上,接著種植的貧困戶戶均增收5000元以上,從此脫貧不返貧。邊疆社會各界贊聲一片,將石龍滿山的苦參稱其為群眾的“致富藤”。

在祖國邊疆麻栗坡,鄉土人才成了“香餑餑”,農村廣闊天地成了鄉土人才幹事創業的沃土、人盡其才的舞臺,在脫貧攻堅主戰場,成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撐起了一片天空、發揮了重要作用。

(張雯銘 王正委 李豔萍)

原標題:麻栗坡縣:鄉土人才撐起脫貧攻堅一片天

審核:字丹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