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人物:楊儀之死罪有應得,魏延之死是千古冤案嗎?

在筆者看來,三國故事裡,楊儀之死是罪有應得,歷史上沒有任何爭議。但是,魏延是不是反叛?他該不該殺?這已經是千百年來人們議論的熱門話題。根據歷史事實,我們可以肯定的說,魏延反叛的是楊儀,而不是朝廷,他雖然有很多過錯,但是錯不該殺,殺了魏延而且滅其三族,完全是楊儀洩私憤的行為,所以,魏延之死就成為千古的冤案。但是,我們認真分析總結,不難看出,導致這一冤案的原因,筆者認為有以下三個方面因素:

性格決定命運

三國人物:楊儀之死罪有應得,魏延之死是千古冤案嗎?

筆者認為,魏延一生中為蜀漢屢立戰功,特別是,在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等蜀中大將先後去世之後,他屬於唯一有名的戰將。可以說,魏延善於帶兵,勇力過人,是個難得的將才。但是,他居功自傲,恃才狂放,唯我獨尊,目中無人,經常自以為是地發表個人看法,不顧他人感受,一旦被否定,就大發牢騷,出口傷人,不能客觀的處事接物,有明顯的叛逆性格。

且舉一例,首次北伐時,他建議給他五千兵,走子午道奇襲長安的事,諸葛亮考慮再三,沒有勝算,因此沒有采納,魏延因此就認為是諸葛亮是膽怯,自己懷才不遇,因而一直耿耿於懷,牢騷發了七八年,《三國志·蜀書·魏延》傳也說:“延常謂亮為怯,嘆恨己才用之不盡。”如此一來,大家對他是敬而遠之,讓他三分,最多不與他交往。

三國人物:楊儀之死罪有應得,魏延之死是千古冤案嗎?

可是,唯獨楊儀偏偏不買他的帳,處處和魏延針鋒相對,不讓步,兩人的關係因此“有如水火”,成了生死對頭,魏延的語言說不過楊儀,有時候一急就當眾拔刀威脅楊儀,但是楊儀的性格是內陰而外柔,又是個文官,正因為如此同情的人很多,這就造成了誰都對魏延不理睬更不相信的孤立無援境地,關鍵時候沒有人理解他或者幫助他說話,失道寡助,成了眾矢之的的孤家寡人。所以,筆者認為,性格決定命運,是魏延自己孤傲而狂妄自大的性格和處事方法不當,把自己逼上了絕路。

感情用事,缺乏理智,分不清是非因果

三國人物:楊儀之死罪有應得,魏延之死是千古冤案嗎?

筆者認為,魏延和楊儀雖然是死對頭,達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但是,在諸葛亮向楊儀交代後事特別是接替兵權後,楊儀代表的絕對不是他個人,而是代表國家、代表蜀漢政權、代表的是丞相諸葛亮的遺命,這時候無論你們之間有多大的深仇大恨,都必須服從軍令。即便是不願意服從楊儀,按照諸葛亮的遺命交代,可以讓楊儀率領各部退軍漢中,他自己完全可以率部留下,繼續北伐曹魏,如果是這樣,他不但沒有什麼過錯,說不定還會立功。但是,魏延一時的感情衝動,毫無顧忌地率部搶先南奔,沿途燒燬褒斜棧道,以阻隔楊儀後撤。在他看來,這是他和楊儀應該了結的私人恩怨,和別人無關,但是,他的行為在性質上發生了根本變化,造成了反叛的實際證據。

三國人物:楊儀之死罪有應得,魏延之死是千古冤案嗎?

但是,在別人看來,他將個人私怨已經無形升級成為對國家的仇恨,甚至對剛剛死去的諸葛亮不滿。儘管他當時阻隔蜀軍後撤是想繼續北伐曹魏,但是他看不來輕重,分不清是非,而且還固執己見,所以,此時此刻根本沒有人理解和信任他,最終落了個軍前被殺而且是滅三族的悲劇,這都是魏延剛愎自用,自以為是,缺乏理智,不冷靜,沒頭腦,認死理而自己造成的惡果,這樣的結果完全是他沒事找事,咎由自取,怨不得別人。因此,《三國志·蜀書·魏延》傳也說:“覽其舉措,跡其規矩,招禍取咎,無不自己也。”

魏延被殺和楊儀自殺是諸葛亮早已預料和安排好的事情

三國人物:楊儀之死罪有應得,魏延之死是千古冤案嗎?

筆者查閱史料分析,魏延和楊儀原來都是荊州牧劉表的部下,是先主劉備從荊州帶過來的,他兩人一文一武,各有特色,先主在世時,十分重視這兩人,算是紅人。正因為如此,劉備死後,這兩人也只崇拜信任諸葛亮一人,舍此,他們把誰都不放在眼裡,所以誰也管不了他們。諸葛亮在世時,他們雖然相互之間有矛盾,但也相安無事。諸葛亮一死,這兩人形同水火的矛盾隨時爆發,必定不服他人管理和勸說,加之他們各自都有膨脹的政治和軍事野心,達不到目的就會作亂,如此以來,肯定會危及蜀漢政權和後主的安全,這是蜀漢國民、特別是諸葛亮所不願意看到和發生的事情。所以,諸葛亮必須在生前有效利用他們的弱點,讓其自行消除,不留後患。以此而論,筆者認為,魏延被殺和楊儀自殺是諸葛亮早已預料和安排好的事情。

縱觀歷史長河,那些功高震主,驕傲自大,目中無人,日後必死無疑,而且是身邊的親人也會受到牽連,所以,很多時候,掩蓋自己的鋒芒會活得更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