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衛副廳長到東阿調研“3+N”工作新模式

李端衛副廳長到東阿調研“3+N”工作新模式

李端衛副廳長到東阿調研“3+N”工作新模式

11月7日,省司法廳黨委委員、副廳長李端衛一行4人到東阿縣調研“3+N”組團式法律服務、化解矛盾糾紛工作開展情況,對東阿縣司法行政工作給予高度評價,認為東阿縣在“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中有亮點出成效,其創造性勞動成果對推進基層法治建設和社會治理做出了非常大地貢獻,走在了全省前列。

調研組一行實地調研了張大人集村公共法律服務室、銅城街道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召開了座談會,深入瞭解東阿縣“3+N”組團式法律服務、化解矛盾糾紛工作開展情況、存在的困難和意見建議,對下一步更好開展工作提出了建設性指導意見。

李端衛同志指出,東阿縣“3+N”工作新模式是法律服務、化解矛盾的有效方式和有效機制,是生動、形象、活潑、接地氣的基層經驗。他強調,一要賦予新模式更強的生命力。重組後的縣司法局作為黨委法治部門、政府司法行政機關和政法機關三位一體的重要部門,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在基層治理上不斷探索、不斷研究、不斷創新,賦予“3+N”工作新模式更強的生命力,在法治社會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二是充分發揮司法所在“3+N”工作中的主導作用。司法所是連接政府與群眾的紐帶,是法律顧問與新鄉賢的牽頭人,在工作中要進一步加強規範管理,充分發揮管理者的服務作用,夯實司法行政工作根基,守好基層治理“第一道防線”;三是縣司法局要做好“3+N”工作新模式的考核辦法制定、考核指導等工作,做好從經驗到規範、到標準、到制度的提煉、總結工作。同時協調財政等部門做好經費保障工作。

市司法局黨組書記、局長常書彥指出,省廳領導對東阿的經驗做法給與充分肯定,給予很大鼓勵,使大家很受鼓舞。下一步,東阿縣司法局要不驕不躁,不辜負領導期望,進一步做好宣傳,進一步完善提高,切實把“3+N”這一符合黨的十九屆四中全精神、符合中國傳統文化的做法做實,把好品牌打響,為基層社會治理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縣司法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勇在工作彙報中說明,“新鄉賢”的加入是東阿縣基層法律顧問隊伍的優化,是“3+N” 組團式法律服務、化解矛盾工作模式的主要特色。“3”是定數,由三部分人員組成,即法律顧問(律師、公證員、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司法所工作人員、新鄉賢,為鎮、村法律服務常設人員;“N”是變數,即矛盾糾紛涉及村居的調解員、群眾代表及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將法律顧問的專業優勢與新鄉賢的地緣優勢有效結合,把法律服務送到群眾身邊,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實現“楓橋經驗”的本地化。

省委政法委書記林峰海同志關於東阿縣“3+N”組團化解矛盾的做法批示,既是對我們的巨大鼓舞,也是東阿改進提升司法行政工作水平的一個重大機遇。東阿縣將以這次李廳長調研為契機,認真貫徹落實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不斷總結完善工作方式方法,在法治東阿建設中履職盡責、擔當作為、對標對錶,全面提升司法行政工作水平,為阿膠名城、生態強縣、康養東阿提供強有力的法治保障。

市政府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成偉,縣委副書記崔巍,縣政府副縣長、縣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李恆慶,縣委政法委副書記張海榮等領導同志分別參加調研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