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嚴格社區防控,測溫、掃碼、詢問、登記,一個環節都不能少

繼續嚴格社區防控,測溫、掃碼、詢問、登記,一個環節都不能少

長江日報-長江網4月6日訊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逐漸向好,加之武漢解除離漢通道管控日期即將到來,武漢的社區、小區是否封控有所鬆懈呢?這兩天,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探訪了部分社區、小區,發現封控措施並未鬆動,“繼續嚴格社區防控,非必要不外出”正在各小區實施。市民因為復工或外出看病需要外出的,測溫、掃碼、詢問、登記,一個環節都不能少。

回應居民各類需求,讓大家安心待在家中

4月6日上午,在江漢區北湖街橫堤社區兩湖官邸小區門口,隨著早晨出門復工的居民陸續離開,小區大門的值守人員也可以稍微喘口氣。

小區物業經理胡偉強告訴記者,該小區現居住有100多戶居民,目前每天外出的復工人員有60到80人不等,“持有復工證明的居民進出,我們也必須做到測溫、掃碼、詢問和登記,一個環節都不能少。”胡偉強說。

上午10時,一位居民來到小區門口,詢問值守人員是否能外出買藥。胡偉強走上前,一邊告訴居民“非必要不外出”,一邊接過居民手中的購藥清單,“我們去幫你買,待會你再下樓拿。”聽到胡偉強的話,這位居民放心地返回家中。

兩湖官邸小區是橫堤社區12個無疫情小區之一,在此下沉值守的武漢金融控股集團員工計世成和白奇告訴記者,一些想外出購物或散步的居民,都被小區物業“勸”了回去,“這裡物業和居民相處比較融洽,居民們也挺配合。”計世成說。

幾天前,有位居民帶著9歲的女兒想外出,胡偉強耐心地跟小朋友做工作,“現在病毒還沒有完全被‘打敗’,小朋友免疫力低,再堅持一下,很快就能出門了。”小姑娘也蠻乖,跟著她爸爸又回家了。共同戰疫一場,物業工作人員跟居民們都很熟悉,大家像朋友一樣。

上月底,橫堤社區被評為江漢區無疫情社區,這也讓一些居民對疫情防護有所鬆懈。


繼續嚴格社區防控,測溫、掃碼、詢問、登記,一個環節都不能少


(圖為胡偉強(右)接過居民的購藥清單,讓居民放心回家 記者喬馳 攝)

“除了復工復產和急需看病的,其他居民外出的理由都是購物和‘透風’。”橫堤社區書記胡紹移說,社區從疫情之初就成立了生活物資保障和看病醫療保障兩支隊伍,全力回應居民各類需求,讓大家安心待在家中。

“對於那些‘非必須想出門’的居民,我都告訴他們,全市上下付出了這麼多努力,終於取得了一定成果,這個時候更不能掉以輕心,不能因為我們的一點疏忽而讓疫情反彈。”胡紹移說,現階段不光是要讓居民理解政策,小區物業和值守人員也要懂得如何勸說居民,“要換位思考,要跟居民交朋友,更要履職盡心,嚴格把關的標準,對所有人一視同仁,值守點不光要控制居民外出,也要嚴防外來人員入內,做好居民的防護‘屏障’。”

網格員勸回欲去醫院理療老人,送藥上門讓老人恢復健康

進出人員必須戴口罩、測體溫、掃碼或出示證明,4月6日上午9時30分許,記者在青山區紅鋼城街二街社區中交江錦灣小區門前看到,10多名“紅馬甲”在小區門口實行嚴格的封控管理,毫無鬆動跡象。


繼續嚴格社區防控,測溫、掃碼、詢問、登記,一個環節都不能少


(圖為中交江錦灣小區嚴格管理出入口,測溫掃碼登記一樣不落 記者李銳 攝)

二街社區書記蔡晶晶介紹,中交江錦灣小區有11棟樓1272戶3974人,從1月23日開始,小區只保留南門可以進出,截至目前,小區已無疫情30天。小區裡每個門棟都有3至4名志願者為居民代購生活物資和藥品,引導居民“非必要不出門”。對於因上班確需進出的居民,嚴格落實登記、掃碼、測溫等工作。

網格員李鳳珠手裡提著一袋艾條,正準備給家住7棟502號的鄭奶奶送去。她告訴記者,4月2日那天,73歲的鄭奶奶來到小區出入口,說她覺得渾身痠痛,想去醫院做理療,要求社區開具證明放行,並提供愛心車接送。

李鳳珠耐心地跟鄭奶奶溝通,“我幫您諮詢下醫生,看有沒有不出門就能緩解您疼痛的辦法。”

隨後,李鳳珠聯繫上普仁醫院一位醫生,按照醫生的建議,為鄭奶奶買了雲南白藥氣霧劑、傷溼止痛膏,還在藥店買了艾條上門免費贈送給鄭奶奶,細心告知艾灸方法。考慮到鄭奶奶子女不在身邊,為了今後出行便利,李鳳珠還幫她在手機上註冊了健康碼,告知她使用方法。

10時許,記者隨蔡晶晶和李鳳珠來到鄭奶奶家,將新買的艾條送給她。鄭奶奶說,這兩天身體痠痛已經緩解了很多,“太感謝你們了!以後我就聽社區的,安心待在家,不出門啦!”

繼續嚴格防控,居民按“叫號”下樓領物資

4月5日下午2時,300份袋裝團購物資擺滿了蔡甸區大集街南湖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大廳,每份物資的外包裝都用記號筆標註了序號,按順序依次擺放。居民龔女士來到大廳門前,隔著桌子報號碼,志願者朱鐵麻利地找到物品遞給她,前後不足兩分鐘。

龔女士此次團購的有零食餅乾、肉類生鮮及一箱螺螄粉,共花了150餘元。龔女士介紹,這些物資是4日下午手機下的單,5日上午11時“團長”就在微信群裡通知已到貨,逐個叫號下樓領取。

疫情發生以來,社區團購已成為龔女士的首選,每天她都會在網上下單。龔女士說,單位已開始復工,下班後要在家照顧7歲的孩子。社區團購比較方便,節省時間,也不用擔心人員聚集。

居民黃女士團購了皮蛋、酸奶。她說,小區門口的小超市已開門營業,但有些商品需前往大超市購買。為減少不必要的外出,小區小超市買不著的物品,她多選擇網上團購。


繼續嚴格社區防控,測溫、掃碼、詢問、登記,一個環節都不能少


(圖為志願者將團購物資遞給居民 記者張衡 攝)

從1月24日開始,志願者朱鐵一直在社區裡幫忙。朱鐵說,社區團購一直未斷,最近居民每天團購物品量在300份左右。商家將物品送到社區,社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根據居民訂單,一一裝袋打包。


繼續嚴格社區防控,測溫、掃碼、詢問、登記,一個環節都不能少


(圖為蔡甸居民掃綠碼檢測體溫外出 記者張衡 攝)

南湖社區書記凃仁彪介紹,該社區現住有居民1050戶2589人。3月14日,掛牌成為無疫情社區。儘管蔡甸區疫情形勢持續向好,但該社區依然嚴格管控,不敢放鬆。值守唯一進出口,居民每天兩次報告體溫,憑綠碼外出。為引導大家非必要不外出,社區對居民進行了廣泛宣傳。

八旬婆婆告誡兒子,“儘量別出門”

4月6日上午9點半,記者來到江岸區大江園社區晉合世家小區門口,現場看到,出入口進出居民較少,隔上10來分鐘,可以看到有復工的人員開著私家車過來,物業人員上前掃健康碼、測溫正常後才放行。

繼續嚴格社區防控,測溫、掃碼、詢問、登記,一個環節都不能少


(圖為物業人員為進出居民測量體溫 (通訊員 供圖))

上午10點左右,82歲的陳端芳老人來到江岸區晉合世家小區門口,本想出門買些菜,正好碰見了社區網格員江晶。老人沒有健康碼,網格員告訴她得先到社區開健康證明,開了證明就能出門兩小時。“您出門不方便,要買什麼菜我們幫您,儘量別出門。”江晶說。

陳端芳和老伴兩人居住,疫情防控期間從未出過門。針對空巢老人,社區安排志願者結對子,開展“一對一”幫扶。要買什麼菜,家裡缺什麼都由志願者幫忙跑腿。

前幾日,家住唐家墩的兒子打電話說要來看望老兩口,被陳端芳勸了回去,“雖然外部環境持續向好,但還是有感染的風險,能不出去就不出去。”

晉合世家小區業委會成員胡敏介紹,小區現在仍在開展團購,通過居民自發組建的蔬菜、水果、蛋糕、草莓、土雞等8個團購群,既能滿足蔬菜肉類日常需求,也能滿足居民等各類小眾需求,“社區常在群裡讓大家非必要不外出,很多居民都很自覺。有的居民在群裡說想出門逛逛,大家都會在群裡一起勸說。”

在家堅守就是我們的“工作”,居民70多天只下樓拿了4次菜

4月6日上午9時,家住礄口區古田街古三社區的居民祝義運過完早,在家裡跟老伴做起了早操。疫情發生後,祝義運和老伴已經在家“宅”了70多天,只下樓拿了4次團購菜。

今年70歲的祝義運平時與老伴生活在一起。疫情發生後,不等社區通知,祝義運就主動在家庭群內要求子女們不外出。

祝義運告訴記者,自己和老伴都是閒不下來的人,為了主動配合社區封控,他想了不少活動來自娛自樂。“每天早上過完早,我就跟老伴適當運動一下,這也是增強自己免疫力的方法。”祝義運說。


繼續嚴格社區防控,測溫、掃碼、詢問、登記,一個環節都不能少


(圖為祝義運在家用電腦寫詩歌 (通訊員 供圖))

除了適當運動,祝義運還喜歡書法和寫作。祝義運說,剛開始,自己看到武漢的疫情比較嚴重,便有感而發,寫了第一首詩歌《武漢,挺住》,並將它發在了居民群裡。“我們要團結起來,加油!”一位網名叫“荷花”的街坊立即在微信群內給祝義運點贊。宅家期間,祝義運寫了20餘篇詩歌和10幅書法作品。

由於子女都是教師,目前都在給學生們上網課,祝義運便每天在微信群裡叮囑他們能不出門就不出門。為了給子女做榜樣,祝義運每天都會給子女發小視頻,分享自己和老伴在家的日常生活。

“現在雖然疫情防控形勢逐漸向好,但我們自己還是要管住自己,不能讓大家的努力白費。”祝義運說,在家堅守就是自己的“工作”,大家都在堅守崗位,自己也要守住“陣地”。

非必要不外出,博士桂鑫宅家靜心科研

寫論文、送菜、波比跳……4月6日,洪山區洪山街武昌府社區居民桂鑫繼續著他“不外出”的宅家生活。武漢疫情發生以來,這位武漢理工大學光纖傳感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的研究人員,既是主動請纓幫助他人的志願者,也是潛心治學、指導學生畢業設計的人民教師,“宅家是靜心科研的好時光”。他介紹,武漢即將解除離漢通道管控,但小區封控依然嚴格,鄰居們都做到了“非必要不外出”。

1月23日,武漢理工大學開啟寒假模式,作為研究人員的桂鑫也回到家裡。彼時,武漢剛剛實行交通管制,桂鑫索性開始了宅家科研的生活。“寫論文、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指導碩士生與本科生的畢業設計等,都是我的日常工作。”桂鑫說,“因為疫情無法開課,我得線上指導,讓學生們順利畢業。”

宅家科研之外,桂鑫還主動請纓,成為武昌府社區的一名志願者。他是社區團菜的“連線人”。幫助聯絡供應商、敲定送貨事項、接貨分發等工作,他都是“排頭兵”。每隔1-2天,他都要下樓“團菜”,再把菜分發到各個家庭。

70多天裡,桂鑫總共出小區4次,都是為居民團菜拉貨等志願活動,其他時間安心宅家。愛運動動的學霸博士,還在家中準備了一張瑜伽墊,跟著小視頻練習“波比跳”,以保持健美身材。桂鑫說,疫情防控期間,應當做到“非必要不外出”。

武昌府社區書記袁於紓介紹,該社區保持防控不松弦,門崗管理再次加強。為避免疫情反彈,社區特引進了蔬菜商戶進小區,藥品仍由志願者送藥上門。(記者喬馳 李銳 張衡 陳俞 楊蔚 王靜文 龍京 通訊員朱素芳 高浛 高青 任擁軍 詹鷗 穆卡達斯 任理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