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記》,講故事(2): 我們真的是“炎黃子孫”嗎?

看到這個標題,你也許會覺得好笑。難道我們是炎黃子孫,還值得懷疑嗎?因為“我們是炎黃子孫”這種說法,大家說了這麼久(至少一百多年),別人這樣說,我也這樣說,似乎不值得懷疑。然而歷史紛紜複雜,把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當做歷史,張冠李戴,牽強附會之類的事兒實在是太多太多,“盡信書不如無書”。近讀《史記》,看到《五帝本紀》中黃帝的記述,腦中便縈繞這一問題,不得釋懷。今天,我就根據現有掌握的材料來一番考證,看看這種說法是否正確。

一、“炎黃子孫”這一提法的由來

據資料顯示,中國人開始普遍自稱“炎黃子孫”,把“黃帝”奉為國人“共祖”,與梁啟超等人提倡的救亡圖存運動有關。

戊戌維新失敗之後,梁啟超等人流亡海外,眼界逐漸開闊,救亡的法寶從“孔子”變更為“黃帝”,從“儒學”轉為“種族主義”,“種族主義救中國”的思潮逐漸興起。於是“黃帝”就被迅速抬上了“國族共祖”地位。1899年,改良派代表康有為在加拿大對華僑演說時,一開口即稱“我國皆黃帝子孫”。而清末反抗滿族統治的早期革命黨人,即用“炎黃子孫”“黃帝子孫”等口號來獲取漢人的支持。激進的革命派則認為“炎黃之裔,厥惟漢族”,甚至提倡“驅逐韃虜,恢復中華”。滔海志士陳天華也曾在黃帝肖像前慟哭:“哭一聲我的始祖公公,叫一聲我的始祖公公,在天之靈,能不憂恫?望皇祖告訴蒼穹,為漢種速降下英雄。”(《黃帝肖像後題》)

隨著“五四”新文化運動的蓬勃發展,面對英美日俄等西方列強的侵略和蠶食,無數有識之士站了出來,不斷號召要打破族群界限,希望以“炎黃子孫”為旗幟凝聚中華。在這場亡國亡種的危機下,“炎黃子孫”“黃帝子孫”的概念,就成了以祖先崇拜為基本文化的中國人構建民族凝聚力的符號。

到二十世紀20年代,“種族主義救中國”被糾正為“民族主義救中國”,“黃帝”作為“國族共祖”這一提法得到官方認可。1929年,持質疑立場的顧頡剛出版的《中學用本國史教科書》被國民政府查禁。其原因是他以一個歷史學家的較真精神認為“(黃帝)實在的事蹟,還是曖昧難明,……或許是後來的人推想出來的一個奠土建國的古帝”,在典籍中“堯舜禹被髮明的時間是春秋末期;黃帝被髮明的時間是在戰國末期;開天劈地的盤古是最晚知道,是在三國時期。結果引來了國民政府考試院院長戴季陶的震怒。戴認為“中國所以能團結為一體,全由於人民共信自己為出於一個祖先;如今說沒有三皇五帝,就是把全國人民團結為一體的要求解散了,這還了得!”至此,“炎黃子孫”這一概念,獲得了官方保護,成為定論。

1937年清明節,國共兩黨首次在陝西省黃陵縣橋山黃帝陵共同公祭中華民族祖先黃帝。毛澤東、朱德委派林伯渠向軒轅黃陵敬獻了鮮花水果。國民黨派祭的是中央黨部特派員張繼、顧祝同,還有國民政府主席林森,陝西省政府主席孫蔚如。林伯渠和張繼分別代表兩黨在公祭儀式上宣讀了《祭黃帝陵文》,而為了表達中國共產黨人“還我河山,衛我國權”的抗日決心,毛澤東用他詩人的激情親自撰寫了祭文,表現出“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雄心壯志。於是,抗日戰爭時期,“炎黃子孫”的稱謂通過各類媒體在抗敵烽火中定型為中華民族的指代符號,成為號召與激勵海內外華人共同抗戰的一面旗幟。

至此,在整個中華民國時期,“中華民族之全體,均皆黃帝之子孫”這一說法得到了大力宣揚,“全體中國人皆為炎黃子孫”就成為了共識。新中國成立以後,這一說法繼續得到提倡。直到今天,14億中華兒女都認為自己是“炎黃子孫”了。而海外華人與華族“炎黃子孫”或“黃帝子孫”之說雖古已有之,但過去用的不太多。直到改革開放後,隨著華人華僑不斷歸國省親或回國投資興辦實業,此語才在報刊上大量出現。


讀《史記》,講故事(2):   我們真的是“炎黃子孫”嗎?

我們都是炎黃子孫


二、“炎帝”“黃帝”之關係和歷史傳承情況

應該說,炎帝和黃帝都是神話傳奇人物。古人說,黃帝是炎帝同母異父的親兄弟(《國語·晉語》:“昔少典氏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其實,根據傳說,炎帝和黃帝只不過是兩個部落聯盟的首領。炎帝神農氏代表的是農耕部落,而黃帝代表的是遊牧部落。還有蚩尤率領的九黎族代表的是狩獵部落。這三大部落各有優勢,最後經過戰爭,最終融合在一起,共同繁衍,成為了華夏民族共同的始祖。

一開始,炎帝神農氏部落非常強大,其中一位神農氏炎帝是伏羲氏的外孫,也是“三皇”之一的人皇。他遍嘗百草,教會了族民從事農業生產,率領部落從陝南的姜水流域逐漸向東擴展。隨著姬水流域軒轅氏黃帝部落的崛起,兩個部落為了爭奪資源,終於打了起來。黃帝在“阪泉之野”打敗了炎帝,於是炎黃二帝結盟。

這時,生活在今山東、河南東部和安徽北部一帶叫九黎族的部落聯盟也強大了起來。他們由八十一個兄弟部落組成,其首領叫蚩尤。族民們勇猛善戰,而且掌握了冶煉技術,已學會使用銅製長矛、大刀,武器十分精良。蚩尤見自己可以和黃帝抗衡,就向中原進軍。蚩尤軍隊勇敢剽悍,勢如破竹,一直打到了黃帝的都城涿鹿。涿鹿之戰異常激烈。最終蚩尤戰敗而死。於是留在中原的九黎部落被迫融入炎黃部落,而另一部分不屈服的族民不得不南遷,成為了今天南方苗族的祖先(《國語·楚語》“三苗,九黎之後”)。

古人崇尚武力,漢朝前還有著祭祀蚩尤的習俗。漢朝以後,隨著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思想的踐行,儒家文化逐漸成為中原文化的主體,他們把蚩尤黃帝大戰賦予了皇權性質,黃帝成為了正義的化身,地位逐漸被人們抬高,而蚩尤成為了邪惡的代名詞,其戰神身份又被刑天替代。因此,古人就不再崇拜蚩尤,連祭祀他的人都從有到無,以致於以嫌惡的口氣提起他。而祭祀黃帝和炎帝的人卻日益增多,成為了正源。


讀《史記》,講故事(2):   我們真的是“炎黃子孫”嗎?

炎黃等部落分佈及戰爭圖


司馬遷在《史記ˑ五帝本紀》中說:“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今天,我們查姓氏起源,會發現中國百家姓中大多數姓氏都起源於黃帝的姬姓和炎帝的姜姓(《國語·晉語》載:“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這也是有人說“我們是炎黃子孫”的一大依據。

“黃帝”這個人物,最早出現於戰國時代。春秋以前的文獻,像《詩經》《書經》,所載最古老的帝王是禹,沒有黃帝;稍後一點的《論語》《墨子》《孟子》,所載最古老的帝王,是堯、舜,也沒有黃帝。到漢代,司馬遷父子綜合戰國以來對“黃帝”的各種描述,出於“五德始終說”的現實政治需要,才將其當作帝王譜系的第一位,寫入了《史記》當中。此外,《史記》還以“黃帝”為始祖,構築了一套“完整”的帝王血脈傳承體系,不但堯舜禹是黃帝后人,連被視為“戎狄”的秦和有“蠻夷”之稱的楚,以及與西漢連年交戰的匈奴,都成為了黃帝后裔。一句話,《史記》中所有的帝王及部族都是“黃帝”血脈。

《史記》這種刻意給所有部族提供一個“共祖”的做法,其實是為了滿足漢代大一統王朝“維穩”的需要,是司馬遷父子在漢武帝淫威下想完成著史偉業的無奈之舉。當時司馬遷明知出生東夷的伏羲與出生南蠻的神農要比出生西戎的黃帝歷史悠久,但漢武帝自比黃帝,一定要以黃帝作為中華民族始祖,他只好屈從。同時司馬遷父子的歷史觀也深受戰國思想家鄒衍“五德始終說”影響。鄒衍認為王朝的興替,是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剋循環發展的,譬如金克木,“木德”王朝必然會被“金德”王朝所取代。漢武帝自認為漢朝屬於“土德”(他要發揚上古帝王開疆拓土的功德),所以往前推演,秦朝即“水德”,姬周乃“火德”,殷商是“金德”,夏代為“木德”。於是在夏啟之前還應有一個“土德”朝代存在,才能完成一次五行循環,證明漢朝的合法性。因此“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的那個神話人物就成為了帝系之首,而被司馬遷放在了《史記》開篇。

《史記》開此先例之後,新興的“蠻族”政權一旦強勢進入中原,就會選擇拋棄原來的祖先傳承,轉而宣傳自己是“黃帝”後裔,以弱化外族征服者身份。像鮮卑慕容氏,“自雲高陽氏(黃帝嫡孫)之苗裔”;遼國契丹族,自稱“炎帝之後”“軒轅後裔”。唯金之女真、元之蒙古、清之建州,卻無意自詡黃帝之後,甚至公開拒絕中原士人所提出的“改認祖先以利統治”建議。這種拒絕,既因其自身實力強大,統治有力,也因帝制時代中國的政治穩定重心,不再是宣揚種族血脈的“黃帝”,而在於傳承“孔子”儒學,愚化百姓。譬如清代雍正乾隆就反覆強調,“華夷之別”在於文化,而與種族無關。這就為清末“種族主義救中國”思潮的興起埋下了伏筆。

三、“中華民族”“華夏族”“漢人”“唐人”之關係


讀《史記》,講故事(2):   我們真的是“炎黃子孫”嗎?

華夏地域圖


中華民族在形成之初就是由許多部落組成的複合體,今天也是56個民族組成的大集體。只要外來者接受了我們的文化,就不加排斥地歡迎他們參加,並在社會發展中不斷表現出

“重地域文化輕血緣種族”的特點。因此地域文化色彩濃重的“中華兒女”“中華民族”稱呼往往比種族血緣色彩濃厚的“炎黃子孫”稱號更易為人接受。

炎黃結盟後,其後裔長期共同生活,共同繁衍,互相融合,組成了中國中原地區的遠古居民,奠定了華夏族的歷史基礎。炎帝和黃帝便成為了華夏民族的始祖。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黃帝成為了中原文化的代表。以後部族逐漸發展壯大,就連居住在中原地區一些其他祖先繁衍的原住民後裔,也都自認是黃帝子孫而自豪。到了春秋時期以後,這些中原居民往往都自稱為“華夏族”,以自己為正宗,充滿了優越感和自豪感。我國古書對“華”和“夏”的解釋可不算少。如《左傳》中有“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而《書經》疏注中也說:“冕服彩裝曰華,大國曰夏。”即古人以服飾華彩之美為“華”;以疆界廣闊與文化繁榮、文明道德興盛為“夏”。“華”和“夏”後來被人合稱。於是“華夏”一詞成為了古人對中國之美稱,它既包含著對廣袤疆土的盛讚,也表現了對中華民族文明守禮等傳統美德的頌揚。到了漢朝,隨著王朝的強盛,於是華夏族人又稱自己為“漢人”。到後來,胡人異族不斷騷擾和入侵中原,使得華夏百姓長期顛沛流離,遷徙他鄉。他們只好懷戀歷史上比較興旺的兩個朝代漢朝和唐朝,自稱為“漢人”或“唐人”,流落海外的華夏兒女,更多的時候自稱為“華人”。


讀《史記》,講故事(2):   我們真的是“炎黃子孫”嗎?

漢朝疆域圖


四、漢人四個獨特的生理印記

人類大致可分為四大人種:黃種人、黑種人、白種人和棕種人,每個人種各有其特徵。根據國內外人類學家及考古學家的比較與研究發現,據說純正的炎黃子孫身上存在多處特徵,是世界上其他民族其他人種沒有的。漢人除黃皮膚這一特徵外,還有區別於其他民族的4個獨有特徵。

一是鏟形門齒。漢人有兩顆很明顯的大門牙。它們比其他牙齒略大,且牙的邊緣翻卷成稜,牙齒裡面中間部位呈凹狀,很像一把鏟子,所以叫鏟形門齒。據考古學家和古人類學家研究發現,大量人類化石標本中,中國境內發現的人類化石基本上都是鏟形門齒。這種門齒化石的特徵與95%以上現代漢人的牙齒特徵相同,而其他人種則幾乎沒有,所以鏟形門齒是漢人獨有的特徵,是世界醫學難解之謎。


讀《史記》,講故事(2):   我們真的是“炎黃子孫”嗎?

鏟形門齒


二是內眥褶。內眥褶是指眼睛內角處,由上眼瞼向下微伸,遮掩淚阜所形成的特殊皮膚褶皺,俗稱“雙眼皮”。大部分中國人都有內眥褶。印第安人、那維亞人和波蘭人也偶爾出現,而其他外國人則非常少見。


讀《史記》,講故事(2):   我們真的是“炎黃子孫”嗎?

內眥褶


三是小腳趾分叉。“誰是古槐底下人,雙足小趾驗甲形。”漢人雙腳最小的腳趾頭指甲蓋上會有“裂開”痕跡,這就是所謂“小腳趾分叉”。據說以前的中國人,腳趾頭分叉更明顯,不像現在,如不仔細看都不一定能看到,即使分叉都以為指甲蓋劈裂了。這一微不足道的細節,也是漢人又一獨特標誌。長輩們常說,只有咱漢人小腳趾才分叉,其他民族都沒有!


讀《史記》,講故事(2):   我們真的是“炎黃子孫”嗎?

小腳趾分叉


四是小孩屁股上的青斑。漢人小孩剛出生,屁股上都會有或大或小,不同形狀的青色或青褐色斑塊。我們俗稱胎記,也叫蒙古斑。這種胎記,從醫學角度看是色素斑,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自然消退,沒有不良影響。這也算老祖宗賜予子孫後代的降生禮物和遺傳標誌,是每個炎黃子孫共同的出生證明!其他黃種人只有極少數才會有,而對白人和黑人來說,那是絕對沒有之事。


讀《史記》,講故事(2):   我們真的是“炎黃子孫”嗎?

小孩屁股青斑


小結

“炎黃子孫”之說,涉及到中華民族的起源問題。長期以來,“中華民族只有一個民族,一個始祖,一塊發源地,一條母親河,中華文明只有一箇中心”這種歷史一元論告訴我們:中華上下五千年,中華民族的始祖是黃帝,中華民族的發源地是西北的黃土高原,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中華文明的傳播是以發源地為中心,然後向四方輻射。這個古史框架是由司馬遷在《史記》一書中建立起來的。然而歷史真相到底是怎樣的呢?隨著我國考古工作的發展,著名的考古學家徐旭生先生、著名的歷史學家蒙文通先生和顧頡剛先生等人就向中華民族一元論發出了挑戰,大膽指出在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中華大地上至少有三個民族集團互相爭雄,他們對中華文明的創造都作出了重大貢獻。特別是“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三星堆文化”“良渚文化”等一系列重大考古發掘,更加證明了這一點:中華民族並非只是炎黃二帝的子孫或者黃帝一人的子孫。中華民族歷史一元論被徹底推翻。因此,用“炎黃子孫”或“黃帝子孫”來代表“中華民族”是以偏概全,明顯不妥的。

而今天,許多海外華人又樂於使用“炎黃子孫”或“黃帝子孫”稱號。因“炎黃子孫”一語已成為海外華人艱苦奮鬥的精神支柱,互相團結的一條紐帶,在華人華僑力量發展壯大的過程中有著特殊意義,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幾百年來,他們亡命天涯,身處異鄉,抱團取火,親如家人,無論處境如何艱難,不管生活如何困苦,怕擔心辱沒了先祖,便更加努力奮鬥,要為祖國爭光。他們使用這個詞語,無可厚非。

時至今日,隨著民族大融合的進一步發展,在中國,除了領土上的56個民族外,越來越多外國人到中國來學習、定居。如果我們再用“炎黃子孫”作為中華民族的別稱,是不妥的。我們在學術研究與外交場合中更不應濫用此語,以免產生誤解;但在一般的民間場合,為了增進彼此間同為漢族中國人的情意,根據語言學“約定俗成”原則,可以使用“炎黃子孫”這一詞語。

一句話,我們不要隨意採用種族血緣概念的詞語“炎黃子孫”,而應儘量多地採用地域概念的詞語“中華民族”或“中華兒女”,請儘量少用“我們是炎黃子孫”的說法,而稱呼自己是“華夏子孫”,或者說“我們是中華兒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