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律的故事

簡述歷史 | 秦律的故事

每日一句

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

智慧裡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簡述歷史 | 秦律的故事


前278年,秦昭襄王二十八年。秦將白起率軍破楚都郢,有史載,楚國亡。適時,楚王室舉家東遷,苟延殘喘楚國祚至前223年,史記正記秦滅楚。在此間,楚名存實亡。秦拔郢都,屈原聞訊獨自悲慟傷懷,遂自投身汨羅江,以炳其志,成千古絕唱。

屈子畢生致力於變法圖強,然貴族舊部頑疾至深,軍政均已成崩壞之態。傾其肝膽終不可挽回,以得其所願,嗚呼哀哉!至於前278年秦取楚郢都,後置漢中郡,盡為秦地。

自秦王政改王稱皇帝始,於漢中郡嚴施秦法,即孝公商鞅之秦法。漢中有縣名安陸,安陸書吏喜,是為秦法置於舊楚地漢中郡踐行者也。後有秦簡於雲夢出土,以為史實之憑據,藏於湖北省博物館,是為國之寶藏。

法者,國之規矩也,據法,方可興國。

屈子變而強國之略,以敗終,楚亦盡失國。為秦地,以秦法填之,彰秦法之功成。後曰:亦有鑑,感屈子之大義,而尊矣。


簡述歷史 | 秦律的故事


這應該是之前看央視綜藝《國家寶藏》,講述雲夢睡虎地秦簡一期時,寫的一段文言文。可能也不能完全算是文言文吧,畢竟不是專業的。當然,筆者今天把它翻出來後,又經過了修改和二次創作,再呈現出來。文段中的內容,我再用白話再簡單的說一下吧。

公元前278年,楚國首都郢城,被秦昭襄王嬴駟的大將,白起將軍攻破,楚國滅亡。楚國王室棄城而逃東遷,在東邊延續了國祚到公元前223年,全面滅亡。大夫屈原在都城被攻破之後,悲痛萬分,憤而跳汨羅江自殺,成為千年傳頌的故事。

屈原一生都在致力於變法,拯救國家於危難之中,但楚國的舊部貴族頑疾根深蒂固,楚頃襄王也不賢明,志向無法被實現。秦國把郢城收為己有後,在此置郡漢中郡。

秦始皇嬴政統一後,在全國嚴厲實行秦國律法,也就是孝公時期商鞅所行的律法。漢中郡更為嚴謹,旗下的一個縣安陸縣更有專門普法的官吏,名叫喜。他就是真實的秦法實施普及的歷史證據。雲夢縣(出土地古為安陸縣)出土的喜墓秦簡,現就藏於湖北省博物館。

法律,就是國家的施行根據和行為規範。正確合理的使用律法,國家才能興旺。

屈原變法失敗,楚國也滅亡了。等成為秦國的土地後,秦國將秦法律填補上了,就表明秦國的法律成功。寫文的人在想:這是不是證明,秦始皇也是感懷屈原的大義的,而在漢中郡如此的看重法律的施行呢?


簡述歷史 | 秦律的故事


以上大概就是所寫文段,所講述的意思了吧,對於文言文的使用我可能並不規範,有錯誤的或不好的地方,煩請大家不吝指教。


文字:錫禹

校對:竹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