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才子李調元(二)

對聯趣聞

蜀中才子李調元(二)

1、聯懲狂妄。李調元作為清代乾隆年間的才子,他才華出眾,詩文信筆而成。一年,他進京趕考路過湖廣界,見眾人正在看州官為當地才子赴考餞行,不覺也被拉入席。堂中,方匾上寫著“起鳳來龍”;左面廂房放滿了當地名流的文章,稱“大塊”;右面廂房放滿當地雅士的詩文,謂 “玉珠”。忽地,席間一位書生放聲高談闊論,那語氣,連李白、杜甫及三蘇也不放在眼裡。當說到當今李調元時,那狂才便陰陽怪氣地說:“李調元乳臭未乾,文章不通,詩詞也如狗屁。”眾人都議論紛紛,獨李調元不動聲色地飲酒。一會兒,那州官提議,請在座各位做一個對子,上聯以“大塊”作頭,“起”字作尾,下聯以“玉珠”作頭,“來”字作尾。無論是赴考的才子、還是高談闊論的狂生都搜索枯腸,也沒有寫出半個字來。李調元從容地站起來,提筆揮就:

大塊投河,方知文從胡說起;

玉珠擊鼓,始信詩由放屁來

大夥兒近前一看,都驚呆了,明知被罵,卻又不知此人來歷。州官忙恭問作對者雅號,李調元不慌不忙,提筆題詩一首:

李白詩名高千古,

調寄旋律格尤高;

元明多少風騷客,

也為斯人盡折腰。

寫畢,揚長離去。那幾位才子圍上來一看方知遇見了李調元。但都對“大塊投河”及“玉珠擊鼓”百思不得其解。後得高人指點,才知李調元是以“投河”及“擊鼓”的聲音嘲笑“大塊”文章和“玉珠”詩詞都是“不通”(撲通)“不通”的。

2、智對捎公。李調元帶了個書僮赴考。傍晚來到了渡口,卻有許多人在等候,李調元也只好跟著苦等。老梢公見李調元的模樣,知道他是趕考的,便想幫他一把。老梢公對李調元說:“公子,我出個對子,你能對上,我便先渡你過河,連船錢都不要。”李調元說道:“好啊!”老梢公說道:

鼻孔子,眼珠子,珠子高於孔子;

李調元雖見上聯對聖人有所不恭,但卻也巧妙,便答道:

眉先生,須後生,後生長過先生。

梢公揮手說道:“對得好,請!”

3、對壓狂生。一天,李調元急於趕路錯過了宿處,便前往瓦房大戶借宿。戶主原來是個進士,做過幾年知縣後退隱,正在和一班文人才子喝酒,座中有個文人不把借宿的李調元放在眼裡,想給他一個下馬威,便傲慢地說:

樹木椏多,不宿無毛之鳥;

調元心知對方有意嘲弄於他,便接著道:

灘平水淺,難藏有角蛟龍。

李調元說完轉身便走,那家主人見狀,又聽得李調元志氣不凡,便追出請李調元留宿。

4、巧對迴文。做官數年後,李調元回鄉探親。途中,忽見一座高山在前,風景秀麗,李調元便帶了數個隨從登山瀏覽。山上有一古廟,香火鼎盛,廟中主持更是仰慕李調元的文才,親自替他焚香,又陪他四處遊玩,還設置齋菜款待。飯後用茶時,主持說道:“大人,老衲有一事相求。”李調元說道:“方丈請講。”方丈說道:“本廟上代有位長老,擅長丹青。一次,當他正完成一幅出水荷花圖時,剛好吳中才子唐伯虎路過,便請他題字。唐伯虎提筆寫下一個上聯便收了筆。長老問他為何,唐伯虎說道:‘今後必定有當世奇才能對出下聯。’但此聯至今無人能對,大人可否續對?”李調元大奇,叫方丈立即拿出畫來,只見那畫上龍飛鳳舞地寫著:

畫上荷花和尚畫;

李調元知道這諧音迴文聯確實難對,便沉思起來,一會兒高興地說道:“有了!”便提筆寫下:

書臨漢字翰林書。

5、句服才子。李調元調任廣東學政。赴任途中經過洞庭湖,那裡的撫臺大人很欣賞李調元的文才,便帶領當地文人設宴款待李調元。撫臺大人對李調元十分恭敬,但在座中卻有幾位才子不知天高地厚,想難倒李調元以顯自己才華,便提出對句。其中一人吟道:

洞庭湖,八百里,波滾滾,浪滔滔,大宗師自何來?

完了洋洋得意地說道:“大人,請!”李調元立即答道:

巫山峽,十二峰,雲靄靄,霧濛濛,本主考從天降!

下聯一出,眾人皆叫好。那秀才還想挽回面子,又說:“大人可否再賜教一聯?”不待李調元答允,便吟道:

五百羅漢過湖,岸邊波心千佛子;

李調元稍加思索,便道:

一個淑女對月,人間天上兩嬋娟。

眾人聽後,再一次叫好,李調元卻忘形地說道:“我也有一聯,請大家賜教。”說完吟道:

棗棘為薪,截豎開橫成四束;

上聯一出,眾才子啞然,無人能對得上,那撫臺大人想提醒李調元,令他知道江山無限,能人輩出。便接口吟道:

閶門啟戶,移多補少作兩間。

眾人聽罷,莫不叫好,李調元更是謹記在心。

(下一篇,李調元廣東趣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