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城會高級研究員王智森:智能“之花”賦能經濟向高質量發展

產城會高級研究員王智森:智能“之花”賦能經濟向高質量發展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蓬勃推進。

據媒體報道稱,2019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26日在重慶開幕。在開幕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發表致辭時表示,智能化已成為技術變革、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基本特徵為,以大數據為基礎,通過信息技術和生命科學技術的有機結合,在製造、投資、貿易、教育、醫療、文化、交通、建築、居住、生態環保等多個領域廣泛應用,深刻改變人類社會的生產和生活方式。

劉鶴稱,2018年我國與人工智能相關的產業規模或已超過5000億元人民幣,正成為重要的新經濟增長點。下一步,我國將從營造良好產業生態、夯實技術基礎、促進產業融合、加強人才培養和激勵、加強法治監督、推進國際合作六個方面推進發展。

需要指出的是,近些年,我國政府高度重視人工智能,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成熟,科技、製造業等人工智能領域的相關產業也受到業界的佈局。

從全國的市場規模來看,有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逐年攀升,2018年,中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約為238.2億元,增長率高達56.6%。據預測,到2020年,中國人工智能的市場規模將接近500億元。

產城會高級研究員王智森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國人工智能產業佈局與經濟發展水平和地方產業政策有密切關係,一線城市北、上、廣、深是人工智能技術研發、產品製造、應用推廣的重點地區。作為二線城市杭州、武漢、長沙、鄭州等地也在大力發展人工智能產業。

當前,人工智能產業藍圖已逐步明晰。北京、上海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已形成了頭部效應,另外,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為代表的人工智能產業聚集區也已形成,目前,多格局的人工智能產業已經全面形成。

重慶作為西部老工業基地,在人工智能領域也實現了突破性增長。數據顯示,2018年,智能化類項目投資達到了1000多億元。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在7月下旬,我國首個5G自動駕駛示範運營基地在重慶仙桃國際大數據谷正式投入使用,只要乘客在手機APP下達訂單,汽車就自動行駛並自主完成操作,將乘客準確接送至目的地。

藉助大數據智能化使得無人駕駛汽車駛上公路,不僅是推動產業升級的一個縮影,更顯示出了人工智能激活發展活力,促使經濟向高質量發展的一個具體體現。

產城會高級研究員王智森:智能“之花”賦能經濟向高質量發展

據統計,2019年上半年,重慶智能產業實現了銷售收入3230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6.9%。智能產業蓬勃發展,不僅帶動了重慶經濟增速止跌回升,也助推了產業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雖然重慶在人工智能領域實現了經濟大幅度增長,但從全國來看,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並不平衡。據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推進辦公室組織編制的《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報告2019》表述,,我國人工智能發展呈現:一方面,整體來看東部較強,科教資源豐富地區佔優;另一方面,初步形成了以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等為代表的幾大集聚區。

王智森認為,人工智能產業受技術、人才、資金、市場等多因素影響,產業佈局無法做到全國各地平衡發展,這是由產業屬性決定的,但這並不會因此制約產業的發展。

在王智森看來,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並非一蹴而就,多學科、多產業、跨區域的融合是未來的重點,促進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是人工智能的重要使命,也是智能產品市場化、產業化的必經之路。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過程中應注重與實體經濟的密切結合,技術沉澱、技術升級循序漸進,以市場為導向、以用戶為核心方能帶動產業走得更加長遠。

事實上,關於人工智能領域,在政策方面,當前,不論是國家層面,還是地方政策層面較為完善,這也為產業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人工智能產業的健康發展需要技術攻關、市場環境等方面的配合。”王智森說,在技術攻關方面,仍需要龍頭企業與科研機構、重點大學密切合作,建立產學研一體化的研發生產孵化基地,實現技術突破和產業化。在市場普及方面,人工智能產品與傳統產業的結合顯得尤為重要,尤其是體驗式電子商務、智能家居、智能出行等領域的推廣能夠帶動人工智能產品不斷貼近消費者的日常生活。

產城會高級研究員王智森:智能“之花”賦能經濟向高質量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