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知周公之禮?一文帶你瞭解周公後人三十四代

周公旦,是文王的兒子,周武王的弟弟。從前文王還在世時,周公旦就非常孝順。到武王即位,周公旦經常幫助輔佐武王處理了很多政務。

武王討伐殷紂的時候,周公隨軍輔助。軍隊到了牧野以後,周公發佈了動員軍隊戰鬥的《牧誓》。周軍攻破殷都,殺了殷紂以後,周公向上天與殷民公佈了紂王的罪狀。

只知周公之禮?一文帶你瞭解周公後人三十四代

隨後周公又把箕子釋放出來。武王在遍封功臣的時候,封周公於曲阜,這就是魯公。但沒有讓周公去自己的封國,而是留在朝延輔佐武王。

武王戰勝殷紂的第二年,天下統一的大業還沒有成功,武王患病了,群臣恐懼。於是周公設立祭壇,向太王、王季、文王之靈祈禱:如果三位先王欠上天一個兒子,請以旦代替周王發。

後來武王去世,成王還年幼,周公怕天下人聽說武王身死而背叛朝廷,就登位代替成王處理政務,主持國家大權。

只知周公之禮?一文帶你瞭解周公後人三十四代

管叔和他的弟弟們在國中散佈流言說:“周公將對成王不利。”周公就告訴太公說:“我之所以不避嫌疑代理國政,是怕天下人背叛周室,武王早逝,成王年幼,我只是為了完成穩定周朝的大業,才這樣做。”

之後管叔、蔡叔、武庚等人造反。周公奉成王的命令,舉兵東征,殺掉了管叔、武庚,流放了蔡叔。之後諸侯都宗順了周王朝。

成王長大以後,能夠處理國事了。周公就把政權還給了成王。成王臨朝之後,有人說周公壞話,周公逃亡到楚國。成王發現了周公當年的祈禱冊文,感動得淚流滿面,隨即迎回了周公。

只知周公之禮?一文帶你瞭解周公後人三十四代

周公歸國後,害怕成王年輕,為政荒淫放蕩,就寫了《多士》、《毋逸》。當時天下雖已安定,但周朝的官職制度尚未安排得當,於是周公寫了《周官》,劃定百官職責。寫了《立政》,以利百姓,百姓歡悅。

周公死後,成王把周公葬於畢邑,伴隨文王,並且特淮魯國可以行郊祭天和廟祭文王之禮。魯國所以有周天子一樣的禮樂,是因為褒獎周公的德行。

周公死的時候,他的兒子伯禽早在以前就接受了封國,就是魯公。魯公在位期間,遵從父親周公的法令,魯國由此興盛。

只知周公之禮?一文帶你瞭解周公後人三十四代

魯公伯禽去世以後後,他的兒子子考公酋繼位。考公在位四年去世,他的弟弟熙繼位,就是煬公。煬公在位六年去世,他的兒子幽公宰繼位。

幽公十四年的時候,他的弟弟殺了幽公,自立為君,這就是魏公。魏公死後,他的兒子厲公擢繼位。

厲公去世以後,魯國人又立了他的弟弟具作為國君,這就是獻公。獻公去世以後,他的兒子真公繼位。真公死後,他的弟弟敖繼位,就是武公。

只知周公之禮?一文帶你瞭解周公後人三十四代

武公九年,武公和長子括、少子戲朝拜周宣王。宣王喜歡戲,想立戲為魯國太子。周大夫勸諫宣王說:廢棄長子而立少子,不符合於禮制。宣王不聽,立了戲為魯太子。

夏天,武公回魯國後去世,戲繼位,就是懿公。懿公的兄長括的兒子伯御和魯國人攻殺懿公,立伯御為魯相 。伯御在位十一年,周宣王伐魯,殺死伯御,立魯國公子稱為魯君,就是孝公。

此後,諸侯多有違抗王命的。孝公二十五年,諸侯背叛周室,犬戎人殺死周幽王。秦國也開始列為諸侯。

只知周公之禮?一文帶你瞭解周公後人三十四代

孝公去世後,他的兒子弗湟繼位,就是惠公。惠公死後,他的長庶子息代理政務,執掌君權,就是隱公。

當初,惠公的正妻沒有兒子,他的妾生了兒子息。息長大後,惠公為息娶了宋國女。宋女來到魯國,惠公看她美麗就奪為自己的妻子,生下了兒子允。

惠公將宋女升為正妻,立允為太子。到惠公死時,因為允太幼小,魯人共同讓息代理國政,不叫作即位。

只知周公之禮?一文帶你瞭解周公後人三十四代

公子揮向隱公獻媚說:“百姓認為您當國君於民有利,您就不要代理而正式做國君吧。我請求您殺掉子允,您讓我當國相。”隱公說:“先君有命在前。我是因為允幼小,所以代理國政。現在允已長大,我準備把國政交給子允。”

公子揮害怕子允聽到自己的話而殺他,反而向子允說隱公的壞話誣陷說:“隱公想正式做國君,除掉你,你要考慮此事。請允許我為你殺死隱公。”子允答應了。公子揮派人在氏家殺死隱公,而立子允為魯君,就是桓公。

桓公之後派公子揮到齊國接娶齊女為夫人。夫人生下一子,其生日與桓公相同,所以起名叫“同”。同長大,立為太子。

只知周公之禮?一文帶你瞭解周公後人三十四代

十八年春,桓公與夫人一同去齊國。齊襄公與桓公夫人私通。桓公知道了怒責夫人,夫人把桓公責罵之事告訴了齊侯。

齊襄公宴請桓公,桓公酒醉後,齊襄公命公子彭生抱住桓公,又命彭生折斷桓公肋骨,桓公死於車中。齊人又殺死了彭生以向魯國解釋。魯國人立太子同為君,就是莊公。莊公的母親桓公夫人留在齊國,不敢歸魯。

八年(前686)冬,齊國的公子糾逃亡來魯國。魯國想護送子糾返回齊國為君,但落後於齊桓公,齊桓公發兵攻魯,魯國危急,只能殺了子糾,又告知魯國要生得管仲。

只知周公之禮?一文帶你瞭解周公後人三十四代

魯國人施伯說:“齊想得到管仲,不是想殺他,而是要任用他,不如殺死管仲,把他的屍體給齊國。”莊公不聽,把管仲押解到齊。齊人用管仲為相。

三十二年(前662),莊公立孟女為夫人,孟女生子斑。斑長大後,喜愛梁氏之女,前去她家看她。一個名叫犖的養馬人從牆外戲弄梁氏女。斑大怒,鞭打犖。莊公聽說此事,說:這人不能打完後就放了,應殺掉他。斑沒有殺犖。

莊公有三個弟弟,長名慶父,次曰叔牙,幼名季友。莊公娶齊女為夫人名哀姜。哀姜沒有兒子,哀姜的妹妹名叔姜,生了兒子名開。莊公的夫人無子,因喜愛孟女,想立她的兒子斑為太子。

莊公生病,問弟弟叔牙誰可繼承君位。叔牙說:“父死子繼,兄死弟及,這是魯國常規。現有慶父,可為嗣君,您擔憂什麼?”莊公嫌惡叔牙想立慶父,無人時又問季友。

季友說:“我死也要立斑為君。”莊公曰:“剛才叔牙想立慶父,怎麼辦?”季友就以莊公名義命令叔牙在家中待命,派針季強迫叔牙喝毒酒,叔牙於是飲毒酒而死。

莊公去世之後,季友立子斑為君。當初慶父與哀姜私通,慶父想立哀姜妹妹的兒子開。結果莊公死後季友立斑為君,慶父派人殺死魯公子斑。季友逃到陳國。慶父立了公子開,就是湣公。

只知周公之禮?一文帶你瞭解周公後人三十四代

湣公二年(前660),慶父與哀姜私通愈益嚴重。哀姜與慶父商量想殺死湣公而立慶父為魯君。慶父殺死湣公,季友聞知後,要求魯人接納湣公的弟弟申為魯君。魯人想殺慶父,慶父害怕,逃到了莒。

季友擁戴子申回到魯國,立為國君,就是釐公。季友送禮給莒人索要慶父,慶父被送回,季友派人殺慶父,慶父要求允許他流亡國外,季友不答應,慶父只好自殺而死。

齊桓公聽到哀姜與慶父危害魯國,就把哀姜召回殺死,把她的屍體送歸魯國,陳屍示眾。魯釐公求情後埋葬了哀姜。

只知周公之禮?一文帶你瞭解周公後人三十四代

釐公元年,季友為魯相。釐公死後,他的兒子興繼位,就是文公。魯文公死後,他有兩個妃子:長妃齊女是哀姜,生兒子惡和視;次妃是敬嬴,甚受寵愛,生子俀。襄仲殺死惡與視而立俀為魯君,就是宣公。

哀姜回齊國,號哭而過鬧市,說:“天哪!襄仲大逆不道,殺嫡立庶!”魯國人都稱她為“哀姜”。宣公死後,他的兒子成公黑肱繼位,就是成公。

只知周公之禮?一文帶你瞭解周公後人三十四代

成公死後,他的兒子午繼位,就是襄公。這時襄公才三歲。五年(前568),季文子死。其家中無穿絲綢之妾,馬棚中沒有吃穀子的馬,府中無金玉之器,就這樣儉樸地做了三代國君的相。君子說:“季文子真是廉潔忠正啊!”

襄公死後,魯人立襄公夫人妹齊歸之子裯為魯君,就是昭公。昭公時年十九歲,還是幼稚頑皮。等到襄公下葬時,裯已因頑皮穿壞了三件喪服。君子說:“這人不得善終。”

這樣又過了數代,直至頃公,秦國攻克了楚國的郢都,楚頃王向東遷都於陳。二十四年(前249),楚考烈王伐滅魯國。頃公逃亡,成為平民,魯國祭祀滅絕。頃公在柯邑死去。魯國自周公至頃公,總計三十四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