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微股份低估值拿下第三方支付牌照 新零售業態充滿想象

近日,翠微股份發佈公告,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海淀科技等106名股東所持有海科融通98.6884%股權,交易作價為19.53億元。通過這筆收購,以零售業務為主的翠微股份將第三方支付牌照收入懷中,公司未來將通過金融科技拓展新零售業態。

翠微股份低估值拿下第三方支付牌照 新零售業態充滿想象

進入2019年第三方支付機構監管趨嚴,目前至少有34家支付牌照被註銷,支付牌照變得“稀缺”。在現存的230多張有效牌照中,擁有銀行卡收單牌照的支付機構僅61家,海科融通就是其中一家。

海科融通於2011年獲得中國人民銀行頒發的《支付業務許可證》(全國範圍銀行卡收單支付牌照),擁有全國範圍內經營第三方支付業務的從業資質。主要包括傳統POS收單和智能QPOS(MPOS)收單業務。

翠微股份低估值收購 背後隱現海淀國資委身影

根據翠微股份披露的交易報告顯示,海科融通支付服務有限公司第一大股東為海淀科技,持股比例為35%,其他股東持股65%。值得關注的是,海淀科技與翠微股份同時受海淀區國資委控制。這筆交易背後或許有海淀國資委主導,希望通過兩者的優勢融合實現國有資產發展壯大。

根據中聯資產評估集團發佈的資產評估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10月31日,按照收益法進行資產評估,海科融通在基準日時點估值為19.79億元,而海科融通的淨資產為7.33億元,增值率為169.68%。

值得注意的是,國資監管部門核准通過這份估值結果,最終經交易各方友好協商,海科融通100%股權的交易價格為19.79億元,按此確定海科融通98.6884%股權的交易作價為19.53億元。

業內人士認為,這筆收購價格對於翠微股份並不高。因為,根據海科融通收益法評估預測2020-2022年的淨利潤分別為:1.74億元、2.08億元、2.39億元。也就是說,海科融通7.33億元淨資產加上三年6.21億元淨利潤承諾,最終給出19.79億元的估值並不高。

翠微股份還與海淀科技等106名海科融通股東簽署的《盈利預測補償協議》,海科融通於本次交易實施完畢當年起算三年內實現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應不低於其收益法評估預測期內對應年度的淨利潤。若未能實現,業績承諾方應按本協議的具體約定向翠微股份進行補償。

第三方支付拓展新零售業態 助力智慧北京建設

目前,海科融通業務線已經覆蓋各省市,全國共設有34家分公司;為400萬家從事於服務餐飲、娛樂、服務及零售行業的小微商戶提供支付服務;另外,海科融通與中國銀聯、中國銀行、招商銀行、支付寶、微信、京東金融等30餘家金融機構達成良好的合作關係。

翠微股份作為一家海淀區國資委旗下的老牌零售企業,主要從事商品零售業務,以百貨業態為主,超市、餐飲等多種業態協同,其營業收入主要來自於商品銷售和租賃業務收入。隨著電商、多種零售業態的崛起,以百貨零售主業的翠微百貨面臨轉型壓力。

翠微股份近年來積極拓展新零售業態、新生活領域,並將自身發展與北京及海淀區的智慧生活建設相結合,通過與科技融合,推進與海淀區建設城市新形態、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的戰略協同。

此次收購交易完成後,翠微股份除了能拓寬自己的盈利來源,還可以快速進入第三方支付領域,實現商業業態與海科融通支付能力的有機融合,為翠微股份打通支付通路、降低支付成本、提升客戶交易體驗提供了良好契機。

翠微股份在切入金融科技領域的同時,通過產業協同和科技賦能,推動上市公司拓展新零售業態,實現百貨零售主業轉型升級。對於海科融通,翠微股份將為其帶來豐富的支付應用場景。雙方形成協同效應,為國有資本創造更大價值,或許這是海淀國資委希望下屬兩家企業能合作的根本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