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错家长只会惩罚?学会“纠正型结果”,帮助孩子高效纠错

孩子犯错家长只会惩罚?学会“纠正型结果”,帮助孩子高效纠错

很多家长都抱怨:我家孩子太不听话,总喜欢给我对着干,吼他几句就哭着喊着要闹着离家出走,这说说也罢,可就怕他真的付诸行动。

孩子犯错家长只会惩罚?学会“纠正型结果”,帮助孩子高效纠错

前段时间就有这么个新闻,一名三年级的小男孩,因为在学校骂哭了同学,回到家后被爸爸打了一顿,随后当天下午又骂了同学,这下这个小男孩就怕了:他怕回到家再受棍棒伺候,于是就索性直接报了警。

在报警电话里哭着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民警大致了解情况后立即打电话给孩子的父亲,并对其做了许多思想教育,该父亲也表示自己的做法十分不妥当,事后也与孩子进行了和解。

这种“动手动脚”的教育方式,属实不被提倡,因为即使教训了孩子后,对于他们的作用也只会仅限于一时,事后孩子只会对父母越来越恐惧,而自身行为的改正,他们也并不能保证。

孩子犯错家长只会惩罚?学会“纠正型结果”,帮助孩子高效纠错

就像该案例里,同一天,家长打骂完孩子一次后,紧接着就又犯下了同样的错误,既无法予以纠正,同时又会挫伤亲子关系。所以说,教育孩子得找到一个好的方法,就比如“纠正型结果”。

说到“纠正”,它与惩罚又有哪些区别呢?

当孩子犯了错误后,家长大可不必直接气势汹汹的将其“语言攻击”一番,其实只要孩子可以诚恳的认错,家长就可以给个台阶。

若孩子能坦承改错,家长可以选择既往不咎,让孩子自己承担相应的犯错后果,教会他们“吃一堑长一智”的道理。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十分有效的惩罚过程就可以被称为“纠正型成果”,在《0-12岁儿童社会性发展》一书中,就提到了二者之本质区别。

孩子犯错家长只会惩罚?学会“纠正型结果”,帮助孩子高效纠错

一、惩罚的概念

惩罚一般是通过打骂或者用言语羞辱孩子,以教育他们改正错误。

这种方法正是利用了家长在家庭中的权威地位,强迫孩子不能犯错,而惩罚的目的是让孩子明白,自己犯下错误,必须为之付出相应的代价,但是却没有教会孩子应该如何去改正。

惩罚的结果只会让孩子越来越叛逆,甚至生出离家出走、轻生的念头,当然与父母的关系也会越来越差。

孩子犯错家长只会惩罚?学会“纠正型结果”,帮助孩子高效纠错

二、纠正型结果

纠正型结果通往往是用讲道理的方式,温和坚定的告诉孩子改正错误的方法。同时家长们一定要明白,孩子犯错,在纠正他们时,一定不能针对孩子的人品或者其他方面做出评价或贬低,应该就事论事,而不是牵扯到孩子本身。

善于用该种方法教育孩子的家长,大都比较理智,可以根据形势灵活的采取应对措施。纠正型的特点是,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充分的安全感,即便孩子行为有问题,仍向他传达他是被爱着的信息。

而惩罚则是父母带有明显的负面情绪,对孩子采取拒绝态度,两者不尽相同。

孩子犯错家长只会惩罚?学会“纠正型结果”,帮助孩子高效纠错

场景案例:

当孩子在学校与其他小朋友打了架,家长被叫到学校与对方父母协商时,惩罚型的父母会为了守住面子,就会直接劈头盖脸的骂孩子一顿,以向对方家长表示歉意。

但是纠正型的家长会放平姿态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问清楚孩子犯错误的真正原因,然后再进一步的教育孩子该如何解决“残局”,让孩子学会自己去道歉,而不是让家长逼着道歉。

孩子犯错家长只会惩罚?学会“纠正型结果”,帮助孩子高效纠错

纠正型结果有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一、自然结果

意思是,孩子可以在没有成年人的帮助下,自动认识到自身犯下的错误并改正。比如,当孩子放学回家,将房间弄得特别乱,但是又不想收拾,这时便会有一个念头出来提醒孩子,这就是孩子的自觉性。

因为他们意识到,如果不好好收拾房间,会被妈妈骂是一方面,自己看着也不顺心,因此他们在认识到自己的小错误后就自主地乖乖收拾好自己的物品。

孩子犯错家长只会惩罚?学会“纠正型结果”,帮助孩子高效纠错

二、逻辑结果

理论上来讲,即为家长对孩子的行为纠正,孩子的行为与家长对孩子行为的纠正有着逻辑上的关系。

比如:当孩子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时,引来了他人的异样眼光,家长应该在制止孩子后,并与其一起讨论大声喧哗对其他人的影响。

然后带着孩子给身边的人道歉,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会给别人带来不利的影响,明白行为与后果是挂钩的。

孩子犯错家长只会惩罚?学会“纠正型结果”,帮助孩子高效纠错

三、无关结果

换句话说,这是对孩子错误行为的非直接惩罚。既不是错误行为产生的直接结果,也不会让孩子学到正确的行为或者改掉错误的行为。或者可以这样理解:这是家长为孩子设计出来的结果。

就比如孩子在睡觉前不想刷牙了,想直接听家长给他讲故事,这时家长就可以给孩子说,必须去刷牙才能听到故事,所以,就冥冥之中给孩子制定了一项规定:得有所付出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孩子犯错家长只会惩罚?学会“纠正型结果”,帮助孩子高效纠错

如何使用“纠正型结果”帮孩子纠错?

一、给出孩子更多的选择

对孩子的管教是要分年龄段的,比如三岁的孩子,也是初步拥有独立的自我意识的时期,所以这个时候,家长不能再强硬的逼着他们做一些不喜欢的事了,当孩子接受到的信息是自己不乐意的时,就会极力反抗。

其实家长可以通过给出孩子一些“伪选择”,来指正他们的做法。比如当孩子在边看电视边吃饭时,就能让他们在“关掉电视吃饭、吃完饭再看电视”中进行选择,其实归根到底都是让孩子不要吃着饭就着电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一般都更倾向于做选择,而不是被强制性的安排。

而年龄稍微大一点的孩子,就可以去听听他们的意见,如果可行就同意孩子自己的争取,如果不正确就对其想法做出指正。

孩子犯错家长只会惩罚?学会“纠正型结果”,帮助孩子高效纠错

二、让孩子体验一下自然结果

这是教育家卢梭提出来的一个理论。对于孩子犯下的错误,家长不应该过分的指责, 而是让孩子自己体验承担责任的感觉, 让他们自行承担自然结果,这种方法的目的是让他们明白“吃一堑长一智”这个道理。

作为家长,不应该一味地包庇孩子,而是让他们能够从自己犯下的错误中得到成长, 举个例子,当孩子上学快要迟到,却还在床上赖着时,如果家长已经三番五次地提醒了她,她还是,我行我素,毫无行动,这时家长就可以让她自己承担迟到的后果。

又或者,当家长嘱咐孩子要在寒冷的天气多穿一些衣服时,孩子却回应家长说,我要风度,不要温度 那么家长就要放下心中的心疼,让孩子体验一下天气的寒冷,让他们长个记性,那么反倒他们自己以后会多留意天气预报,逐渐的学会照顾自己。

孩子犯错家长只会惩罚?学会“纠正型结果”,帮助孩子高效纠错

三、 家长可以多表达自己的期望

当孩子犯下错误,或者是对待家长的态度不恰当时,家长就可以向孩子表达一下自己积极的观点,比如家长认为孩子应该怎样做才正确,单方面的纠正孩子错误的做法,让孩子自己意识到行为的不恰当,这样也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些发泄情绪的正确的方式。

就比如当他们发脾气时,可以提醒他们不要用砸东西或是锤墙壁拳头这种暴力的行为来发泄,不妨让他们试一下,呐喊放松,跑步或者是转移注意力,都可以让他们暂时的将坏情绪放到一边。

然后再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犯下的错误,时间久了,他们也可以养成一个良好的性格和习惯。

孩子犯错家长只会惩罚?学会“纠正型结果”,帮助孩子高效纠错

所以,作为一个合格的家长,应该学会纠正型结果,来代替惩罚孩子犯下的错误,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解决问题,还能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比起暴力的惩罚行为,温和的说教,更有说服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