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聰明的孩子越容易被家長“冤枉”,並不是他們不聽話

我們本期的話題是一位寶媽給我留言提出來的,她說孩子現在也快要上幼兒園了,可是最近一段時間發現之前挺老實的一個孩子突然變得淘氣了許多,說話方面也是慢慢的變成了“小話嘮”,只要睜開眼就會說個不停,這該怎麼辦?

越是聰明的孩子越容易被家長“冤枉”,並不是他們不聽話

惠媽在剛看到這條留言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又一個誤會孩子的家長,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孩子在小的時候正是對周圍的事物感興趣的階段,感覺周圍的一切都是那麼的神奇,比如燈為什麼會亮?手機為什麼會有聲音?這些都是孩子在小時候感興趣的點,尤其是這位寶媽說的,孩子也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而3歲左右正是孩子好奇心的高點期,因此就會出現“小話嘮”這種現象。

越是聰明的孩子越容易被家長“冤枉”,並不是他們不聽話

除了孩子愛給家長說話以外,他們還會向父母提出很多問題,可是有的家長並沒有捕捉到這一點,甚至把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相比較,說自己的孩子太吵了、調皮,其實這是孩子在通過家長來了解世界,如果家長把這一種情況視為“噪音”,那麼孩子在長大的過程中會缺乏與周圍人的交往,甚至誘發自閉症的發生。

越是聰明的孩子越容易被家長“冤枉”,並不是他們不聽話

“我給孩子昨天中午買的玩具,到了今天下午的時候玩具就被拆的七零八落的,破壞力太大了,又白白浪費了幾百塊錢”這種話惠媽在生活中聽到的太多了,相信您的周圍也有類似的情況發生,就是剛給孩子買完玩具,前一秒玩具還健在,下一秒玩具就涼涼了。大多數家長都會把這種情況視為“孩子太淘氣,不愛惜玩具”,其實不是,凡是這麼做的孩子都有他們自己的想法,只不過我們家長沒有覺察或者說家長不瞭解孩子。

越是聰明的孩子越容易被家長“冤枉”,並不是他們不聽話

惠媽就問過一個正在拆玩具的孩子,我問他為什麼要把玩具給拆開?孩子給的答案是“我想看看裡面有什麼”,而他所拆的正是一個房屋樣式的玩具,孩子邊拆邊問我“阿姨,這個房子裡面亮著燈呢!我要進去把燈關掉,媽媽給我說白天不能浪費電……”試想一下,如果我們家長都這麼有耐心的瞭解孩子、聆聽孩子的內心想法,那麼你就會發現孩子其實不是淘氣,而是被我們家長冤枉了。他們只是在滿足好奇心的路上了解世界,而不是我們所說的“破壞”。

越是聰明的孩子越容易被家長“冤枉”,並不是他們不聽話

“關愛孩子的成長”我們每個人都會說這句話,可是真正能夠有耐心做到的家長又有多少呢?我是惠媽,我們下期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