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葵花》:对话童年,分析苦难对于成长的意义

受疫情影响,妹妹2020年的寒假格外悠长,虽然她没有去上学,但在家也没闲着,按照学校提供的书单,陆陆续续看了不少书,其中有一本就是曹文轩的《青铜葵花》。

《青铜葵花》的作者是曹文轩,儿童文学的代表作家。《青铜葵花》自2005年出版后获得了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优秀儿童文学奖等诸多奖项。与市场上欢乐的、快节奏的儿童文学相比,《青铜葵花》这本书具备着高级的审美感和崇高的现实意义。

这本书历久弥新,小的时候我喜欢看,我长大了后妹妹也喜欢看,可以说是非常经典了。


《青铜葵花》:对话童年,分析苦难对于成长的意义


本文将从苦难的角度分析《青铜葵花》,探析儿童经历苦难对成长的意义。

第一重苦难:充斥于童年的孤独感

《青铜葵花》这本书讲的是50年代江南小村中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铜,女孩是葵花。青铜是大麦地村里放羊的哑巴男孩,葵花是一个受时代影响,从城市下乡的漂亮女孩。青铜一家收养了葵花,故事由此开始了。

书中的主角都是寂寥的,这种寂寥与当代独生子女们经历的孤独十分相似。书中对于葵花孤独的描写如下:

“葵花很孤独,是那种一只鸟拥有万里天空却看不见另外任何一只鸟的孤独。”

葵花的妈妈在两年前去世了,爸爸进了干校。大河的两边,一边是大麦地,一边是芦苇荡。大麦地上有很多的小孩,芦苇荡这边只有葵花一个人。

《青铜葵花》:对话童年,分析苦难对于成长的意义


晚上,葵花的爸爸扔下葵花去干校开会的时候,心里面会感到酸溜溜的。葵花常常在于一朵金黄的野菊花说话,在与一只落在树上的乌鸦说话,在于叶子上几只美丽的瓢虫说话。

与此同时,青铜也很孤独。青铜在5岁时在一场大火后生了大病,病愈后就成了哑巴。他没办法像同龄的小孩一样去上课,他只能在路上牵着牛,听着空气中传来的朗朗书声,独自默默流泪:

青铜很孤独。一只鸟独自拥有天空的孤独,一条鱼独自拥有大河的孤独,一匹马独自拥有草原的孤独。

孤独感另这两个孩子备受苦难,但是在机缘中,两人相遇了。


《青铜葵花》:对话童年,分析苦难对于成长的意义


一次葵花坐船遇险,青铜救了她,两个人开始有了羁绊。从此青铜与葵花都有了一个伴,虽然各自的伴都在对岸。

青铜放牛时, “他会不时地抬一下头,看一看对岸。这是一个无声的世界。清纯的目光越过大河,那便是声音。一天一天地过去了,青铜觉得自己应该为对岸的葵花多做些事情。他应该为葵花唱支歌,但他却无法唱歌。


他应当问葵花:‘你想去芦苇荡 捡野鸭蛋吗?’但他却无法向她表达。后来他将他的这一边,变成了一个大舞台。他要在这个大舞台上好好地表演”。

于是青铜开始了他的表演,他在河边、在牛身上、泥巴里爬上爬下,故作滑稽。而葵花在对岸看的津津有味,心有灵犀。

对于儿童来说,有了玩伴,世界就有了颜色,从此两个人再也不孤独了。

青铜,葵花,两个乖巧文静的大人一样的小孩终于有了孩童调皮的样子,他们突破了自我世界,开始认真的与这个世界产生联系。

而他们之前的孤独也为了他提供了当下幸福生活难以提供价值——他们体会到了人与自然相处的乐趣,习得了善良、也学会珍惜得来不易的友情!


《青铜葵花》:对话童年,分析苦难对于成长的意义


第二重苦难:无法躲避的贫穷

受市场上言情小说文化的影响,似乎只要书中的主角是一男一女,那么他们一定会谈恋爱。但是这本书并没有落入俗套,对于青铜和葵花来说,两人爱超越了友情、亲情,在苦难下达到了“大爱”。

青铜家并不富裕,但是当他们在路上看到葵花孤单的坐在石碾上等待被领养的时候,他们一眼就相中了葵花,他们觉得葵花是个漂亮干净的小女孩,他们从看到葵花的第一眼起就萌发了想为葵花吃苦的念头。葵花也看到了奶奶,喜欢上了奶奶,觉得好像在哪里见过奶奶。

然而青铜家太穷了,连村长都觉得青铜家没办法领养青铜。于是这天,青铜与葵花擦肩而过。

青铜回家后爬上了高高的水泥桩自闭了,而后哭着求家人收留葵花,他喜欢葵花做他妹妹。事实上青铜一家都很喜欢葵花,只是他们太穷了怕养不起葵花,也怕亏待葵花。结果青铜这么一闹,这事儿就真的成了。

多了一个孩子,多了一笔支出。青铜为葵花放弃自己的学业、冒雪卖芦花鞋、给葵花捉萤火虫照作业、为葵花制作冰项链参加文艺演出;葵花把买头绳得钱用来买笔教青铜认字,为给奶奶攒钱治病捡银杏,从来不说累也不管家里人要东西,为了不让家人给她增加开支买灯油,她每天跑到同学家写作业受尽冷眼;奶奶为葵花卖掉了伴随她一生的嫁妆,还为了解决粮食问题放下自尊去亲戚家借粮食。

低俗的“爱”是大难临头各自飞,高尚的是历经风风雨雨仍然相互陪伴。

一家人就这样在相互依偎中,度过了各种艰难的日子。青铜和葵花也都明白了爱的定义,变成了更自信更聪慧的孩子。

贫穷也让青铜葵花更早的走向了成熟,学会与生活斗智斗勇,培养出了为生存而顽强奋斗的坚韧意志,即使面对困难,也能风度翩翩,优雅淡然。


《青铜葵花》:对话童年,分析苦难对于成长的意义


第三重苦难:最痛苦的不是相遇是离别

成长中有幸福也有苦难,就哲学意义上而言,苦难彰显了生命的价值。

《人类简史》中曾说,在人类诞生以来,人类面临了种种困难,但是人们越战越勇,最后走向了进化,从动物走向上帝。

青铜和葵花的苦难并没有结束,葵花上到五年级的时候,葵花城里的亲戚找到了葵花,要把葵花接走。亲戚家的条件很好,青铜一家一时间都不知道怎么面对了,相反平时相处不快的村民嘎鱼爸爸自告奋勇的冲上前,他不希望有人把葵花带走,他觉得葵花就应该在青铜家。葵花本身也不愿意离开青铜一家,但最后葵花还是被亲戚带走了。

葵花回城那天,青铜再次爬上了草垛顶上,一动不动。因为那里可以看到大河最远的地方,葵花消失了的地方。

无论刮风下雨,青铜的坐在上面,整个人缩小了一圈,最后他等到了满上遍野的葵花。他也在这个时刻,发出了多年未曾发出过的声音:“葵——花——”。

青铜终于再次会说话了!

品尝过离别之苦的青铜,终于长大了。

虽然结局仍是场苦难,但罗曼罗兰曾说:“我们应当敢于正视痛苦,尊敬痛苦。欢乐虽然值得赞颂,但痛苦同样也值得赞赏。这两位是姊妹,她们锻炼人类开展伟大的心魄。她们是力,是生,是神。凡是不能兼爱欢乐与痛苦的人,便是既不爱欢乐,亦不爱痛苦。凡是体味她们的,方懂得人生的价值和离开人生时的甜蜜。”

与葵花相处的经历成为了青铜一生的财富,他经历最真挚的“爱”与“被爱”,明白了人生真味。


《青铜葵花》:对话童年,分析苦难对于成长的意义


总结:长大后,我明白了苦中做乐的快乐是真实的

如今的书籍的结尾总是大团圆,如今的小孩被大人保护的连玩的土都要选择“无菌”,如今提到苦难,我们立刻想到的词语一般都是“苦尽甘来”,似乎吃苦总是在为之后的美好生活做准备,如果没有美好的未来,那么现在的苦便是一文不值。我们迷失在了“享乐主义”中,逐渐娱乐至死,却又对自己的境遇一无所知。


《青铜葵花》:对话童年,分析苦难对于成长的意义

我珍藏的作者签名

当然,苦难并不值得歌颂,我们要做的也不是学会歌颂苦难,而是要学会“苦中作乐”。因为哪怕是最困苦的日子里,也有让我感到快乐的事迹,我们应该抓住那些在黑暗中闪光的日子。

《青铜葵花》的扉页上,作者如是写道:“谨以此书献给曾遭受苦难的人们以及他们的子孙”

苦难让人成长,苦难让人生丰满,希望我们都能从这本书中明白苦难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