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見楊過誤終身,不見容止終身誤


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在金庸先生的《神鵰俠侶》中,這是經典橋段之一。


《神鵰俠侶》的影視改編,已經有幾十個版本,而對於這一經典橋段得演繹也各有不同。

以近30年內的幾個版本為例

01 古天樂版

一見楊過誤終身,不見容止終身誤


95年的古天樂演技其實還很青澀,劇中古天樂的楊過揭下面具的動作,沒有過多的表情和動作,因為此時的楊過面對郭襄只是因為她的“可愛”而滿足她的願望,早已心有所屬,成長為一代狹者的楊過,此時心如止水,僅僅只是在滿足小妹妹想要一睹真容的要求罷了。

一見楊過誤終身,不見容止終身誤


沒有過多表情,表現的越平常則是越生動的表現。

楊過波瀾不驚,但郭襄內心對楊過的愛慕卻掩蓋不住。在楊過揭下面具的時候,李綺紅的睜大了眼睛,眼中泛著光亮,把內心的期待表現的十分生動。對人物內心的精確把握不僅如此,她在與楊過的對話中,時而低頭時而側身,少女羞澀之情溢於言表,讓人拍手叫絕。

一見楊過誤終身,不見容止終身誤


就如同周星馳在《食神》中表達的,只要用心就能做出好菜,人人都是食神一樣,無論硬件條件如何,只要用心,才能創造好劇。

02 任賢齊版

一見楊過誤終身,不見容止終身誤


1998年,中國臺灣翻拍的《神鵰俠侶》開播,楊過由當時人氣頗高的任賢齊飾演。

儘管任賢齊的歌在當時幾乎無可挑剔,並且主題曲《任逍遙》和片尾曲《傷心太平洋》都成為經典之聲傳唱至今,但任賢齊的表演實在差強人意。

而妝容上與原著的巨大反差是導致該劇口碑垮掉的很大原因,人物服飾沒有江湖人士的感覺,精緻的服飾倒像是官宦子弟們的一場時裝秀。更難以接受的是,白衣翩翩的小龍女,在該劇中全程黑衣,有俠的意卻沒有仙的本質。

一見楊過誤終身,不見容止終身誤


任賢齊的古裝劇本來不討好,尤其是武俠劇,人物必須有大俠氣質,顯然任賢齊不具備這一點。

所以揭面具這一段,可想而知,也不會好到哪去!

蝙蝠式面具揭下來的表演,微表情從前一刻的熱情突然嚴肅起來,揭下面具,表情全無,表演極為“刻板”。

一見楊過誤終身,不見容止終身誤


由蔡君茹飾演的郭襄,也如同追星的小迷妹一樣,在楊過揭下面具的時候,幾乎是要驚呼出“哇”的表情,過分誇張。

其實這也不怪演員,本來臺灣版的改編就沒有以完全遵循原著為指導,畢竟珠玉在前,怎麼拍也拍不好。因此該劇在服飾上做了改編,重要的是編劇發揮了自己對人物內心細膩表現的特長,改編了很多情節,導致整部劇面目全非。

03 李銘順版

一見楊過誤終身,不見容止終身誤


同樣是1998年,新加坡翻拍的《神鵰俠侶》其實是在臺灣版之前約兩個月播出的。

該劇由李銘順、范文芳領銜。奇怪的是,該劇播出並沒有引起過多關注,口碑上也好壞參半,表現的相當“平靜”。

就演員而言,李銘順和范文芳飾演的楊過和小龍女並無多少吐槽點,兩人熒屏默契感很足,尤其是范文芳的美是高挑輕柔,使得她飾演的小龍女在氣質上很接近原著。

一見楊過誤終身,不見容止終身誤


李銘順當年的顏值也不差,如果說古天樂的楊過時在還原原著中的精髓而存在,那麼李銘順的楊過則是依託原著讓楊過更具魔力,這種“魔力”大概就是編劇壓住自己大刀闊斧改編之後在細節上下的功夫,所以李銘順表現出的楊過,身上的江湖浪子氣息更加多些。

該版本的郭襄由林湘萍飾演,在楊過說要揭下面具時,傻傻地點頭等待,演繹出了“痴迷”卻沒有把握郭襄本人的少女羞澀。

一見楊過誤終身,不見容止終身誤


李銘順在全劇中的表演並無太多瑕疵,揭下面具這一段,單看或許不太容易接受,略顯深邃的眼神,下頜底下30度,好像在給郭襄放電。但實際這樣的表演是符合全劇楊過的表演的,就如前面說的,楊過的“浪子”氣息比較重。

一見楊過誤終身,不見容止終身誤


李銘順版的《神鵰俠侶》也創造了熒屏經典CP,李銘順和范文芳的搭配互相依存,應該算的上“甜劇”的萌芽吧!也正因為這份熒屏默契感,成就了兩人現實中的夫妻,令人羨慕不已。

04黃曉明

一見楊過誤終身,不見容止終身誤


談及黃曉明的演技,總是叫罵聲漫過叫好聲的,畢竟霸道總裁式的演繹不是每一部戲都適用的,就好比《神鵰俠侶》中的楊過。

黃曉明的楊過在前期有開朗小青年,後期變成霸道總裁,吐槽聲不少。真正拉起該劇叫好聲的應該是劉亦菲飾演的小龍女。毫不誇張地說,內地演員中,劉亦菲是最適合小龍女的人選,神仙姐姐的稱謂不是白叫的

一見楊過誤終身,不見容止終身誤

如同張紀中以往的金庸劇一樣,該劇的特色仍舊是俊男美女+華麗服飾+唯美畫面。劇情上主線完全重視原著,支線能該淡化則淡化,必要的時候就省去。

最終電視劇讓人記住的是劉亦菲的小龍女和電視劇的唯美畫面。

沒錯,靈魂人物之一楊過幾乎被忽視了。

因為黃曉明的表演的確沒有太多出眾的地方。風陵渡口與郭襄的這一經典橋段,同樣沒有讓人留下太多印象。

帶著面具的他,有絲絲傲氣,看看郭襄思慮一二變“瀟灑”地揭下面具,而後轉頭嘴角抿起微微一笑,盡顯總裁的帥氣瀟灑……

慢著。

一見楊過誤終身,不見容止終身誤


這不是古裝武俠嗎?

是的,只是黃曉明在表演者的現代都市劇痕跡太過明顯罷了。

郭襄呢?

摘面具之前,一副害怕的表情;摘了面具後,張嘴捂口,哇,內心應該是終於見到偶像想要驚呼的衝動了吧?

一見楊過誤終身,不見容止終身誤


事實上,楊冪飾演的郭襄有著原著中機靈活潑的性格特徵,20歲的她演繹16歲的郭襄並沒有違和感,加上她在演繹中用眼神傳達出的少女的清純和靈動,與原著在一定程度上很貼合。

只是,在這一段表演中,楊冪用追星迷妹的驚訝狀來表現“一見楊過誤終生”顯得很浮誇,少女的羞澀全然不見

05 陳曉版

一見楊過誤終身,不見容止終身誤


陳曉、陳妍希聯袂出演,大陸的“夫妻檔”版,質量上卻媲美不了新加坡版。

黃曉明版儘管總體差強人意,但起碼還有張紀中的唯美畫面和劉亦菲的小龍女撐場子,但到了陳曉版本,就沒有可以“吹”的地方了。

選角上就被無數觀眾狠狠地吐槽著,最難忘莫過於當年風靡網絡的“小籠包”,至今都記憶猶新。至於“美感”,大概都要歸於李莫愁的扮演者張馨予了吧?

一見楊過誤終身,不見容止終身誤


選角失敗已經足夠可怕,可怕的是劇情的“顛覆”。

大概是編劇導演也知道,完全忠於原著就是換人拍一遍,體現不了自己的聰明才智甚至創造力,於是對原著進行了“慘無人道”的改編。

劇情大概就成了都市戀愛劇,李莫愁強勢搶鏡。

配角搶鏡就算了,主要是主角還不給力,“小籠包”直接是在給配角加分的存在

一見楊過誤終身,不見容止終身誤

看看的導演的作品,其實也不難理解她能接受這種改編。

導演李慧珠,主要作品是《美人天下》、《宮鎖心玉》、《陸貞傳奇》等等,大概她是很想把狹義的江湖變成一個愛恨交織爭風吃醋的後宮吧!重要的是,編劇是於正,一切也就“釋然”了!

該劇的郭襄由張雪迎飾演,拍攝該劇時也正好16歲,少女感與生俱來,只是在服飾的壓迫下,全無少女的清純。

再看揭面具這一段,則全然無感。

一見楊過誤終身,不見容止終身誤


陳曉的表情充分表現了對自己顏值的自信,其實這樣也無可厚非,只是突然他就抿嘴笑了,像是一個大哥哥跟小妹妹逗著玩(還挺符合設定),但是大俠氣就全然不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