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支撑平安建设,东莞正在出发

2018年起,东莞创新提出以文化支撑平安建设的概念,通过文化的浸润式教育,提升社会群体的守法自觉、社会共融的友善氛围和社会力量的主动参与。两年来,东莞平安文化建设已从基础性的宣传造势和观念输出上升为项目化、品牌化,不断深化平安文化的内涵,延伸平安文化的触角,传统与创新结合,线上与线下互动,“人人友善、人人平安”的东莞平安文化品牌逐步深入人心。目前,东莞市平安文化建设队伍不断壮大,平安文化建设的知晓率不断提升,群众参与热情不断提高,形成了平安文化建设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氛围。

以文化支撑平安建设,东莞正在出发

平安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东莞将更大范围地向全社会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吸引多方社会力量开展共建,撬动更多社会资源投入。那么,平安文化建设有啥新动作呢?

以文化支撑平安建设,东莞正在出发

突出市镇共建,以项目深化平安文化建设

典型引路,树立标杆。为拉动社会力量参与平安文化建设,市委政法委公开面向全市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单位征集平安文化建设共建项目。

自成品牌,积累经验。镇级政法部门主动牵头,拉动多个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群众广泛参与,做到资源整合、信息互通、工作联动、成果共享,实现工作效能的最大化。

多方合作,借力探路。为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对宣传工作的需求,市镇借力新媒体,联合多类型的企业共同探索平安文化推广和新路径。


以文化支撑平安建设,东莞正在出发

突出镇街创新,全方位打造平安文化盛宴

结合重大节庆宣传。东莞各镇街都保留了很多传统的节庆活动,吸引了大量的乡贤、侨胞和游客参与。各镇街紧紧抓住这些人流量的契机,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扩大平安文化的传播范围。

结合多发事件宣传。针对市内和国内影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热点事件、同时期同地区高发易发案件,各镇街在推送市委政法委和相关职能部门转发的“平安包”的基础上,深入重点区域宣传。

结合专题活动宣传。为配合扫黑除恶、禁毒、反邪、护路、校园安全等专题活动的开展,各镇街均建立了政法牵头、部门联动、多方参与的工作机制,将阶段性任务整合到常态化宣传之中,让群众得到潜移默化的文化浸润。


以文化支撑平安建设,东莞正在出发

突出多元共建,多领域推进平安文化建设

商会助力,开展政社共建。东莞市从2016年率先在全国开展异地商会积分制评审工作,在取得经验后,从2018年起,将积分制管理与平安文化建设结合,引导商会和会员企业开展平安文化共建。各异地商会积极参与,多渠道推动会员企业、员工和乡籍人员共创、共守、共享平安。

企业助力,共同打造品牌。立足于东莞本外倒挂的特殊市情民情,东莞紧紧抓住“人”这一核心要素,将企业平安文化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和突破口。利用“智网工程”平台,定期将人力资源部门登记的就业人员信息与公安部门掌握的交通违法、受治安行政处罚等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确定年度宣传、整治的工作重点,要求企业相关负责人共同排查隐患,引入法律援助和心理辅导,帮助企业员工树立依法理性处理问题的平安文化理念。

群众助力,专业带动志愿。随着平安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广大群众从认识、理解到主动参与,积极配合弘扬社会正能量。


以文化支撑平安建设,东莞正在出发

东莞平安文化建设,从“人人友善人人平安”概念的提出到全面实施,仅仅两年时间,不仅向社会传播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更吸引了多方社会力量开展共建,撬动了多种社会资源投入。东莞在改革中创新,引导群众成为崇法尚德、遵循平安行为规范的主体,成为平安建设的积极参与者,营造社会平安氛围,切实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配合“湾区都市 品质东莞”的建设,推动东莞实现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走在全国前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