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揭露的原生家庭是让人无法逃离的魔咒吗

《欢乐颂》里有樊胜美的父母,《狗十三》讲了一个看似很好却处处戕害孩子童真的家庭,《都挺好》更成为网络上控诉重男轻女不负责任家长的情绪宣泄口。

《都挺好》揭露的原生家庭是让人无法逃离的魔咒吗

《都挺好》揭露的原生家庭是让人无法逃离的魔咒吗

人们一遍遍讨论成长环境的影响,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真的是一种宿命吗?成长环境和父母如何对待我们,给我们的人生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回溯“原生家庭”的影响也好,直面自己童年遭受过的伤害也好,是为了找到“我何以是我”今天的答案。但并不是到此为止了,我们了解自己,是为了放下心结,更理智地向前走,也是为了将来不要成为自己讨厌的那种大人。很长的一段时间,大家关于“原生家庭”的讨论都带着一种无可奈何,原生家庭带来的苦恼诚然是自己的生命前期避无可避的,但这其实并非能成为一种借口。做到割离很难,而被这种状况影响,使自己变成自己最讨厌的样子,才是更加得不偿失。而原生家庭,也不该是破罐子破摔的借口。尤其是,如果你决定成为父母,你承受过的难堪,不要再让孩子承受。

《都挺好》揭露的原生家庭是让人无法逃离的魔咒吗

“原生家庭”是人生的魔咒,能不能走出来却是个太复杂的问题。情感是太过个人化的东西,别人的经验也许对你无用,世界上也没有一条理论能百分百保证通向幸福。而与影视作品不同,反而音乐作品中,却少见这种批判的情况,反而更多的是歌颂与怀念。或许一首歌的体量,无法真的将“奇葩”的父母子女关系交代清楚吧。那些积年累积的矛盾、误会,偏激的性格,不是简单的一首歌词可以描绘下来的。有一首歌,便是我记忆中最深刻对母亲描绘最感动的——《人生第一次》。也正是这些作品,给最近沉寂在“原生家庭”的沉重里,看到一些希望——还是有很多很好的父母的。没有遇到应该感恩。先说说这首歌吧。《人生第一次》是由徐思萱作词,士心作曲,庞龙的翻唱作品,收录在专辑《美好》中。庞龙最近一次公开场合演唱还是在8年前的演唱会上。庞龙演唱了刘欢先生的代表作《人生第一次》,这也是他沈阳音乐学院的恩师郑路老师亲授的作品,大屏幕切换出台下郑老师,很多记载着庞龙生平第一次的图片,也在大屏幕里出现。“第一次出专辑”、“第一次出唱片海报”、“第一次穿军装”……庞龙想起远在天堂的父母以及过往的点点滴滴,再度落泪。——《庞龙北京个唱全纪录 两度泪洒当场》(凤凰网)有刘欢老师的珠玉在前,庞龙的演绎也并不逊色,温情,思念,感恩……万千情绪汇于旋律之中。这首歌,整首都在歌颂母亲,却没有出现一个“妈妈”或者“母亲”的字眼。每次现场演唱这首《人生第一次》,庞龙都忍不住热泪盈眶,对于母亲的思念,一直都萦绕在他的心头。

《都挺好》揭露的原生家庭是让人无法逃离的魔咒吗

所以他一直很想唱,却又不敢唱——害怕突然而至的情绪影响他的表现,害怕现场的观众不能得到一个完美的音乐体验。音乐,因为融入了人的情绪而愈加动人。不久之前,在巡演烟台站的演出中,庞龙在演唱翻唱曲目《当你老了》时,唱到动情之处,曾不禁泪洒现场。或许当时,他沉浸在上一首《给孩子的话》中,想起大洋彼岸的孩子;或许是沉浸在《当你老了》这首简单又深情的歌曲中,回想到自己曾经经历的种种……感动自己才能感染听众,就是这样吧。

《都挺好》揭露的原生家庭是让人无法逃离的魔咒吗

但对“原生家庭”追根溯源之后,还是不要放弃让自己更快乐的努力。我们的过去决定着我们的现在,可我们的未来却由现在决定。命运依然在你手里。如果你不幸,出生在一个明玉那样的家庭中,从小自立自强却永远没有公正的待遇,我依旧希望你不要放弃希望,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虽然是很微妙而且如影随形的,但你之所以是你,正是因为,你与他们都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